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解读创新中国

院士解读创新中国

崔向群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发展的春天来啦

“这是科技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必将再攀高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在今年两会上对科技创新充满信心。

崔向群委员表示,“卡脖子”技术攻关离不开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从“上天入地”到“登峰下海”,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以她深耕40多年的天文光学领域为例,截至2020年,我国独立自主创新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已发布1700万条天体的光谱,获得的天体光谱数远超世界上所有光学望远镜观测的总和。今年1月又集中发布了这台天文望远镜近年来捕获的一大批高速星和超高速星,意味着离破解银河系形成和演化之谜又近了一步。

此外,崔向群委员提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考虑延迟退休方案时,优先考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延迟退休问题。可在单位需要,同时充分尊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退休时间给予更大幅度的自主选择权。

她认为,一方面,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改善,延长了人均寿命,身体素质也得到增强。另一方面,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成本越来越高,法定退休年龄40年来一直未有调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突出体现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上。高技术人才培养周期长,除了学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外,还需要一定工作时间的积累(专业技术岗位特别注重实践经验的运用和积累)。

目前的高技术人才普遍具有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还有不少人有2年左右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出国留学人员在国外接受专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更长。与本科学历人员相比,博士学位人员比本科学历人员参加工作时间至少晚6-8年,“如果60岁退休,为国家服务的时间只有30年左右,加上需要积累经验的时间,为国家服务的时间缩短了1/5左右”,崔向群委员说,“如果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经验最为丰富且年富力强之时退休,明显是对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巨大投入的严重浪费”。 


孙宝国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提升食品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2020年9月11日,习总书记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面向”,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引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指针,纳入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带来了《关于加快提升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的提案》,他认为,食品在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评估结果显示:膳食营养因素(13%)对健康的作用大于医疗因素(8%),仅次于遗传因素(15%)。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温饱型食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健康型、营养型饮食的追求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的主流饮食观念。

孙宝国委员表示,与国外相比,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模式,有中医养生的健康理念和实践。但我国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当前我国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营养与健康因子作用机制不明确,特别是缺少针对中国传统食品和中餐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符合中国人群的膳食营养健康大数据资源匮乏,膳食营养干预基础研究薄弱;食品产业向营养健康型发展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关键核心技术。此外,国家布局的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不能有力支撑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

为加快提升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孙宝国委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强度。明确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统筹部署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加大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弄清楚影响健康的因素,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研究要持续支持;二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汇聚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集中研究国人营养需求和代谢机制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打造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广泛开展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让他们了解营养素的基本概念,学会吃出健康。增强全社会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科学水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张改平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提升我国种业科技攻关效能

目前,跨国种业巨头已经进入“生物技术+信息化”育种4.0时代,而我国仍处于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 时代。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至关重要。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种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品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种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审定品种同质化严重,部分高端蔬菜品种的种子严重依赖进口,优异种质资源形成规律仍不清楚,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还处于跟跑阶段,缺乏重大原创性产品。

种业体系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弱,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服务能力不足。在经营规模上,农作物种业前十强仅占国内市场15.8%的份额;创新能力上,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研发总投入不到德国拜耳的一半。

科技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长期以来,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相互分离,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行政处罚力度弱,难以对违法者构成震慑。

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就加快提升种业科技攻关效能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创新攻关模式。以品种为核心,进行应用技术创新;以种子企业为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协同攻关。对企业研发成果,通过后补助方式进行激励。实施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重点培育和转化突破性重大新品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是加强对原始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强化对于原始创新的认定,减少育种环节的低水平重复,实施种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把“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引入种子法规,激励新品种培育,切实保护原始性育种人的利益。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新品种权,可以获得授权,但在进行商业化应用时,需征得原始新品种权所有人同意。

三是强化法律约束。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上升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进一步加强种业执法力量。实施重大侵权违法行为“入刑”,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品种,提升法律震慑作用。   


马永生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氢是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氢气是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桥梁,通过氢能与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未来洁净能源利用变革的愿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部分领域中初步实现商业化。

2021年两会正在进行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带来了《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提案。

马永生介绍,据国际氢能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18%的终端用能需求,减少CO2排放60亿吨。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7亿吨CO2。2020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7352辆,建成加氢站128座,投入运营101座,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马永生在提案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试点示范、市场推广阶段,长远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总体统筹和顶层设计;二是在PEM制氢、液态储氢、氢气压缩机、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技术、高端材料、装备制造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卡脖子”风险;三是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技术路线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四是当前的绿氢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设施利用率低,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配套技术,实现经济性利用较为困难。

针对种种问题,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坚持“绿氢”(风、光、水、核)原则,依托氢能产业园和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引导绿氢制取、氢车应用、用能降碳、氢碳循环,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氢气储运设施、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加强合资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并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能全产业链管理涉及国家11个部委,需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完整、先进的全产业链氢能规范标准,强化氢能安全研究,推进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项目核准、规划、用地、安全、环保等行政许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早日实现氢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