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高端访谈

戈壁荒漠上的石油城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自1955年10月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了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起,克拉玛依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世人关注的目光。

        如今,克拉玛依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近年来,克拉玛依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8年,克拉玛依地区生产总值达661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6.7元。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克拉玛依生活质量竞争力竟位居全国第七。这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发展、因油而闻名的戈壁新城,正如著名诗人艾青所描述的那样:“可爱的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
        在高朋满座、贵宾如潮的北京五洲大酒店,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克拉玛依市市长徐卫喜。
        记者:克拉玛依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让世人看到一个城市在荒漠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例,克拉玛依市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石油方面是怎样走资源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徐卫喜: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资源的开发而生存和发展的。但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不断地开采和使用,矿产资源迟早会逐渐耗竭。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解决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型城市将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所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实施经济结构转型,使城市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徐卫喜市长        这里,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石油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践。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随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勘探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石油城市。石油石化工业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辖区内有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等6家中央石油石化企业,还有以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60多家地方石油化工企业。
        在国家及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50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基础设备配套,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化下游产品加工为一体,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现代化石油城市。
        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的完工,克拉玛依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石化生产加工基地。50多年来,克拉玛依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65亿吨、天然气381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是典型的单一资源型城市,由于高度依赖石油经济,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即资源单一、产业单一、经济成分单一、人员单一。在产业结构中,以石油产业为主导。2008年,全市石油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为94%,在全市GDP中占比重超过85%;石油产业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直接比重为67%,间接比重达到90%以上。
        “四个单一”现象,为克拉玛依奠定了雄厚的石油石化工业基础,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中央投资的支持,保持较强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如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运行状况长期取决于石油经济、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地方中小企业缺乏成长性等问题。
        这些不利因素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体现得更加充分。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中石油集团公司对克拉玛依油田生产经营指标调整、国内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克拉玛依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明显减弱,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主要体现为“四少两难”,即投资少、原油产量减少、油田新建产能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企业运行难、就业难。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市由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型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克拉玛依当前和今后需要努力实践和破解的重大命题。
        记者:从石油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加工的程度来划分,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准备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目前国内约三分之二的石油城市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因此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实施经济结构转型,是石油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目前,克拉玛依市采取了哪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徐卫喜:当前,国内石油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农业转型辅助模式、招商引资提升模式、区域科技创新模式和生态环境促进模式五种。多年来,中央非常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2001年将辽宁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提供了强大的转型助推力。2007年12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些都为克拉玛依加快转型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经验的借鉴。
        从上世纪末以来,克拉玛依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从未间断。1996年,基于饮水工程项目的立项,提出了经济发展大石油、大石化、大农业、大市场的“四大”战略,并相继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区、石化工业园区建设。2000年提出了在全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05年结合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工作部署,把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打造新疆重点新型工业化城市确立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总体目标;2007年又进一步完善了“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即在2010年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在2020年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以上目标,十多年来克拉玛依进行坚持不懈地奋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克拉玛依的实践过程来看,其模式基本涵盖了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延伸石化产业链条。2004年,克拉玛依市全面启动了园区开发建设,加快打造石化下游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平台。截止2008年底,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46家,开工项目43个,项目投资达到20多个亿。
        二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目前,通过与近80家农林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交流,已完成了27万亩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建成了10万亩减排造林基地和优质肉牛良种繁育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三是开展招商引资,提升经济发展活力。2004年至2008年,全市累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8.02亿元,落实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1.37%。今年上半年,我市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55亿,目前已实现到位资金38亿元。通过招商引资,一大批服务业品牌和项目落户我市,既方便了群众,改善了生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市依托石油企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始终把油田的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把科技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克拉玛依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取得丰硕成果。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今年4月又被国家确定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五是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既是资源消耗大户,又是产能耗能大户。2000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强了以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各驻市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带头,有效带动了全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克拉玛依拥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环境建设殊荣。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应当重点关注和把握以下“四个结合”:一是要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结合。二要与城市的转型相结合。三是要与石油石化产业的优化升级相结合。四是要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相结合。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或手段,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基于以上的考虑,参照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可将克拉玛依未来10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思路确定为:以推动矿区型城市向综合城市转型为中心,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主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基础,稳定和优化石油、石化工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推进新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从而把克拉玛依建设成为经济实力强大、经济结构合理、社会文明程度高、居民生活质量高、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化城市—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上,是国家级石化工业基地;在全疆总体发展格局中,是北疆的石化物流集散中心;在区域产业功能上,是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主的综合型城市;在城市文化上,是集现代工业文明与西部特色于一体的都市文化。
        记者:克拉玛依除了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外,在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市上有哪些措施?
        徐卫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实施城市经济多元化战略,建立综合型城市。在全力支持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加快步伐,加速石油、石化、工程技术服务等主业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发展综合化工产业,着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争取到2010年原油加工量比2000年翻一番,确保炼油化工、乙烯生产能力西部第一。二是整合石油石化企业和周边地区的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和煤电煤盐化工。
        (二)深化优势转换战略,铸造区域中心城市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完成四个转变: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单一资源优势转化为多种产业优势;人才技术资金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三)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建设开放型城市。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二是构造统一的大市场环境,营造克拉玛依区位新优势;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动力。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注重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业氛围,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本服务,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
        (四)推进城市人本战略,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虽然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只有把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成果全面转化为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的社会文明成果,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在经济功能上大力培育基本现代化要素以外,还要在社会功能上把生活的质量,文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摆在突出的位置,全面改善和加强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美化城市形象,走出一条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克拉玛依这样一座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戈壁荒漠上建起来的城市,竟然在近年来陆续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奖项和荣誉称号,请问克拉玛依市是如何做到的?
        徐卫喜:克拉玛依市建市之初,干旱缺水、风沙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那时,克拉玛依人常说:“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绿化率很低。再加上为了多产石油,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在于油田的开发建设,城市功能极为有限。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加快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我市开始进入到了大规模城市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引水工程为契机,制定了一个不仅能够指导城市各个阶段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推进城市的科学发展,还能为子孙后代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建设实现了由无序发展走向按规划发展建设的巨大转变。而且,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执行,用了不到10年时间提前完成了原定要2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新油城呈现在世人面前。截止到2008年底,克拉玛依市区绿化率已超过38%;空气质量Ⅰ、Ⅱ级天数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8年,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环境质量名列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