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编辑手记

走读全球最年轻的“大城市”

捕获.PNG

我们关注粤港澳的发展不是一时之兴。

2012年,我们以大篇幅报道了刚刚起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当时的表述还是“它的建成将连通粤、港、澳两岸三地,形成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我们独家专访港珠澳大桥设计和施工团队的林鸣、刘晓东、樊建华等负责人,在《港珠澳大桥:大国工匠与世界第一的亲密对接》一文中,第一次向读者描绘了港珠澳大桥连接起来的“粤港澳大湾区”。

又是三年过去了。三年里,广佛在“聚拢”,深莞惠、中珠江、深中深珠都在深度融合,城市“合聚变”中,粤港澳向着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迭代。

40年前,农民洗干净脚上的淤泥,带着凉席水桶奔赴珠三角工厂,留下青春与汗水;现在的大湾区,是一批又一批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有高学历的创业者。在一个大家都为老龄化焦虑的年代,广州人的平均年龄35.4岁,东莞34岁,深圳更是只有32.5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放眼全球,粤港澳也算是湾区中最年轻的靓仔。

时间是最具仪式感的观礼,尤其是新年的第一期杂志,我们决定将这个世界级的新城市群落,用我们的视角、我们的笔触,呈现给读者。所以在2020年临近结束的几个月,我们多次深入湾区,进园区、到企业,和专家座谈、与建设者交流……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七八条跨海大桥,直接把珠江口“缝上”了,东西两岸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我们曾绕着一小时生活圈寻找湾区成长的脉络。香港朋友说进入珠三角地区,可能比进入香港市中心的街区还要便捷。城市的“合聚变”,让粤港澳大湾区里的人走得越来越近,而且不仅仅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伴随着行政壁垒的逐步消失,让大湾区内部的时空距离无限缩短。

脚下的丈量越来越小,眼中的打量却是愈来愈大。 

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不仅是面积大、体量大,经济总量大,现代产品和城市面貌同样变化大,如此多的“大”,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正在湾区次第展开。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主脉络已从“区域”变成“产业”,高精尖盖过大基建,实体经济盖过虚拟经济。一路急行的中国,既创造了七十年的辉煌成就,也面对着时代大潮新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科技创新能力飞速提升,大大加速了制造业链条“手”和“脚”升级为“脑袋”和“躯干”的进程,给湾区企业带来巨大机遇。11座城市,聚沙成塔,迸发出无限力量。

历史没有重复,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人们愈加关注这片土地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是希望之邦,让许多人看见了光,又变成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