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专栏

访全国政协委员 于炼

         房地产如何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于炼


于炼委员

  
      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状况为什么引起多方不满,买房人怨声载道,开发商满腹“委屈”,金融机构敬而远之,政府颇多无奈……究其原因,主要是房地产还没有形成像钢铁、农业、电子等相对恒定而成熟的产业。虽然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有产业”或“没产业”仍需商榷,至少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健康、成熟而且有恒定规则的产业,努力打造这样的产业,比起“救市”更为重要。
  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当天,在全国政协委员经济界别委员驻地,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集团)总裁于炼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他说:“希望有关部门站在长远的角度,站在‘产业’建设的角度,忍住暂时的阵痛,避免出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功近利的政策,而要潜下心来多做一些有利于打造和形成‘产业’的事情。”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倍受争议的产业,房地产未来如何健康稳定地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城建集团总裁,于炼对如何打造健康稳定的房地产产业提出了多条建议,其中,“生者有其居”等贴近民心的建议受到了诸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我国的国情,于炼建议,政府首先实现‘生者有其居’的目标,而不是‘生者有其产’。户户拥有房屋产权,可以作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之后的下一个目标。于炼说:“政府要把‘廉租房’政策落实到实处,让所有无房的群众都能租得起房子,对于特困群众,还应提供‘零租房(免房租)’,应该停建或不建‘经济适用房’、‘安居房’、‘限价房’等,把投放到这方面的财政补贴,转为群众房租补贴。如果不能准确地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而在解决群众住房过程中形成‘全民置业’运动,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注定不会理性发展,房价将注定居高不下。”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将拥有自行车的低收入群体居住的“保障性住房”建在了偏远的郊区,北京把这部分住房建在了五环外,自行车失去了作用,于是政府还要投资增添公交线路、轻轨地铁、学生专用校车、班车等,不但浪费了财政资金,而且给城市交通增加了负荷。对此,于炼委员建议,“廉租房”应该建在市中心,政府应该将交通、就医、上学、商业等最为便利的中心地段拿出来建“廉租房”。尽量在较为偏远或者郊区地段建商品房或高级住宅,因为这部分购房者多为“有车族”。
  现行的土地出让金政策是采用50年土地一次性收费的做法,使土地成本在整个房价中的比例过高。为此,他建议取消现行土地出让金政策,改为征收土地使用税,50年使用权的土地分50次逐年征收,每年一次。这样做可以使现在靠“卖地财政”吃饭的城市政府得以持续发展,避免了现在有地卖的一届市政府为“富财政”、轮到没地卖的那届政府则为“穷财政”的尴尬现象。他还说,一定要提高开发商的从业门槛。现在几乎所有企业,只要有关系获取土地,就可以从事房地产,政府对房地产开发资质的管理过于宽松,审核批准的条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不尽相同,更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专业而科学的评定资质的体系。迄今为止没有一家企业因拿不到开发资质而令项目夭折的例子。房地产是一个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产业,毫无疑问应该由具有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队伍来从事,同时,应该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审核体系,为健康稳定的房地产产业助力。
  此外,他还提出关于实行土地一元化的建议,他说,无论是开发用地,还是非开发用地,在流通领域应该享有同等地位,真正还原农业用地(以下简称农地)同其它土地一样的商品属性。农民可以利用属于自己的稀缺商品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以开发为目的而向农民购买农地的开发商,必须自行承担农地不再重新改变规划的风险。在城乡规划方面,除城乡整体规划应报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外,局部规划调整和更改也应报人大常委会决定。以杜绝和减少开发商与规划部门之间的腐败行为发生。
  于炼委员最后说:“打造健康稳定的中国房地产产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制定科学的行业游戏规则,这样,这个产业才能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