《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陈万有:循环利用就是最大的资源节省

捕获.PNG

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许多老旧建筑都被推倒重来,这个过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无论是施工建筑垃圾还是拆毁的建筑垃圾,都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伤害,一旦处理不当,对空气、土壤、水源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建筑垃圾曾经是影响城市形象,导致人们怨声载道的元凶之一。而如今在以陈万有为代表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当年那些困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垃圾山”变身成了“放错地方的资源”。

陈万有是广东俊港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2021年,他带领团队承接了国家科学信息技术部研究中心“十四五”全国技术发展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绿色经济理念下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建筑垃圾特点、危害及主要来源,并旗帜鲜明地指出,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将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考验。


聚焦建筑垃圾“绿色化”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基建强国。数十年间,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数不清的铁路公路纵横在大地上。在经济繁荣和交通改善的同时,海量的建筑垃圾也悄悄诞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超过几十亿吨,且正以每年4亿吨的数量持续攀升,如何处理这些废物垃圾成为摆在专家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处理这些建筑垃圾的传统方式主要是填埋、露天堆放等,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产生更为长远的恶劣影响。

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物一般采用热处理技术。资料显示,这是一种最大程度消除危害废物的方法,是解决危害废物污染隐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陈万有在“先进热能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处理方面项目。多年来,这些项目的实现,能够为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做出巨大贡献。

在课题中,陈万有指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垃圾化学和物理形态改变,进而成为可以被利用的二次资源。当前建筑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将混凝土、废石等建筑垃圾变成二次集料;将金属加工熔炼变成钢材,可燃性高的可以进行燃料发电或者其他方式重复利用;最后就是玻璃成分的建筑垃圾,这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很高。

“简单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可持续的循环利用。”陈万有介绍,比如一些块状的可以粉碎,用来做砂子和石子的替代品。还有一些能用做混凝土、各种环保砖、还有铺设公路等等。这种处理方式有极大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解决建筑原料不足的问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另一方面就是避免污染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

陈万有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下创造建筑垃圾处理效益的一整套方法。首先是建筑垃圾的分类,其次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第三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在他看来,建筑垃圾分类是关键环节。不同的建筑物在外形、成分和材质上都有很大差异,如果不能在拆除时进行有效分类,就会对后期的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将固有的垃圾变得再次拥有价值,可以迅速投入到建设中去。而这种循环利用的前提就是建筑垃圾通过资源化处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

值得一提的是,陈万有除了在技术上详细分析建筑垃圾绿色处理的好处,还从一个专业者的角度,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政策倾斜,如此方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让那些建筑垃圾焕发“第二春”。


热能废物再利用


陈万有在热能废物处理领域也有很深刻的研究,并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2019年他荣获“年度热能废物处理技术创新奖”、2020年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在多部行业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节能环保》期刊收录陈万有《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危险废物》的文章。而在《生态环境与保护》《环境与发展》等期刊上,陈万有从垃圾焚烧及热能利用技术角度,为中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声音。特别是他还提出了“废气焚烧炉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措施”,针对性分析废气燃烧运行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对热能废物处理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陈万有还和团队共同研发了“建筑垃圾绿色环保性能测试管理系统”“热能废物污染监控管理系统”两大专业系统。这是陈万有在分析现有市场环境,并进行深刻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的系统,针对性极强。颇为难得的是,该系统代码全部手工编写,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建筑企业的时间成本,对促进建筑垃圾绿色处理,热能废物监控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筑垃圾,热能废物处理都是一个风险高、压力大,需要竭尽心力,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应对的行业。陈万有和团队携手前行,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始终推进技术创新,为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热能废物实现最大利用价值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