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刘志恒--人贵有志 学贵有恒

捕获.PNG

“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说过,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能够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就是我的梦想。”刘志恒是中国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微生物多样性和放线菌系统分类学及资源开发研究,以及空间生命科学探索研究。他又是一位执着的学者,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科学梦想。

初次拜访刘志恒,是在一个明媚的日子,天气微凉,他身着一套灰黑色条纹西装,腰板笔直,如果不是详谈了解,根本无法推测眼前这位学者已是八旬有余。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是面对生活的笑脸,也是面对理想的笑脸。他就这样笑着向记者分享他的科学心得,诉说他的科学人生。


坚定不移  进德修业


刘志恒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古谚语——“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就像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一样,为了科研理想持之以恒。他从中学起就十分崇拜专家、教授,对做科研的兴趣十分浓厚。回想自己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刘志恒说:“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就是能够坚持学习,不论在什么样环境下我都没有放弃。”

1940年,刘志恒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的一个小村庄。这一辈人在青少年经历的岁月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战争、饥饿、“文革”……刘志恒都经历过一遍,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他的求学之路。小升初成绩优异,初升高获得免试,高考前虽险些因为“政治问题”被迫放弃高考,但还是如愿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

1959年,他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北京农业大学是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而成的,因此学校里的教授很多都来自北大、清华,也是全国农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刘志恒最喜欢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绂的课。“俞先生知识渊博,虽然我们有微生物学讲义,但他讲课时往往脱离书稿,引经据典,内容生动活泼。他还亲自指导我们上微生物实验课,几乎会走到每个人身前教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那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一共120学时的“微生物学”,我学的十分扎实,受益良多,这也为后来从事微生物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志恒如是说。

不仅如此,让“学生与专家面对面”是当时北京农业大学的一大教育方向,因此,学校常常邀请院士与其他高等院校老师来校进行学术宣讲,这让崇尚科研的刘志恒如沐春风。即使时常饿着肚子,被分配劳动任务,他也乐在其中。

大学的最后一年,刘志恒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毕业实习。师从阮继生,刘志恒在这里完成了大量的放线菌筛选工作,阅读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学会了样品处理,放线菌识别、纯化、保存,掌握了薄层层析技术等等。这段经历让刘志恒更加热爱微生物学,他坚定目标,要以此奋斗终身。

大学毕业时,刘志恒十分希望能够凭借着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习经历留在所里,继续他的科研梦想,但却事与愿违被分配到了新疆。虽然当时新疆成立了新疆农业科学院,却并没有微生物专业,刘志恒所学并无用武之地,只能流于纸面上的学习。直到1975年邓小平复出,他可以不再被拉去劳动锻炼,时隔11年,他才终于有机会搞起科研,开始进行生物肥料的研究,并与另外4名同事一起,白手起家在新疆农科院里建立起微生物研究室。

1978年,刘志恒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将年龄放宽至40岁,38岁的刘志恒重新考回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式重启了他的科学人生。

几十年浮浮沉沉,刘志恒始终将科研梦想放在心中,他把自己的人生比作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海上的风浪无法控制,就像人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唯一可以做主的就是努力掌控不要翻船并达彼岸”。


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


自1978年开始,刘志恒便醉心于科研事业,为完成课题任务在云南进行样本采集,行路8000余公里,采集各类土样2410份,分离活性放线菌11400株,为生物活性物资的筛选提供了大量资源放线菌菌株。他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2011年,他与阮继生一起获得了国际伯杰氏基金会(BISMiS)颁发的“伯杰氏奖章”,是中国微生物学家首次获得该项殊荣。刘志恒为推动我国放线菌系统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提起微生物,刘志恒总是有讲不完的领悟:“千万不能小看微生物的研发,它作为一个生命载体,在理、工、医、农等方面都大有潜力。微生物很小,科技含量很高,发展起来很大。”

微生物对人类最直接的贡献是在医药卫生方面。自从1929年英国人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以来,人们又发现了链霉素、土霉素等等抗生素,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目前已有16000种活性天然产物来源于放线菌,包括14500种抗生素,而其中12400种活性天然产物(11000种抗生素)均来自于放线门类下的链霉菌属,占比高达75%。

谈及当前我国的放线菌前景,刘志恒表示,放线菌在药物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他一直在提倡通过发现新物种, 通过基因操作增加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用集成化学技术研发新药物。他向记者分享着对于放线菌事业发展的思考:“与其他天然药物开发一样,当前我国的放线菌医药开发领域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对于抗生素一类的药物研发进程缓慢,真正属于创新药物的成果更少。当然,我国在硬件设备上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技术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理论基础薄弱,后续环节再先进也于事无补。因此,放线菌药物的基础研究尤为重要。”此外,他认为现代微生物技术发展还有两条新路径可以借鉴。一是让微生物与农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生长。第二个途径是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环境治理方面,包括固体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空气净化处理、水体净化处理、土壤修复等。

当前,刘志恒已经退离了一线科研,但他对于放线菌后期研发力量十分关注,多次举贤纳士,甘当园丁,提携了李文均、黄英、张立新、吕志堂、张建丽等一众优秀人才。他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科研需要真诚,无关乎年龄几何、金钱几斗,要遵从本心,只要想做,一切都来得及。


宇宙广袤无边  科学深奥莫测


生命起源于哪里?宇宙中,生命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么?人类可以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仅凭异想天开,那么科学探索将变得一文不值。

作为一名微生物学者,刘志恒同样对宇宙生命和生命探索有着极大的兴趣。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他关注到了国际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生物安全保障系统问题,也开启了第二研究领域——空间科学,现任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自我涉入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后,越来越认识到生命是自然界最大的奥秘,揭示生命诞生之谜,是当今自然科学探讨‘生命起源’永恒的前沿课题之一。”微生物与空间科学看似毫无联系,实则息息相关,他解释道,“微生物是生命存在的最早载体。微生物学研究在生命科学尤其是地外生命及其起源的研究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科学家们将微生物作为科学卫星上的搭载样品,记录其在高温、低温、高真空、粒子辐射及紫外射线和磁场变化等空间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由此为人类探测其他行星、建立空间站等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生命演化规律。”

早在1987年,他就加入了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从事地球生命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并在空间环境下研究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刘志恒先后四次参与在返回式科学卫星上搭载微生物的实验,通过观察记录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微生物的生存、变化和适应性等科学问题,拓展人们对生命存在条件的认识,为人类在空间长期生存面临的心血管、肌肉及骨骼系统、免疫功能等一系列生理问题提供必要科学数据。

在刘志恒看来,加强科研创新是推动空间科学发展的关键。刘志恒表示:“无论是空间生命科学或是其他学科,创新性都是必要条件。我认为未来的空间生命科学将会是各国争相发展的一门学科,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重视并不断创新。”

随着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始将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扩展到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刘志恒认为,外星存在生命是很有可能的,寻找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要找到地外生命,必领满足两个不可分割的充足条件,一是地外生命确实存在;二是探测思路和技术都足够先进。换言之,首先要对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然后大致确定地外生命可能的存在形式及区城,进而建立起相关模型和假说,并发展和运用相关的探测方法,引导我们有的放矢地寻找地外生命及其存在的各种线索和证据。然而,在我国,由于生命起源研究课题本身在概念上的“阳春白雪”性和实验上的困难性,与其他研究方向的课题相比较难得到经费的支持,使得许多学者对此领域望而却步。

为大力推广空间科学学科发展,近年来,刘志恒奔走在传播科学精神与知识的路上。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郑州中学……他面向青少年开展空间科学科普讲座,向公众介绍生命起源与进化、空间生物学效应,以及空间生物学的未来。生动有趣的讲解带给学生们无限遐想,这一课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宇宙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