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

访全国人大代表 李晓波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
                 技术创新体系

                                                        —— 访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李晓波代表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动员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推广技术、研发产品、创办科技型企业。两会期间,我们就太钢集团如何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采访了李晓波董事长。
        李晓波说,温总理的报告为企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给人信心,令人激动。他建议,国家要改变传统的科技创新体制,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几年前,作为中国最早生产不锈钢的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还面临着产品多而散、竞争力不强,拳头产品不锈钢产量低,质量、技术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尴尬局面。在国家支持下,太钢新上了不锈钢技改和新建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实施高起点、高速度技术改造,迅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扩大了生产规模,成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2008年,太钢实现营业收入1009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7倍,综合实力跃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过去几年中,太钢的技术开发经费累计投入近120亿元,科技投入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以此为保障,太钢迅速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目前,太钢7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其中,100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方面的科研能力,成为太钢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李晓波代表认为,传统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纯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不可避免地造成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两张皮”现象,先进的科研成果面临转化难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坚持市场导向,减少中间环节,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认清当前形式,努力发展自身品牌建设,依靠企业自身的人才优势,自主研制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科研产品,并能尽快投入生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仅要求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与产业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做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2008年6月2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李晓波董事长明确表示,将技术创新与绿色应用结合起来,反映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单纯依靠传统技术手段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催生着钢厂的技术创新。随着技术进步,现代钢铁企业不应只是制造产品,而应该更多地发挥生产过程能源转换、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消化处理功能。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技术、产品、人才的竞争,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消耗,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对于企业也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
        太钢提出,要加快实现将技术创新与绿色应用结合起来的三个“绿色化”。即工艺装备绿色化,就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用先进能力淘汰落后能力;制造过程绿色化,就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和污染控制;产品绿色化,就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开发生产高效、节能型钢铁新材料。建设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工厂,就是要使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成为太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力。
        如今,太钢的绿色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2007与2002年相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了75.58%,吨钢耗新水下降了66.72%;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下降了77.66%,吨钢化学需氧量下降了95.60%。太钢人将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