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

访全国人大代表 雷元江

           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江西生态经济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环保局副局长雷元江


        2009年3月6日,本刊记者在北京金台饭店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环保局副局长雷元江。雷元江向记者介绍了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建立“五河一湖”生态经济区等情况。

                                                               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雷元江副局长
        雷元江说,江西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位于珠江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源头。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含安远、寻乌、定南三县,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每年向下游输出水量29.21亿立方米。通过位于广东的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每年向香港供水11亿吨,占香港淡水供应量的80%。东江水也因此被香港称为“生命之水”。东江源区的水量水质,直接影响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用水安全。
        为此,雷元江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雷元江认为,建立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各利益相关方,界定责任主体;二是估算生态补偿标准;三是确定生态补偿方式和途径;四是确定生态补偿政策。
        雷元江说,由于森林资源长期过度采伐,产业结构单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空白。近年来东江源区面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源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降;河流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水土流失状况严重;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生态破坏严重;城镇生活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较频繁。
        针对东江源区上下游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雷元江提出的建议是: 国家尽快批准东江源区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将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国家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建设、保护投资的范围;国家设立国家流域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流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国家负责协调广东省和江西省的补偿事宜。
        雷元江还建议,建立两省政府东江源生态补偿联系会议制度,建立流域上下游协商平台和仲裁制度,完善水环境规划管理制度。雷元江说,东江源在跨省界流域生态补偿和江河源头贫困地区环境与发展两方面均具典型示范意义,且生态补偿利益主体明确,建议国家优先选择东江源区进行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加强流域生态立法,明确生态补偿的受益与利益主体,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加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全社会的生态服务支付意识。
        雷元江说:“从东江流域上下游水资源保护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公平性和流域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由东江源区独自承担生态保护的重任有失公平,园区与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也不利于流域的和谐发展。”
        他说:“考虑到东江源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东江源区纳入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及水资源管理全盘考虑迫在眉睫。”雷元江代表建议,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各利益相关方,界定责任主体;综合考虑东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对当地发展的影响、上下游收入的差距等因素,估算补偿标准;确定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支付为主的补偿方式,广东省和江西省共同出资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源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雷元江说,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时,殷殷嘱托“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鄱阳湖生态的保护对全国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湿地保护名录。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总量,是长江水流的调节器。鄱阳湖保护好了,将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用水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雷元江的第二个建议,就是支持江西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伟大战略构想,也就是建立“五何一湖”生态经济区,包括鄱阳湖以及汇入其中的赣何、抚何、饶何、信何、修何五大河流所覆盖的区域。鄱阳湖有着特殊的生态价值链。鄱阳湖一旦发生病变,长江中下游就会“半身不遂”。长江中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鄱阳湖的“调节器”作用对其影响相当大,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将有效防止鄱阳湖的生态退化。
        首先,提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仅是为江西争一个项目,而是因为鄱阳湖对中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意义,比如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密切的关联度,它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战略地位,以及它在世界生物链上不可替代的价值。鄱阳湖特殊的生态地位,使之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
        其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好,很大的原因在于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还没有超过环境的承受力。江西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最具潜力和爆发力的地区恰恰是环鄱阳湖地区。当工业化、现代化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时候,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果不能未雨绸缪,科学规划,鄱阳湖就会难以避免地走上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的不归之路!当年莱茵河污染严重,曾被称为“德国的下水道”,花了30多年时间才恢复清秀面目。我们决不能让鄱阳湖成为污染的“下水道”。现在,我们主动以理性的思维约束规范自己的发展,恰恰说明江西人有一种胸怀,真正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来思考。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统一
        雷元江介绍说,江西水系自成体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汇入鄱阳湖后流入长江,而江西工业较发达的地方相对都聚集在五大水系之畔。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雷元江说,发展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不要以为不搞工业,不推动经济发展,就能把生态保护好。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这项工作中,首要的是制定好一份产业名录,哪些产业不能搞,哪些产业要大力发展。只有优化发展、有序发展、科学发展,才能把环鄱生态经济区真正建设成江西经济发展的引擎。
        他说,江西初步的目标是:要使环鄱阳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这就是引擎。现在,江西只有南昌市是特大城市,很希望九江能够借助这一轮机遇,迅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实现全省“双核型”的发展。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应当充分吸纳生态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也要借鉴农业背景下“山江湖工程”创造的宝贵经验。这个工程是一个大的系统。文章不仅仅要做在区内,还要做在与它关联的区外。这必然涉及江西全境的统一协调问题。此外,应该借助媒体,也借助两会这样特别的平台,让全国各界人士充分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只有一个鄱阳湖!”希望国家对此要统筹规划,提供相关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同时,我们还要争取国际友人和国际环保组织的支持。
        最后,雷元江说,关键是怎么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第一要科学地发展,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把江西的事情放在全国来考虑,科学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科学地规划,看哪些产业可以适应的,可以大力引进的,哪些产业是不能引进的。第三方面是科学地制定政策。第四个,就是科学地践行。这些东西落实以后,各级党和政府、全社会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制定的产业政策一步一步来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享,达到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