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钱学森与科协工作

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浙江杭州,192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留学,10年后已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归祖国。美国人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竭力阻止他回国。经多方努力,被软禁5年的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钱学森带领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实力基础。
        在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全力付出的同时,钱学森也为中国科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1970年至1982年出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造成了空前破坏,也让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中国科协备受磨难。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尽快恢复科协和学会的工作,既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强烈呼声。然而,由于当时“左”的一套说法还紧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恢复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当时在“科协办公室”工作的章道义等几位希望能有所作为的科技干部认为,需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出来说话,以便为恢复科协制造有影响的舆论,而钱学森是最合适的人选。    
        1977年6月29日晚,钱学森约访周培源(当时的科协副主席),就“文革”期间被迫中断活动的中国科协及学会如何恢复活动交换意见。钱学森说:“我们国家的科技工作怎么组织起来,怎么更快地搞上去,……现在一个突出问题是横向联系怎么办?部门之间同一专业的科技人员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交流经验。现在科学规划也没人管。我就想到科协和学会的工作,这是一个能起横向作用的组织,能够打破各个部门的界限,把同一专业的科技人员组织起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科协和学会的作用就很重要了,这和我们能不能更快地赶超世界水平有很大关系。”这次会面,他们还谈到了科协和学会在国际科技交流、科学普及工作、培养科技人才以及在展览馆和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两位科学大师会面后,章道义等人将两人的谈话整理,以《钱学森同志对加强科协和学会工作的建议》为题,刊发在1977年7月5日《全国科协简报》第二期上,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散发。这次会面对于恢复科协及学会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8年3月18日,周培源率中国科协代表团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3月30日,周培源代表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在大会上作了发言。这次全国科学大会是科技界的一次盛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促进了科协和学会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在短短的9个月里,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在摆脱“十年动乱”影响及左的思想束缚后,重新活跃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这其中,作为老一代科学家杰出代表的钱学森功不可没。
        然而,当1984年科协召开会议酝酿科协主席换届选举,想要推选钱学森为第三届科协主席时,却遭到了他本人的极力反对。当时钱学森是科协下属的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是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而钱学森不愿意当科协主席的原因却是他常说的:“自己只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一块‘当官’的料。我想集中余生有限的精力,从事学术研究,这是我的所长。”最后,中央书记处根据广大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协三届主席。由此也可见钱学森不为名利、投身科研的可敬精神。
        担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期间,钱学森倡导开展“中国科协学”研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党中央对科协工作的要求,借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国外科技团体的经验,结合中国科协的性质、宗旨、任务、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对科协的工作实践和活动规律进行总结和探索,为指导科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他对“中国科协学”的研究作过多次指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