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

访全国人大代表 樊会涛

        保增长更要调结构
                                                 ——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总设计师樊会涛

      如何处理保持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保增长是否意味着要搁置或者放弃结构调整?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总设计师樊会涛代  表。
      记者: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国家提出了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如何处理保持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樊会涛代表
      樊会涛: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促转型之间,非但不是对立的关系,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一方面,当前经济增长的回落,为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有利的空间;另一方面,结构调整将给未来的长远增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动力。可以说,保增长、扩内需是“治标”,是短期目标;调结构、促转型是“治本”,是长期目标,只有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
      记者:就目前的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应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樊会涛:实际上,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受冲击最严重、经营状况最困难的,正是那些技术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后的行业和企业。一些注重产品技术更新换代、自主创新力度大的企业,不仅能够抵御危机的冲击,还能摆脱危机的困扰,获得新的腾飞机会。因此,在实行刺激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成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能为了保增长而“饮鸩止渴”,把那些已经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能再扶持上马。要严防一些地方不顾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条件而乱上项目。 如果重速度轻质量、重刺激轻调整、重眼前轻长远、重投入轻市场,那么就不可能真正保增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原则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这才是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应对良策。
      记者:为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樊会涛:改革开放3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靠什么支撑、持续发展下去,答案只有一个:靠技术进步。所以,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质是建设创新型企业。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和空客,汽车领域中的丰田和福特,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和拜耳,机床领域中的西门子,计算机领域中的IBM、英特尔、微软等,都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领军企业。据统计,目前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世界500强企业间进行。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的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全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记者:在进行促增长、调结构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樊会涛代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樊会涛: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中,需要企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企业要强化创新意识。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技术进步呈上升趋势,企业如不强化创新意识,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将创新作为生存之道、发展之路,树立自主创新价值观,增强自主创新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从国家和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规划自主创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为立足之本,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企业要建立自主创新组织保障机制。一是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形成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创造一条既能适合自己发展又有效益的自主创新之路。二是掌握运用好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积极争取将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国家创新整体规划之中。三是紧盯科技前沿,尽可能抢占制高点。    
      第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虽然已占总经费的60%,从数字上看似乎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实际上,这些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购买技术,确切地说是购买生产线。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之比为1:0.08,而这一比例在韩国为1:5~8。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只有当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这样的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第四,建设一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一是企业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创新人才升、降、去、留的政策措施,建立鼓励创新的薪酬制度和培养人才的办法。二是创造尊重知识、爱护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让创新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安心为企业创新,乐意为企业奉献。三是在收入分配方面要将创新人才的成就与收入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并与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评审结合起来激励创新,尤其是对取得重大突破、有突出贡献的创新骨干和项目负责人要给予重奖。四是在人才流动秩序上要规范,防止恶性循环,特别是要防止核心人才流失,给技术创新带来损失。五是要有计划地对企业领导、科技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凝聚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一支稳定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第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体现。因此,企业要制定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身具有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及产品的开发生产。立法机关应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制度,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或压制技术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司法和行政机关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给受害企业提供法律支持。最后,通过立法和宣传,使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树立尊重爱护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观念。这样,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将知识产权保护渗透到创造、保护、利用的全过程。
      第六,政府要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一是财政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尤其是要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支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及产品的生产。设立专项基金,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抵抗创新风险的能力。二是改革金融界对企业的融资政策。实施鼓励企业创新的融资措施,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扩大企业贷款额度和覆盖范围,有效缓解创新资金压力。三是以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对自主研发的各项开支加大税收抵扣,加速研发设备折旧。四是利用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