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技园区

“中关村第一村民”

“中关村第一村民”
                                                  
——记北京世纪英才创业学院院长纪世瀛



        今天的中关村日新月异,天天都在创新。那么,中关村创新的源头在哪儿?是谁点燃了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第一颗火种?
        是纪世瀛点燃了第一颗火种。
        纪世瀛,北京人,出生于1942年,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工程专业,是我国科技界泰斗严济慈的关门弟子。纪世瀛于1980年创办了北京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关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企业界有28年的创业史,历经磨难,多次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被原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部门授予“中国优秀科技民办企业家”称号,被新闻界誉为“中关村第一村民”。
        1988年,纪世瀛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的研究院——北京市应用科学研究院。是“经济民营化”最早的实践者和理论家。以“民营科技企业代言人”的名义被列入“谁改变了中国”的108位名人的第77名。在经济学界被誉为“纪民营”。纪世瀛现任北京市应用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世纪英才创业学院院长、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名誉会长,历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校长等职。

开创中国硅谷的先行者
纪世瀛
        纪世瀛有着苦难的童年,四岁时被送到一座菩萨庙里当和尚。在当地颇受仰拜的老住持见他干活卖力,机灵聪明,因此待他很好,并在各方面对纪世瀛进行重点传授,使他从小受到佛教陶冶。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家乡,受政府资助,从小学保送上高中,各科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后来,“不信中国人就不能搞原子弹”的纪世瀛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专业,成为严济慈的关门弟子。正当他大学毕业准备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奉献力量的时候,“文革”风暴降临。粉碎“四人帮”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里,纪世瀛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干到高级工程师,完成了我国第一个高比压环形核聚变实验装置的主体工程设计,并与同事成功地搞了一个供核聚变实验使用的研究项目。他的很多设计成功了,但并没有付诸实施。因为当时旧的科技体制大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成果大部分被当做展品、样品闲置起来。科技成果与生产力之间,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人员心头往往有一种落寞之感。
        1980年,一位颇有造诣的中年等离子专家陈春先在参观考察了美国128号高技术公路和“硅谷”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召下,首先倡导搞技术扩散,搞中国的“硅谷”一条街。年仅38岁的纪世瀛又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一条是平坦、舒适的科研之路,一条是前途未知的实验小路。
        反复思索后,纪世瀛决定与陈春先一同走出中科院的深宅大院,率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纪世瀛作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服务部常务副组长,与陈春先一起开始了步履维艰的创业生涯。他们冒着风险,日夜奔忙,承接科技服务、研制、咨询项目。就是这点“星星之火”后来点燃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海淀试验区和中关村科技园。这个公司就是中关村的DNA。它是民办、民营、民有的机制,不要国家投资,不要国家编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由组合。这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根本转变的最初的因素。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对创业初期承受的巨大社会压力,60多岁的纪世瀛记忆犹新:服务部被查过账,被封过门,被盯过梢,被立案调查过,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
        1982年服务部被彻底封门后,中央领导及时地批示挽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第一家服务部,他们又创办了“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北京第一个民办研究所,结果同样又遭厄运。纪世瀛愈挫愈勇,再次以家产做抵押借了5万元,重整旗鼓,与同仁们又创办了北京市理化应用技术研究所,一直到今天还是高新技术企业,并且成为中关村进入军事研究领域凤毛麟角的民营企业之一。正因为纪世瀛是“中关村第一村民”并带头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当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选举时,他连续三届当选会长,一干就是14年。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他曾经先后四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议“把大力发展民办科技事业提到议事日程”,“把民营高科技企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点燃第三把火,创建中关村科技园区”,“加强民营经济理论建设”。这些提议都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很快被采纳。在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十几年时间里,他撰写了几百条共计100多万字的提案,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中提案最多的人之一。其中很多是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摇旗呐喊。最近,他又向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写了《继承发扬中关村精神,实现创新的突破:中关村创新的八点建议》。其中说道,中关村人今天的口号应当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突破、突破、再突破。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中关村要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所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实现创新突破计划,继承和发扬中关村精神,不断创新,乘胜前进,再造神奇。

中关村精神的内涵

纪世瀛(中)展示“世纪名人文化沙龙”        作为第一代创业者以及为民营企业奔走呼号多年的人,他所能传授给后来企业的是什么呢?纪世瀛说:“是精神,是中关村精神,是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精神。最近我写了一篇《中关村精神万岁》的文章,虽然字数不多,只有8000多字,是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写出来的,但是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思考。实际上你想想,中关村不能万岁,中关村也不能拷贝,只有中关村精神能够万岁。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要觉醒的精神,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说,中关村人就是在这样的中关村精神的不断形成和鼓舞下,突破了原来旧的机制,从创新的路开始,一直走到创新中心。”
        纪世瀛在他的“中关村发展的八点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打造中关村精神和中关村人的品牌。他认为中关村精神需要我们总结和弘扬,中关村首先应该将中关村精神和文化传递下去,否则中关村也会像CBD等其他的商业区、开发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对中关村精神做了总结,他说:“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核心;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主线;持之以恒的创造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基石;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前卫;敢于牺牲的冒险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本性;敢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脊梁;始终遵循的诚信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生命线;求实求是的学习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底蕴;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基本宗旨;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归宿;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重要延伸。”
        他说:“最后我喊一句口号叫做‘中关村精神万岁!’为什么?现在的中关村人就是未来的中国人,现在的中关村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脊梁!”
        他说,中关村聚集了全国最优秀、最有创新思维、超前意识、现代思维的科学家和梦想家,在梦想成真的地方创造着一个伟大的事业。在这里发生了中国的新革命,这就是千百万人在推动中国的第三次创业。在这里天天都有创新、天天都有创意、天天都有创造、天天都在创业,他们在探险、在探索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新的源头在市场、主体是企业

        纪世瀛强调,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他说:“创新的源头在哪儿?在市场,在人类进步的需求。你想想,谁连接了科技和市场?企业。”
        当记者问到为何中关村企业众多,但是像联想这样知名的国际型大企业却始终没有不断涌现时,纪世瀛非常坚定地说:“这个说法就有误导。我们发展中关村园区和国家经济,一定不要光看大企业,一定要看中小企业,千百万、数以亿计的中小企业的经久不息的创业活动,才是真正的中国的动力。所谓那些大企业不过是一种标志,不是能起绝对作用的。而且未来不完全属于大企业,未来还属于中小企业群,属于草根阶层,一定是这样。”
        “我的五点建议其中有一个,就是把眼睛盯住中小企业。中关村、中国和全世界的希望,都在中小企业身上。为什么?因为全世界的经济都从管理型经济转型为创业型经济。管理型经济是大企业起决定性作用,创业型经济是中小企业起决定性作用。”为此纪世瀛真是有些着急,恨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个重要的问题。有一次座谈会,一位老总说到资金的事情,纪世瀛说他一个电话,15分钟一个亿到账。“银行求着大企业贷款,它们不贷款,我上市公司贷款干嘛?中小企业为了贷10万元,求爷爷告奶奶贷不来,这是悲剧。”纪世瀛说。

创业经济需要创业教育

        “这是一个创业型经济的时代。”作为中关村创业革命的先行者,纪世瀛对创业型经济理解颇深,他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凡是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地区,无不得益于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经久不息的创业活动。从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一直到中国北京的中关村,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在那里发生了一场接着一场的创业浪潮,或者说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创业革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处都是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创业者不断地去寻找机遇,勇敢地创造条件,把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创业人才。”纪世瀛(左)与《科学时报》社长刘洪海交谈
        他还说:“我的前半生基本上是为中国经济民营化奋斗了27年,后半生为什么专门搞创业教育,而且这几年来不断呼吁,我发自内心的认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
        纪世瀛说:“中国要想立足于全世界,必须要把人口包袱变成最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变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如果我们通过创业教育激发了十几亿人的创业激情,把被动就业等待谋生的人群,变成一个群情激昂的创业大军,这个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民族,这件事重要到这样的程度。”
        “教育要想改革,就应该从创业教育入手”。纪世瀛说,如果以创业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自然解决。实行创业教育对教育革命至关重要,只有把它作为教育的主线,才有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什么?纪世瀛说,创新必须有主体,创业是创新的动力,创业是创新的目的,创业是创新的落脚和平台。所以,创业教育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和谐社会和解决就业问题都非常重要,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