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中越边境植物野外考察纪实

 

中越边境植物野外考察纪实

——专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税玉民博士





        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层植物标本室,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在这里,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刚从中越边境维管植物野外考察归来的税玉民博士。
        税玉民正坐在一架仪表前,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探索两株开唇兰之间的秘密。前一株峨眉开唇兰是1963年在峨眉山发现的,后一株是税玉民两年前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发现的。在谈起美丽如画的云南昆明和这次中越边境野外考察时,税玉民博士很兴奋,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展现了一幕幕妙趣横生的植物王国的画面。

        神秘的绿色宝库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美丽而神奇的绿色宝库,它就是地处云南东南部的中越边境地区。这里现属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历史上属蒙自专区。尤其最近在蒙自建成的红河州政府大楼以及即将建成的昆河高速公路,将成为今后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交往和沟通的桥头堡。
税玉民在中科院植物标本室        云南中越边境地区植物既丰富,又神秘。首先,这里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由于受太平洋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山体中上部最高降雨量达5000毫米,河谷年平均气温约23℃。东部与广西接壤,为喀斯特地貌,海拔平均在1200~1400米,西部为哀牢山南沿峡谷地貌,垂直高差可达约3000米。从海拔76米的热带河谷到海拔3074米的西隆山山顶,发育着较为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集中分布着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野生种子植物估计在6000种以上,至今仍有许多物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现。就全球角度看,这片地区也是中、越、老“绿色大三角洲”和大湄公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次,这一地区植物采集以其研究历史错综复杂,是中国以及中南半岛植物研究的关键地段。在19世纪末,以英国的A. Henry为主在中国大蒙自区域采集了约10份标本,近1000个新物种被发现,为中国和世界植物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越南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法国学者也从事了大量采集工作,也报道了许多新物种。解放前后,王启无、蔡希陶以及中苏考察队等又对中国境内的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集和研究,同样报道了许多新物种。但是,这里中越山水相连,植物的分布不可能被国境线所隔离,中越双边独立的植物研究必将造成同一物种被发表为不同的名称,为植物研究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中越边境植物名称混乱状况有待澄清。
        目前,这里少数民族聚集,交通不便,一些村寨在20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这种社会发展现状在当前商品经济的洪流冲击下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令人堪忧。因此,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探索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持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三次为期约两个多月的野外植物考察,以期发现更多的未知物种,澄清中越边境地区植物种类的混乱状况,并探索生物资源丰富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进步的策略。

        野外考察传奇

        这次我们的考察集中在冬季和雨季。由于云南中越边境地区地处热带北缘山地,土石夹沙地貌突出,植物的物候期远较亚热带和温带多样,以前的春秋两季的集中采集远不能反映当地植物种类的全貌,许多植物因缺乏冬季和雨季的花果标本而无法确定。冬季往往被认为植物开花和结果很少,而且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所以这个季节的全面性的植物采集工作几乎没有,而雨季,这里常常有连续2~3个月的雨水,给野外考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这个季节的集中考察也很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第一次的考察是在2007年11月至12月的冬季,由我带队,组成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史密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北京植物研究所参加的7人考察团,对金平和西畴的边境地区进行了为期20天的野外考察。此次考察共采集植物标本约1000号和少量的活体植株,调查了7个董棕样方和10个附生植物样方。
        其中,在金平考察期间,金平分水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喻志勇工程师亲自驾车陪同我们完成了其中10天的考察,发现了许多中国和云南的新记录类群,如樟科的长果土楠属和山榄科的金叶树属,以及一定数量的未知类群,有待研究。
        在此期间,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当地的植物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者米乡顶青后的一片热带雨林考察中,遇到了一位60多岁姓陶的拉祜族老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风趣而实在的老猎人。我们刚一进入林子,他就忙不迭地为我们介绍各种植物,如大叶藤黄,果实挂满树枝并散落一地,虽然可食,但味道特别酸;还有一种当地人认为是神树的香籽含笑,仅存一棵,曾在30年前被拦腰砍了,据说砍树的人受到当地群众的惩罚,但现已长出两枝高约20米的分枝,我们正好看到开花。据陶大爷介绍,当地的傣族和哈尼族用其新鲜的花作食物的保鲜剂,因无冰箱,当地群众把花拌在剩菜中,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食物存放三四天也不会变味。
        陶大爷还专门领我们到一棵挂满果实的落叶果树下,他也只知道它的当地名,不知汉文名,我们通过望远镜观察确定为漆树科的槟榔青,为了记住这个名字,陶大爷一路上不停地念着这个名字,其好学精神令人敬佩。
        在顶青后山,我们还看到好几大窝野蜂,触手可及,每窝都有一个麻袋大小,开始我们躲得远远的,后来向导告诉我们没事,我们才走到跟前仔细观察和拍照。
考察队员在石灰山考察        从陶大爷那里我们了解到,者米乡顶青后这片约600亩热带雨林因不在保护区范围内,其林权现已划归当地群众,其中部分群众计划来年把这片森林变为橡胶林,只要林型不变,就不违反国家的相关的政策。但是,它们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却相差甚远。这种情况是在重复解放初期因开垦橡胶林而使云南热带河谷大面积原始森林消失的现象,我们肯切地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在对猛喇镇翁当村和荞菜坪一带的沟谷雨林进行考察时,发现国家保护的特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如东京龙脑香、毛坡垒、山红树、藤枣、滇南风吹楠等。因此,对这些位于保护区外局部地段残存的热带沟谷雨林,应出台特殊的保护政策,以真正地保护好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这次热带河谷考察中,植物之奇特,采集难度之大可见一斑。如红树科的山红树,花的形态宛如花生;大风子科的挪挪果,整个树干密披枝刺,果实用手揉软后才可以食用,故而得名;柿树科的茎花柿,花开满树干,与蚂蚁形成共生关系;翅子藤科的无柄九层龙,种子表面的粘性果皮,韧性极强,但很甜,当地群众通常用舌舔食,故名为“狗舔果”;楝科的老虎楝,为当地群众用来制作蒙汗药的主要原料之一;作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东京龙脑香,在翁当村后山有一棵高达50米,考察时正在开花,我们动用两把购于美国长约12米的高枝剪,两位向导爬到附近一棵高约20米的树上,花了近3个多小时才采到几枝较完整的花标本;这次发现的樟科长果土楠,生长在金平猛喇坝的热带沟谷,树干高约20米,第一位较瘦的向导爬到约15米处,就因无力气而滑下来,而第二位强壮的向导虽爬到分叉处,刚采到一枝,就匆忙滑下树,迅速脱下衣服,这时我们才发现他身上有许多黄蚂蚁。
        说到云南中越边境地区的植物丰富,附生植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类植物。在金平分水岭和绿春黄连山约1800~2100米云雾林的附生植物调查中,高约20米的乔木上一般就有近30种附生维管植物,多的可达50种,每棵树自成一个微生态系统,随着乔木而自生自灭,循环往复,是热带山地一个既稳定又极为脆弱的极端生态系统。这些附生植物以兰科植物为主,蕨类、杜鹃花科、越桔科、苦苣苔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野牡丹科等也为常见植物,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空中花园,其中有许多未知物种有待发现,它们已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调查中,目前已有几个物种被确定为新类群或中国新记录植物。
当我们最后在调查猛喇坝的石灰山残存森林,站在山顶望着河谷一望无边的橡胶林时,感慨在半个世纪之前,茫茫的原始森林已是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了。

        硕果累累话未来

        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期间,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三次野外重点考察,考察集中在冬季和雨季两个季节。重点放在该区域最具特点的喀斯特专性群落—董棕林和附生植物,共采集植物标本约2000号,设置群落样方约150个,并收集一定数量的分子和图像资料。通过考察,发现了许多未知物种和中国新记录类群,澄清中越边境地区植物种类的混乱状况,调查了一些特有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为今后探索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进步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在冬季的两次考察中,虽然遇到了异常天气,几乎一半以上时间都在下雨或被浓雾笼罩,但考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共采集了约1300号植物标本,重点设置附生植物群落样方约100余个,摄制了一些珍贵的野外图片,发现了分布在热带雨林的两个云南新记录属,即樟科的土楠属和山榄科的金叶树属,初步确定了约5个中国新记录物种以及报春花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卫矛科、苦苣苔科、唇形科和姜科等类群中约10个新物种。在雨季的考察中,考察集中调查了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最具特色的珍稀植物—董棕,澄清了中越边境地区植物的部分混乱种类,初步确定了五加、葡萄、柿树、壳斗、百合、爵床等科中的约8个新分类群,显示了喀斯特地区植物较高的物种特性。
        除了物种调查外,附生植物和董棕群落调查为该项目的两大特点。首先,在中越边境绿春黄连山保护区约0.5平方公里的沟谷中,约500种维管植物中就有约180种附生植物, 每一棵约20米高的乔木上平均就有附生植物20~30种,个别可达50种之多,可见当地植物多样性之高以及附生植物之丰富。这种天然的“空中花园”构成一种热带山地特有的珍贵景观,并随着其附生乔木自生自灭,生生不息。这是一种既稳定又脆弱的微生态系统,亟待保护。其次,董棕为中越边境喀斯特地貌极具特色的标志物种,其自然的野生群落为许多喀斯特特有物种提供了天然的隐蔽环境,如大风子科的马蛋果、茜草科的大围山山石榴以及众多的喜钙草本特有种等等。考察还收集了约18个群落数据和居群的分子材料,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等多样性方面综合研究这一特有物种的起源和环境指示作用,以期还原古喀斯特的植物组成和环境特点。目前,前期的初步结果已引起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国际相关学者的关注。
        该项目野外工作的顺利完成,弥补了我国学者在该区域研究的不足,其资料的后续研究不仅能进一步丰富云南和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增强中国植物在国际上的影响,而且对促进与越南等国的科技合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部分照片由李海燕先生提供,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