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珠海科技大会市委副书记钟世坚讲话

        鼓励创业  促进创新  推动创造
           为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在珠海市科学技术暨推进创业创新创造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钟世坚

      编者按:2009年3月26日,珠海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科学技术暨推进“创业、创新、创造”大会,总结部署科技工作,动员开展“三创”活动,在全市掀起“创业、创新、创造”的新热潮。会议对为珠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对“三创”活动进行了全面阐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现将讲话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一、2008年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科技工作部门、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去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其中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产值从2000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3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0%。珠海高新区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3.7%。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市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共有69项,获得资助总金额为3834万元,位于全省地级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全市共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其中6家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二是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奖励。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参与完成的“均匀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珠海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WPS2005办公软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去年全市还有6个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获奖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我市的科技奖励机制继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的“用户分界负荷开关成套装置”项目获得全市科技突出贡献奖。三是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市共组建了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5家,总数位列全省各市前列,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组建科技创新公共实验室14家;建成了南方软件检测中心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清华科技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四是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先后制定和实施了60多个科技政策法规文件,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2008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珠海市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创新工作。
      (三)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珠海大学园区各高校逐年加大科研投入,目前已建成各类实验室和科研机构100多个,一大批科技企业成为各高校的实习基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全市已建成产学研示范基地6家,先后与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珠海分实验室。通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成果,引进聚集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促进了产业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了技术创新。春节期间,钟世坚市长(左一)考察节日市场供应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战略实现新突破。我市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8%左右。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申请的专利数量已达到15433件,每10万人拥有的专利授权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天威飞马公司“墨盒装置”获中国专利金奖,格力电器“热泵型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专利获国家专利优秀奖。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在软件产业、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并且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社会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二是人才优势相对弱化,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数量不足;三是企业“模仿创新”较多,原始性创新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三创”工作,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珠海的新路子。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工作和开展“三创”活动的重大意义
      2009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开展“三创”活动,是贯彻“三促进一保持”部署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加快建设既有活力、又有实力、更有魅力的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内在要求。白手起家为创业,它催生个人事业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推陈出新为创新,它为市场创造出新的价值,是科学追求的目标和社会进步的源泉;从无到有为创造,它形成新价值和最终成果。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业是财富积累的过程,创新是财富增值的手段,创造是财富和价值的最终体现。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创业是立市之基,创新是强市之路,创造是活市之源。发展科技事业,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科技,是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必然要求。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开创珠海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美好前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依然深不可测,对我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也难以预料。温家宝总理指出:“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更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这更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意义,是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所在。”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科技工作部门要有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精神,紧紧依靠科技力量,应对危机,谋划发展,努力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工作目标。
      (二)鼓励创业,是应对危机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内生动力,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坚持创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壮大经济实力,不断改善民生。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关停破产,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唯有创业才是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才是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财富的理想追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倡导和鼓励全民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掘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乐于创业、善于创业、创成事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民生是为政的根基,是最大的政治,保民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创业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民生的根本举措。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创业就没有基业。只有人人创业、家家创业,全民充分就业,才能业兴家旺,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国富民强。当前我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这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个人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创造了充裕空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全市人民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鼓足干事创业的勇气和锐气,开拓视野,创新举措,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开创一番大事业,推动珠海新一轮大发展。
      (三)促进创新,是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创新增动力,创新添活力。没有改革创新,发展就犹如无源之水,断流在所难免。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才能与时俱进,始终紧跟时代的脉搏,在挑战和困难面前坚毅自信,应付自如;创新就是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勇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创新就是推进先进科技的研发应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动创造,是谱写珠海科学发展新篇的有效途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源自于人民的创造,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家庭和个人的事业要靠自己去创造,珠海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有赖于全市人民共同去创造。省委、省政府赋予珠海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套路可沿用,唯有我们在总结过去、借鉴当今、规划未来中努力开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珠海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任重而道远;也唯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特区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民心,聚民智,集民力,才能把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谱写出珠海更加光辉灿烂的科学发展新篇章。
      总之,无论是抢抓新一轮历史性机遇,谋求在区域发展中率先崛起,还是在应对危机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都必须全面激发创业激情,强化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能,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所说的那样,“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珠海科学发展广开动力之源。

      三、鼓励创业,促进创新,推动创造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工作,推进“创业、创新、创造”,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坚持把“三创”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把鼓励创业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结合起来,把促进创新与经济、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把推动创造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创新、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珠海的核心竞争力。
      (一)鼓励创业,不断推进珠海科学和谐发展。一是全市人民要坚毅自信,扎实工作,开创珠海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要突出抓好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确定的“五大任务”和一系列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突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突出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的推进,突出宜居宜业城市的打造,力促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力促交通、产业、城市三大格局加快形成,力促社会稳定和谐、民生不断改善,不断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二是全市广大企业和全体员工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开创自身发展新天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困难都是暂时的,珠海正处于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阶段,各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各项针对性应对措施正在大力实施,为广大企业创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各级政府和部门也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盼企业之所盼,创造良好政务环境,全力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全市广大企业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充分把握当前国家、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特长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把握时机,寻觅商机,求得转机,开创企业新的发展天地。三是全社会广大家庭和劳动者要团结奋斗,辛勤劳动,争创一番家业和个人事业。要以劳动为荣、创业为乐,通过打拼成就家业,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让各个家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为珠海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四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要致力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不断完善“三创”政策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服务,调动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企业、家庭和个人创业。要加大对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倡导创业光荣的理念,既要鼓励创业,更要宽容失败,无论成功失败,都给创业者以尊重、理解和支持,形成全民创业、自主创业、支持创业、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促进创新,提升珠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一要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把产业升级发展作为企业创新的着眼点,深入实施品牌、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引导企业集中力量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产业技术,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新兴高端型、开放带动型、环保生态型方向转变。要重点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有品牌,使之成为开拓和占领市场的生力军。要关注和支持优势和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在节能降耗以及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龙头企业的创新要完成由“珠海加工”到“珠海制造”再到“珠海创造”的蜕变,形成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二要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要依托和发挥珠海的科教人文优势,加快建设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形成具有珠海特色的产学研创新体系。要围绕产业和市场,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加快产学研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使技术成功推出市场,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果。支持科技型企业与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三要打造“平台+机构+孵化器(园区)”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筑以工程中心、公共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的技术创新平台,强化集成创新;打造以软件、集成电路、打印耗材等产品检测与标准化研制为核心的产品检测平台,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以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提高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的运行机制,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大力提升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的创新能力,支持一批公共技术平台、研究机构和专业科技“孵化器”的发展升级,打造创新示范基地。四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认真执行《珠海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继续实施名牌名企培育工程,大力扶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行业主导能力的国际和国家级品牌产品和企业。五要着力建设自主创新人才高地。自主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各级政府和科技、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要把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更为突出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激励创新人才的新型机制,加强引才引智工作,着重引进符合珠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优秀科技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大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我市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六要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创业环境、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要在贯彻落实国家、省自主创新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我市自主创新(1+N)系列政策文件的完善和落实;按照开展“三创”活动的要求,加快完善具有珠海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和鼓励“三创”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充分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的经济特区立法权,抓紧推进涉及“三创”的立法工作,优化“三创”法制环境。年初,钟世坚市长(左二)看望花农
      (三)推动创造,加快建设更具魅力的宜居宜业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开拓工作新局面上更有作为,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志气,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勇气,突出重点、讲求效率、追求质量、务求实效,努力推动我市各项事业实现大跨越、大发展。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提高发展带动能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要充分发挥大学园区作用,培养一大批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勇于创新、善于创业、敢于创造的青年大学生,为珠海未来发展和“三创”提供人才支撑。要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鼓励创造、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快建设既有实力、又有活力、更有魅力的宜居宜业城市。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三创”提供体制保障
      在发展科技和开展“三创”活动过程中,必须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三创”的体制机制,为“三创”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精心组织开展“三创”工作。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制定全市开展“三创”活动总体方案、实施计划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明确“三创”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掀起全民“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潮。通过开展“三创”活动,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促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产品创造、财富创造、制度创造,充分调动全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激情都能得到迸发,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愿望都能得到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都能得到支持,营造全市人民爱创业、重创新、善创造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对“三创”工作的领导。推动“三创”工作要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把《纲要》的精神融入到“三创”各项具体工作中去,把“三创”活动变成全市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以《纲要》的实施带动“三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以“三创”活动的广泛开展推动《纲要》的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总揽全局,加强领导,把开展好“三创”活动,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任务,作为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改进工作、提高水平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全力推动“三创”工作取得实效,让全市人民更加自觉地支持创新事业,激发创业热情,共享创造成果。
      (三)不断完善“三创”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要构建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四位一体”贷款机构为载体,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为补充的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探索建立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为引导的科技项目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提高科技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益,为开展“三创”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进步,支撑珠海发展;推进“三创”,引领珠海未来。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把珠海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