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人物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


   人生事业的创新,首先源于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而学习应伴随终生。一句伟人的话 “我倘能生存,仍要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给我极大的激励



李祥盈在母校中国科技大学郭沫若塑像前留影


        我于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人生匆匆,转眼已届古稀之年。我只是新中国一个平凡的科技工作者,伴随我一生的是学习和创新。所以,虽历经坎坷,而未消极虚度;虽未有多大建树,也自觉无怨无悔;虽绝无丰功伟绩,但也丰富充实。历练皆生活,磨砺也是福。归纳人生感悟—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在于学习。
        我于1940年10月出生在鲁中山区贫农家庭,祖祖辈辈没出过几个识字的人。由于贫穷和祖上传承了精忠报国思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十几户人家的小小家族,在父辈和兄长中竟出了10多位地下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父亲是1940年入党的,参加了新四军,后编入解放军三野南下作战。解放初,母亲带着我五个兄弟姊妹随军南下并落户江苏,而我被留在家乡寄养在大伯家,靠着乡亲和人民政府的供养长大,直到完成了大学学业。
        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受到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我立下了一定要上大学报效国家的愿望。我靠兼做放牛娃、卖油郎、捡粪仔(给大伯家放牛,帮他肩挑卖油,清晨捡粪积肥)的同时完成了小学学业;靠每周回家背干粮,3年往来累积步行两万余里,在县城完成了初中学业;通过勤工俭学,利用假期打小工完成了高中学业。我于1960年考取了新中国尖端科技的最高学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能化学系,荣幸地成为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以及放化泰斗杨承宗等科技大师的弟子,在科技大学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毕业时曾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受到通报嘉奖,并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感悟到人生事业的创新,首先源于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而学习应伴随终生。一句伟人的话 “我倘能生存,仍要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给我极大的激励。在现代高科技创新事业中,只有将个人融入一个强大的团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大漠秘密历程,核化学工程中创新

        1965年面临大学毕业分配,我的年级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王树贞老师告诉我,要分配我到中国科学院政治部或留校任教,征求我的意见,我却执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结果被分配到二机部国营四零四厂。我欣然踏上了西去兰州的火车,又转车去酒泉,开始了在大漠深处的秘密历程。
        四零四厂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核军工基地,地处甘肃酒泉地区的戈壁荒滩上。这里的环境俗称“天上没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基地主要建有中国第一个最大的军用反应堆厂、核燃料后处理厂等主工艺工程和放射性环境监测实验室,还有多个配套附属工厂和部门。
        国际上核武器的研制属于尖端机密技术,四零四厂是国家的机密单位,隶属于国防科工委,有严格的保密机制和用人条件。从技术角度讲,是以自主创新为主。我最初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从事所学专业放射化学工艺学方面的工作,不久,又被派到清华大学710实验室做了一年的科研攻关,并作为实习队和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完成了我的第一篇有关核燃料钚的实验报告。清华大学、核二院、中科院四零一所、四零四厂协同努力拿出了合格产品,受到核工业部和周总理的表扬。
        1966年底回厂后我参加了中间实验厂 717工程的筹建,一直到正式生产大厂 418工程的建设和生产工作,曾任主工艺车间的负责人之一。相关单位对这个项目最大的技术创新是将原苏联设计的沉淀法改为先进的萃取法,将工艺流程三工序改为二工序,将立式炉改为卧式炉。在成功实现了军用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创新以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我所在的岗位焙烧炉改造时,我和战友们一起冒着放射性大剂量污染的危险,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敢于虎口拔牙,胜利完成了任务。在项目实验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一度处于停顿状态。我认真贯彻周恩来总理在军委专门会议上的有关指示,积极配合中央代表团的工作,在老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召开13个场次的大会,认真传达会议精神,为稳定形势、促进生产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逆境中不放弃,深山老林里的创新

        环境对创新十分重要,尤其在逆境下更需要创新。1968年,正当我为后处理厂的建设努力工作的时候,却因受父亲冤案的株连而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一年,在戈壁滩的小绿洲上开荒种地。1969年底,又被下放到甘南秦岭山区的深山老林之中,建设271战备后方基地。在这儿除了种地以外,还要建设一座化肥厂,我被任命为化工指挥部副指挥,工厂建成后又担任了化工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在逆境之中,我毫不消极气馁,而是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和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大干快上,狠抓技术创新,很快拿出了合格产品。化肥厂以后又改造为联产甲醛为军工服务的项目。我厂被评为甘肃省15个小合成氨厂的第一名,本车间被评为甘肃矿区的先进单位,我也被推荐为先进代表出席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真没想到,歪打正着,30多年后,在我从事醇醚液体燃料代替石化燃料的研发工作中,用上了我这段实践中学到的无机化工知识。
        工厂建在深山里,职工生活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菜吃,粮食定量也很紧张。化工车间自办职工食堂,我带领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修起了梯田,建了自流引水渠,种了多种蔬菜,解决了食堂的大部分副食供应和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伙食成本,职工菜价降到每份只要5分钱。这一带老百姓没有种菜的习惯,我们这一小小创举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公社组织了干部现场会,让我介绍经验。群众赞扬说,“这个大学生不仅会生产化肥,还把农业搞得有声有色的!”我说,“对这里来讲,算个创新,其实,这是南泥湾精神的继承。”

        三、反应堆厂任职,核物理工程中创新

        四零四厂 801工程早期是苏联帮助设计的石墨水冷热中子反应堆,除了生产制造原子弹用的核燃料钚和制造氢弹用的氚以外,还生产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如钴60)。原设计还有供热和发电回路,技术复杂又相对落后。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苏方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又逢三年困难时期,工程一度停建,后来全靠我们自力更生研发创新建成,是我国核事业的重大胜利。但是,因为是第一个大型军用反应堆工程,又受到“文革”干扰,自然也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投产后事故频发,仅1972年一年就发生工艺管、元件等各类事故、故障、异常等300多起。在我父亲尚未彻底平反的情况下,总厂领导决定从干校调我回来到反应堆厂任职。总厂老厂长周秩、总工程师姜圣阶亲自找我谈话,在介绍了反应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后说,“小李,决定调你去反应堆工作,你是临危受命啊。”我说:“我不是学反应堆的,怕不能胜任。”他们鼓励说:“我们知道你是中科大的优秀毕业生,又善于学习钻研,能团结人,在三厂和271厂工作也不错,党委已决定调你去任反应堆主工艺车间一把手(书记)。”我对领导的信任十分感动,便服从组织分配,走马上任。从此在反应堆厂工作了10年,从车间书记、厂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一直到反应堆厂长。
        我在认真抓领导班子调整建设、职工队伍整顿培训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创新活动,兼任了技术革新领导小组组长。我们在3年中取得了2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车间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区、省、核工业部先进单位,我也被提任为反应堆厂领导。
        在我任反应堆厂领导时,又兼任了科技委主任,组织技术力量抓科研革新的重大项目,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进行了主泵三改二,实现了堆功率超设计20%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工厂也被评为省部先进单位,我还被选为玉门市人大代表,并取得处级干部考核第一名,准备推荐到总厂任职。

        四、进行核环境评价,核环保工作中创新

        在反应堆工作取得成功之时,我又于1982年5月调矿区教育局当副局长,不久到环保办公室做工程师3年。
        在教育局我做的一件创新性工作是协助局长和干部部长打破用人常规,高待遇招聘中学校长,于是克服了种种阻力从北京名校景山学校招来崔校长,使得矿区中学教学大有起色。
        在美国、苏联相继发生核事故后,中国核电也面临民众对核安全问题的质疑,因而国家十分重视核环境保护工作。四零四厂作为中国最大的核工业基地,专门成立了环保办公室。我认为核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核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主动要求离开教育局副局长的岗位,到环保办任没有行政职务的工程师。领导批准后我正式上任,当时办公室只有3个人。
        我首先着手组织对基地污染源的全面调查,写成十几分调研报告,继而对半径80公里、近600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环境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以我为主,完成了26万字、100多个图表的《四零四厂建厂 30年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报告》和《四零四厂 2000年环境预测评价报告》,均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在此基础上,我又编导了30多分钟的科普纪录片《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被核工业部评比为第一名,受到了嘉奖。
        1983年,我被借调到甘肃省政府做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的筹备工作,四零四厂多个项目评为环保科技成果。在继而召开的核基地环保大会上,我个人多项成果获奖。
        在环保办工作3年,我在环保领域坚持学习和创新,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党员,同事们称赞我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文能武”,但我绝不骄傲自满,因为一个新的战场等待我去拼搏。

        五、走上领导岗位,经济工作中创新

        1985年领导考虑到我因多年在放射性岗位工作,处理事故时受到超剂量照射,被诊断为“细胞畸变,染色体严重损伤,白血球降低”,手部也开始出现肌肉萎缩变形,不适宜再做接触放射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核事业实行战略转移,提出了“平战结合”、“保军转民”的方针,强化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要加强企业的供销经营工作,领导调我任总厂供销处长兼矿区物资局长和供销公司总经理,还兼任分管军运、军购的02单位负责人,不久又提任总厂的副总经济师,协助厂领导从事民品项目开发、物资供销、经济合同管理和经济技术外协方面的工作。对我来说,经济工作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我首先学习熟悉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随即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改革方案,调用专业人才,大刀阔斧地进行供销经营体制的改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供销处当年被评为地区和核工业部的先进单位,我被推举为核工业西北地区供销联合体副理事长,中国芒硝协会副会长、甘肃矿区经济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到总厂担任副总后,我参加了多个民用项目如钛白粉、元明粉、钴-60辐照站等民品项目的调研论证工作。我总结在军转民过程中的体会,写成了《对核基地实行战略转移的探索》的论文。经核工业部考核后,我被评为高级经济师。到深圳以后,根据我的资历和科技成果,又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

        六、参加特区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创新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核工业的战略转移也以发展核电为重点,在建成秦山核电站以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也立项动工。四零四厂作为核技术人才基地、核燃料加工基地和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必须适应和配合核电站的建设。同时酒泉核基地也开发了大量民品,亟待开拓国际市场。为此,总部决定在深圳建设窗口单位,先参股一个内联企业—深圳亚太工贸公司,派我兼任副总经理;后又创建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派我任总经理;继而注册了一个国营独资企业—深圳华源企业公司,我兼任总经理。这些企业为产品出口作了大量工作,对核电建设作了积极配合,房地产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我边干边学,更新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个人被深圳市政府科技二次开发协作网选为副理事长,市政府经济技术专家服务中心聘为化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先后参加了100多项次建设项目的评标和企业技术咨询工作。2008年,在我来深工作20年,入党30年之际,深圳市委向我颁发了纪念勋章。
        放射性工作的工龄一年顶一年半,1998年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崛起的形势下,我离开了国营企业,进入民营企业打拼。
        退休后,我在继续服务市政府经济技术专家中心的同时,开办了自己的贴金工艺有限公司。我主要目的是将此作为人生体验,所以,待我略有所成,挣了一点钱以后,我开始认识到人类将面临环境和能源两大挑战,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峻。中国政府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和目标后,我将原公司委托别人打理,把主要精力和有限资金投向了新能源研发。
        在中科大老同学冯向法、孟广耀的策划和带领下,我们共同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中科大新能源研究院,从事醇醚液体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研发。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国务院能源办公室副主任、原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定明给予研究院大力支持,他在办公室接见了我们,并会同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和肖自美院士主持并通过了技术成果鉴定。经过招商引资,我们在河南焦作建成了示范厂 ,年产两万吨的产品成功投放市场,扩产十万吨的大厂也已建成。我有感于这一成功,写了《打组合拳—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体制的探索》的论文,在全国高协2008年年会和创新体制高层论坛会上进行了交流,在中科院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杂志上发表,我也被全国高协授予“科技创新人物”奖杯。我现在还担任中科大深圳产学研基地新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从事新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品推广工作。
        2009年,我受聘任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鉴》编委会副主任,2010年版我主编了核能部分。我目前还担任着几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力求发挥点余热。
        总之,追忆70年的人生历程,学习启迪了我的心智,创新充实了我的生命。我自己只是祖国核工业巨大系统的一个螺丝钉,我对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无怨无悔。回想起来,个人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那些曾和我共同战斗并献出自己智慧和生命的人们,他们才是共和国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我心中永远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