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成果

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链动要素 科创未来

捕获.PNG

2020年12月12日,世界数字农业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中药)科技交易大会在广州柯木塱隆重举行。会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华南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华南中心两大“权属”交易服务平台同时揭牌成立,标志着覆盖服务南方11省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交易媒介正式诞生。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联合全国11个省区400余家科研机构、经营主体、要素平台,共同构建起以南药产业为纽带、全链条跨域合作的“国家南药科技创新联盟”也横空出世,意味着岭南地区6000多种药用资源将进入数字化标准体系,全国40% 的药用资源在统一标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上实现闭环,将有助于推进中医药材的标准编制与实施,推动岭南特色大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大湾区农业科创“航母舰队”集结启航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创五大平台之一,广州科创中心自2018年12月12日挂牌成立,由来自不同地区,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青年博士“农业科技团队”的参与建设下,立足于广东,服务于大湾区,在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共同组建了这家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合作,加速农业科技孵化、创新、成果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据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介绍,有别于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以及后来成立的湖北武汉农业科创中心,广州农业科创中心在布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打造了“一核两带四园”,让农业科技落地转化更加便捷化。所谓“一核”,即占地800亩的天河柯木塱核心园区;“两带”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小廊带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大廊带;“四园”即总面积共1.63万亩的南沙种业小镇园区、省农科院园区、仲恺园区和华农大园区共四个园区。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的“核心区”目前保存着建国以来南方区10000余种农业种质资源,中心成立2年来,已建成“交易馆”“科普苑”“种业馆”“科技馆”“都市馆”“装备馆”“直播间”等要素平台,已连接近200家省内外媒体、网红、快播等资源平台,拥有400余个直控微信大群和系列公众号,与抖音、快手、微博、飞信、直播等新媒介建有通道,可直通数十万经营主体法人和要素平台,发布媒介信息、科技资讯、商贸链接,平台传播量超120万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聚起全球40多个国家及国内19个省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6.7万家企业、3.2万名专家、3000余个种质圃、4096名律师,沟通了336亿产业发展基金、上万家物业、12万名退役军人等要素资源,数字平台直通服务超30万家商脉终端。同时,中心链接拉动银行等机构,先后面向全省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战疫贷”“复工贷”“胜疫贷”“企业知识产权快融贷”等系列产品,帮助涉农企业纾解受疫情影响资金困难问题。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州农业科创中心建设。李希书记强调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要在农业板块上重点发力。马兴瑞省长要求把广州农业科创中心列入省政府重点督办工作,倾全力加强建设,为全省乡村振兴和科创12条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采取“省市区”共建模式,快速、高质量、高水平推动建设。刘玉涛自豪地介绍说:中心定位不是简单“增加”一个科研机构,而是“汇聚”多种农业科技要素资源的大媒介;不是“单一”技术孵化或创新,而是“综合”引领全要素流动交易、市场匹配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仅仅“热闹珠三角”,而更要“辐射带动两翼山区”;不是仅仅局限于广东,而是延伸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互通全球。所以中心具有三大核心定位:省委、省政府农业科技的统筹、组织、指挥“中心”;科学家和企业家农业科技孵化、创新、交易“硅谷”;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乡村振兴、互通全球的农业科技“航母”。

科创中心组建有科学家创新联盟、龙头企业主体联盟,在关注涉农“体系内”全要素的同时,还组建有“湾区农业大众网红海选”平台,开展有“大学生为农业专业代言”“华侨为祖居地乡土代言”“退役军人为‘三农’事业代言”等活动,请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纷纷上演农业农村全要素的全民大展示;汇聚包括科学家、企业家,金融保险、媒体咨询、物流商流等多要素资源,共同促进资源的匹配和交易工作。


大湾区的农业全要素闭环与资源匹配机制创新

捕获.PNG

2019年10月,时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来调研时,高度肯定了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围点搭环”靶向革新模式和创新构架中的“我-你-他”新关系等农业科技转化与服务模式。广州农业科创中心还汇聚资源、媒介撮合,注重围绕双方合作,构建起产出来、卖出去、活起来的全链条要素汇聚和资源匹配(生产、加工、品牌、物流、商流、金融等16个环节要素)的闭环支撑体系,即通过“市场导向”引导健康的“产学研”研究,通过“超级媒介”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姻”,还要扶一把、助一程,提供全链赋能、全程呵护、多维服务。

广东曾是矮化稻种发源地。中心区内收集、保存有水稻种质资源4万多份,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介绍,“北有五常,南有丝苗”,这是广东对打造优质稻米品牌的目标定位。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广东农科人孜孜不倦追踪“丝苗米”,如今正在打造水稻产业园协同创新的装备链和信息链。刘玉涛主任介绍,中心还将以丝苗米等为示范品种,开发出B2B的现货和订单交易模式,促成“丝苗米全产业链”技术整合与交易,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增产增收提供种质“芯片”。

广州农业科创中心以种子为核心,瞄准“卡脖子”项目攻关前行。大豆起源于中国,当今我国每年需要约1亿吨大豆,其中自给率不到15%,这与大豆种子“芯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从1995年开始,严小龙教授与有多年大豆研究经验的年海博士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领导支持下,开启南方大豆“种子芯片”的攻关。25年的薪火相传和前赴后继,让中国人重新审视“南方大豆”之“芯片”与“备胎”的布局。9月22日,“广东‘世界大豆加工厂’产业技术交易大会”让广东2500万吨的大豆超级市场“砝码”刷新了世人认知。课题组成员刘玉涛介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方大豆”这匹黑马已链动起华南区、西南区、东南区等长江以南11省区的2170余项大豆技术抱团加盟入驻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数字港”,科技成果评估总额达31.926亿元。疫情期间,华南农业大学科学家和湾区很多企业家多次汇聚科创中心谋划“一带一路”大豆合作计划,让中国农业科技在“一带一路”上开出璀璨之花!

在疫情期间,科创中心主动承担湾区农科“商贸红娘”“金融红娘”“科研红娘”,发挥400个微信大群的媒介优势,快速嫁接起B2B+B2C+O2O三维一体转换模式,24小时内解决了湛江30万斤对虾销售;为海南省北运菜搭建起“B2B+专线”“B2C+快配”应急快速分拨体系;联合建行、农行快速推出“战疫贷”“复工贷”“胜疫贷”等套餐,一个月内为125家企业直接融资38.48亿元,得到农业农村部张桃林副部长的批示表扬;配合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新检测技术中心,面向全国发布无偿提供2019-nCoV N蛋白表达菌株,当天宣传阅读量超30万人次,促成与IVD行业提供诊断试剂抗体原料公司的合作,为后续单抗和多抗的制备奠定基础。也是从2020年2月开始,广州科创中心专门开辟了“湾区农讯”技术交易汇聚平台,定于每周二、周四为技术路演“开放日”,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路演遴选技术超500项,面向社会发布交易信息100余期。

广州科创中心汇聚中医中药大资源体系,在2020年双12种子节上推出“养病科学配药,养生四季啖汤”集药食同源文化、产业、市场、科技于一体的要素交易大会。在大会上,“数字南药”特展区按良地、良种、良法、良品、良制等12个环节分门别类发布、展演了数字语言“定标”南药全链模式,吸引了很多中药同行、市民看客、媒体平台的围观体验。在柯木塱南药基地中,大生产环节的环境、农艺、农机等板块(环节)的数字感知、收集、传输、查存、遥控、分析、推理、演绎等线上线下示范引起了传统药农和跨界融合物联网、融媒体平台的高度关注,有些单位干脆在现场开启了“田间直播”模式,用湾区发布的数字“定标”语言向全世界演绎“药材好,药才好”的真经真谛。12月12日12点整,随着竞价系统关闭,106项技术竞价被限时“锁定”,暨南大学艾草综合开发技术以最高价1.5亿摘得桂冠,引起业界追风关注。


大湾区农业科创协作与国内国际大循环


广东是全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市场。而建设市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人,优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将当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农业渗透和运用,加快设施农业、信息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是目标。刘玉涛介绍说,今天“吃好”时代的到来,“产出好产品”“运输冷鲜产品”“加工衍生品”“定制个性品”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创新赋能,构建资源互通、要素交流、产销一体的合作大体系。这就是广东人理解的国家“东西部协作”政策的着力点,也正是“十四五”期间“双循环”体系构建的大基石。在巩固产业成果和谋划乡村振兴长效发展上,湾区链动老区,广东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科创中心主办的农创展贸大会上,来自黔南、赣南、沂蒙等老区的产品琳琅满目,引起了湾区金融、市场、科技等要素平台关注。老区资源禀赋优异,但是因为交通、科技、信息等要素限制,很多农产品难以走出“局部供应”的困境。2019年和2020年,江西赣南老区、贵州黔南地区、山东沂蒙老区陆续派出年富力强的行政、科研骨干人员到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挂职锻炼、链接湾区要素资源,其中农业科技交流交易合作成为大家共鸣的“焦点抓手”和“十四五”合作的灵魂抓手。

黔南州是个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高端原料生产基地,是典型的“供给侧”产地。为构建起“湾区中心—老区分中心—经营主体+农户”三位一体的要素交流交互通道,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将分中心落户在黔南州农科院,通过落户老区,将“指挥所”和“服务站”直接放在企业面前,让地区之间信息互通、产销对接,更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培育科技、金融等“要素进山”,通过分中心这个“二传手”将湾区专家智慧和产业要素导入山区,在链条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未来,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还将积极培训一批“农业科创”复合型人才,构建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选派一批“湾区充电”挂职干部将要素资源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打造一批“全链技术”农业科创示范产业,授权一批“农业科创”合作基地、链接一批“科创特产”产销通道、包装一批“要素资源”在湾区挂牌,发挥多维撬动作用,努力探索东西部农业协作“科创融通”新机制、新模式,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未来农业经济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