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神朔铁路,创新中实现跨越

 

神朔铁路,创新中实现跨越



        铁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保障部门。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能源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的背景下,承担煤炭运输重担的铁路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
        那么对于铁路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如何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勇挑重担?神朔铁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给出了答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

        不唯定论,神朔线成功雏形初现

        在陕北黄土高坡和晋西北吕梁山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条钢铁巨龙蜿蜒盘旋在沟沟壑壑之间,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中异军突起,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它就是神朔铁路。神朔铁路北起神府东胜煤田腹地—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与包神线相连,往南在神木北站与国铁神延线接轨,往东在山西神池南站与朔黄铁路贯通,共同组成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正线全长270公里,是国家I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它主要担负神府东胜矿区的煤炭外运任务,是神华集团矿、路、电、港、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1991年上半年,原国家计委委托国家工程咨询公司对神府东胜煤田二期重点配套项目神朔铁路进行了效益评估。由于当时国内处在基本建设资金短缺、银行利率高峰期,而神朔铁路一期工程总投资75.06亿元,资本金仅3.03亿元,银行长期贷款72.03亿元;另外由于征地、协调地方利益关系等拖延了工期,一期工程建设用了7年。1989年8月开工建设,到1996年6月才完工,建设周期太长。工程决算时,总借款本金为49.76亿元,贷款利息高达22.27亿元。按照设计能力和每年运力增长测算效益,神朔线每年生产利润增长小于建设贷款利息增长。因此,当时专家得出结论:神朔铁路投产即亏损,经营效益还不上投资贷款,在神华工程的三条铁路中效益评估是最差的。而神朔铁路的建设是由国有独资企业华能精煤公司(神华集团的前身)作为项目法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全部建设资金由项目法人从银行贷款,负债经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
施工现场        矛盾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干!发展才是硬道理,神朔线的经济效益只能从神华工程整体项目中体现出来。当时的投资主体华能精煤公司与银行达成了“统贷统还”的贷款协议,得到银行对此项目的贷款。
        1996年7月1日,神朔铁路开通运营。1999年7月,神华神朔铁路公司成立,作为项目法人承担起神朔铁路的运营管理、建设贷款还本付息和复线建设的重任。面对这条基础设施差、还贷任务重的铁路,神朔铁路公司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突破传统模式,从运营体制、用人机制、复线建设和科技兴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十几年岁月,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利率大幅下调;十几年拼搏,神朔人改写了专家的结论,改变了神朔线的前途和命运。自1996年7月1日开通到2000年,运量每年翻番,2000年以后每年以1500万吨左右的运量增长,最高增量达2400万吨。2001年完成货运量3358万吨,2004年完成货运量8832万吨,2005年完成货运量1.1亿吨,提前5年实现了远期1亿吨的规划目标,当年实现利润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国铁路行业领先水平,成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大户和当地政府的纳税大户。预计到2010年,神朔铁路公司不仅可以还清一、二期工程的104亿元的建设贷款,上缴的利润总额还可以再赚回一条神朔铁路,改写了当初评估时专家得出的“投产即亏损,永远还不上建设贷款”的结论。

        不唯传统,灵活用工发展增效

        任何事物的发展,人都是最根本的因素。
        神朔线顺利开通运营,势必需要大批技术骨干和业务熟练的一线职工队伍。如何尽快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促进神朔线实现大运量、高速度发展,这又成为摆在领导面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商讨、研究,神朔铁路公司决定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按照实际需求灵活用工。一是多渠道选拔人才,多种形式用工。面向社会选调、招聘,建立骨干队伍。二是成建制劳务输入,解决生产急需。神朔铁路运营起步之时,国铁正进行减员增效的改革,大批业务熟练的一线职工处于过剩状况,公司抓住这一机遇,与有关铁路分局洽谈,达成了成建制劳务输入协议。这样不仅解决了神朔快速发展的用人急需,而且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缓解了劳务单位的就业压力,一举两得。三是从大中专院校中选拔录用学生,充实职工队伍。四是季节性用工与外包相结合,机动灵活。对于季节性突出的工作,采取季节性用工形式,这样大大减轻了企业用工、住房、福利等方面的压力。五是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抓住培训工作不放,不断增加培训投入,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公司实际建立了一整套培训管理制度,严格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优胜劣汰。为确保上岗人员专业技术素质,2002年3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神朔铁路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各个工种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双证”制度,一律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严格持证上岗。

        不唯现实,创新管理工作上台阶

        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管理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战略思维,关乎企业生死大计。
        神朔铁路在神华矿、路、电、港、油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很重要,在产、运、销产业链中的作用很特殊。神朔线开通之初由于受到现实条件限制而创造性地实行联合运输体系,走“联合运输”的战略思路,闯出了一条铁路几家单位跑车的联合运输的新模式。
        联合运输模式改变了铁路系统长期以来车、路、人全都是自己的单一运营体制,给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神朔铁路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统分结合的系统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以机务段为主体、联合运营各方参加的统一的系统管理领导机构;二是以铁道部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为依据,进一步细化作业程序,制定出一整套适合联合运输体制的管理制度;三是该放的权坚决放下去,不越俎代庖,充分调动各合同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就是坚持“三管、三不管、两监督、一自主”的管理办法;四是建立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统一的安全考核奖惩制度,严格考评兑现,使系统管理从形式到内容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使联合运输的新模式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神朔铁路公司自有机车为主、6家合作单位机车为辅的联合运输体系,按照吨/公里结算运费,由机务段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创国内铁路运输新模式。
        2002年2月,神朔铁路复线开工建设。按照常规,复线建设既有线应减少1/3的运量,但神华集团公司下达神朔铁路公司的运输任务却增加了1/3,运输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坚持“运输施工两兼顾”,打破国铁全线建成验收移交后再开通运营的常规,采取分段建设、分段开工的办法,每开通一段,增加两对列车,不仅没有影响煤炭正常运输,而且使复线的运能得到提前释放,达到早出效益、快出效益的目的,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

        不唯经验,信息科技提升整体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神朔铁路公司面对每年以1500万吨左右运量递增的运输压力,公司领导开始把工夫下在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上,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不断突破、创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水平。
        以神朔铁路机务段为例,他们坚持围绕运输生产,针对机车运用中的常见故障开展革新改造、技术创新。公司组建以总工程师、技术教育科和检修车间相关人员参加的技术小组,每年确定科研课题,认真组织实施。2002年完成了电力机车电源柜、低压柜、门联锁阀、托梁、车钩尾框5项技术改造,一些常见故障明显减少。2002年6月,他们对64台SS4B型电力机车控制模式进行试验研究,考虑到机车库内作业及站场调车时处于低速运转状态,而此时牵引电机的散热可以通过自身与外界完成热交换,经过多次试验,将牵引电机通风机由“0”级启动改为“1.5”级启动,即在0~1.5级范围时利用自然风冷却,既可达到机车散热的效果,又可以减少牵引电机通风机工作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噪音,节能降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电费235万元,为国内首创。他们针对使用的是国产最先进的SS4B型电力机车的实际,大胆探索推行检修新模式,进而又根据机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牵引电机状态和车轮磨损状态为依据的模式创新理念,进一步延长了机车行走里程,使机车利用率大大提高。他们坚持采用先进手段加强机车检测,随时掌握机车运行状态,先后投入使用监控系统及监控装置、轮对动态检测装置、功能扩展板、列尾装置等各种监测检查设备,充分利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机车的安全性。几年来,他们结合机车运用和检修实践,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先后成功地进行了90多项技术革新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机车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预防了事故。其中机车主断路器技改方案和功补柜技改方案已被厂家应用到新制造的机车上。
        在信息化建设中,2004年在考察国铁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神朔铁路的运输特点和作业流程,根据公司货运量大、车流量大、整列装运、流向稳定的特点,与铁道部信息中心合作,开发出了神朔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车号识别、调度、车站、统计、货票管理信息化,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铁道部信息中心以此为蓝本定为TMIS3.0版本在全路推广。进而,公司又建成了物资管理、办公网络、机务运转信息系统,提升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2007年11月2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企业创新纪录项目新闻发布会,神朔铁路公司有16项列入其中。其中包括在国内铁路系统首次实现调度所各工作台之间数据同步更新,实现了无纸调度;首创在调度工作岗位实现了无声调度和自动绘制运行图;实现下达调度命令只用3~8秒钟,一列车制一票,下达阶段计划比传统作业方式可节省20分钟时间,机调台实现了机车交路自动推算功能,创国内铁路运营调度命令、阶段计划下达用时最短和单列车制票工作量最少,以及调度员无需手工绘制机车周转图和实际运行图新纪录等等。科技创新,有效地提高了运输生产力,提升了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了神朔铁路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变则通,通则久。正是由于思变,神朔铁路才会从亏损预言跨越到年运量过亿吨,创造了多个我国铁路史上之首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使神朔走上通途。持续思变,锐意改革,神朔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