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学前沿

躯体无损但大脑已经“失态”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放射学家首次用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发现汶川地震灾区“健康”幸存者的大脑出现异常功能变化。该研究成果以《High-field MRI reveals an acute impact on brain function in survivors of the magnitude 8.0 earthquake in China》(高场磁共振显示汶川地震幸存者脑功能改变)为标题在科学界最负盛名的三本学术杂志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PNAS)上全文发表。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导致大量人员死伤,更重要是它给灾区数千万灾民带来一生都无法抚平的精神创伤。在这些幸存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可高达20%)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种精神疾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生活,部分人甚至因此自杀。如何评估这些幸存者的脑功能及预防创伤相关疾病的发生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全世界精神疾病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迅速做出反应,开展各项抗震救灾的工作,先后收治灾区病员2000余人次。华西临床磁共振中心(HMRRC)作为国内知名的以脑与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为主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也立刻结合实际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考虑到创伤对数千万受灾群众心理的影响,及时动员了由中国科学家为核心,英美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采用了该研究团队所擅长的新型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客观评估灾难对受灾群众脑功能的影响。从地震发生第13天起,他们就开始对幸存群众进行心理评估及脑成像检查,并对其进行追踪随访。通过对“健康”幸存者的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他们首次发现人们在面对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时,脑内负责情绪、记忆的功能系统在短期内(25天内)就出现了客观的功能改变,即局部脑功能增强,而系统的协调性(功能连接)减弱。该研究对了解正常人在遇到灾难后为什么会发生焦虑、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提供了客观的功能影像依据。尤其是对探索与创伤相关的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今后创伤后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及时介入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其价值可概括为:一、巨大创伤(例如天灾人祸)的经历者,存在无症状或“无病”的脑功能和结构异常,这些异常与创伤相关精神障碍(例如PTSD)的脑病理改变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提示,当前的 “无病”只是一个暂时状态,它的演变(常态的恢复或发病)有赖于“素因”的早期发现和早期的有效干预;二、该研究结果将与创伤相关的精神障碍的预防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未病”的防治;三、该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开创了精神障碍脑病理机理研究的新方法,必将推动精神医学的发展。
        据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医院,也是目前国际上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华西医院影像医学中心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而放射科华西临床磁共振中心(HMRRC)是以磁共振新技术研发及应用为主的临床交叉学科实验室。该中心近年来创新并建立磁共振新技术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临床诊断、评估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该中心近年来围绕造成严重社会负担的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难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 J Psychiatr)、《放射学杂志》(Radiology)、《神经影像》(Neuroimage)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对推动这类造成严重社会负担疾病的研究发挥了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