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人物 Personage

栾晓燕:一个在黑土地种出“金豆”的人

栾晓燕对大豆进行纯度检验.jpg

栾晓燕

Luan Xiaoyan

栾晓燕,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农业农村部大豆种植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大豆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第九届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分子育种研究工作34年。曾承担国家“七五”至“十一五”大豆科技攻关、“十三五”七大作物育种、国家“863”“973”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转基因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等近30个科研项目。育成大豆品种40个,有22个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近五年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增收大豆2.16亿kg,创社会效益4.0亿元。获科研成果15项,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3部,发明专利2项。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大粮仓,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种植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种植面积让大豆成为了黑龙江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三大作物之一,也是栾晓燕家乡宝清县的主要栽种作物。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地,大豆产量上不去,品质不佳,农户常常因此苦不堪言。年轻的栾晓燕说:“我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资源让父老乡亲种上优质、高产大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大豆也成为了栾晓燕的一张名片。有人说,栾晓燕种出的大豆粒粒饱满,像一颗颗金色豆子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闪闪发光。栾晓燕从一个黄毛丫头转身成为今天黑龙江省农科院里那个在黑土地种出“金豆”的人,与大豆结缘几十年,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

 栾晓燕给张庆伟介绍大豆品种黑农84、黑农87.JPG

栾晓燕向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前左二)介绍大豆品种“黑农84”“黑农87”


扎根黑土,情系大豆

时间回到1985年6月,栾晓燕在佳木斯农业学校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的她,来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报到。因为写得一手好字,栾晓燕被选进了育种室抄写材料,从此她与大豆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作为大豆的起源地,已经有3000年的大豆种植历史。栾晓燕当时所在的大豆研究所育种室也已经有30年的大豆育种资历,大豆育种室的前辈王彬如、王连铮、翁秀英、陈怡、杜维广等老师具有丰富的大豆育种经验,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高光效育种方面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栾晓燕虚心求教,在前辈的指引下,她从认识大豆、资源整理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由浅到深,寻根问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借鉴和学习的同时,栾晓燕从田间性状调查、分类、杂交、田间选择、室内选择等工作中,梳理出大豆育种程序;在抄写项目书、试验方案、试验总结、成果报告和工作实践中,凝练出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

栾晓燕最初的研究方向——大豆抗病育种,曾在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病基因挖掘、种质创新、抗性遗传、抗性生理机制、抗性分子标记与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995年,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导致很多品种因此退出了大豆生产市场,栾晓燕预感到单一抗性的大豆品种在未来大豆生产的发展中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她调整了大豆育种方向,在兼顾高产和优质的同时,将黑龙江省的另外两个大豆主要病害灰斑病和胞囊线虫病列进了抗病育种目标。之后,栾晓燕利用现代育种手段解决了品种高产、抗病、优质同步的关键问题。如今,她培育的品种已成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主栽品种,并推广至吉林、辽宁、新疆、内蒙等12个省(自治区)100余个市县。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让栾晓燕实现了她的育种梦想和致富家乡的心愿,也为她实现“大豆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基础。

 栾晓燕在田间指导生产.jpg

栾晓燕在田间指导生产


栾晓燕黑农84品种实收测产现场.JPG

栾晓燕在“黑农84”品种实收测产现场


学科创建,品种良多

在传承与发扬大豆遗传育种学科的基础上,栾晓燕作为学科带头人,首次创建了“大豆优质抗病育种”学科,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优质、抗病、高产大豆品种的选育搭建了平台,培养了团队,该学科在201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重点学科。

“十三五”以来,栾晓燕作为第一完成人在国家和黑龙江省审定了适合北方春大豆区和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种植的品种13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超高产、高蛋白、多抗的“黑农84”;高产高油、广适应性的“黑农87”;优质豆浆豆品种“黑农69”。

“黒农84”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性于一体,其多抗性更是填补了黑龙江省大豆兼抗病毒病、灰斑病、胞囊线虫病品种审定的空白;该品种大豆种植五年以来,平均蛋白质含量42.58%,单年平均蛋白质含量高达44.6%。

“黑农87”是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品种兼具高油、高产、广适应性品种的特点,脂肪含量约23.6%,比进口大豆脂肪含量高2个百分点,企业每加工1吨“黑农87”大豆,可净增收益80~100元。

栾晓燕接受黑龙江电视台记者采访.jpg

栾晓燕接受黑龙江电视台记者采访


2017年,“黑农84”和“黑农87”分别取得了4公顷平均亩产280公斤和273公斤的产量。2018年,在友谊农场40公顷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区,经过专家实收测产,“黒农84”和“黑农87”分别获得了亩产250.2公斤和246.7公斤的产量。

“黑农69”蛋脂双高,并高异黄酮,其豆浆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在2017至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豆浆明星品种”,也有亩产300公斤的潜力。

栾晓燕说:“它们是大豆产业发展目标急需的资源和品种,作为食用、油用大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品种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媒体——黑龙江电视台、中央七套节目的持续关注。

2018年11月22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调研。张庆伟对 “黑农84”“黑农87”“黑农69”给予充分肯定,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将其列入2019年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的主推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品质和抗性,满足国内大豆种植的供给需求,有效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成果推广 ,喜获增益

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大豆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了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发展。

近五年来,黑农号大豆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增收大豆2.16亿公斤,创造经济效益4.0亿元。2016至2018年期间,借助黑龙江省农科院成果转化的平台,实施了部分大豆品种的转让经营权,实现了成果转化直接效益约1100万元,推进和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链的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栾晓燕表示,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一直以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为己任,“十三五”以来借助项目、媒体宣传、授课培训、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服务“三农”,总计策划活动近百场。拿品种、出技术,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帮农民排忧解难,既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大豆增产,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栾晓燕工作期间曾获科研成果15项,“十三五”新增科技成果3项。其中,“大豆抗SMV3号株系成株抗性机制及抗源创新的研究”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光效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油高产大豆黑农68创新与示范应用”201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子标记基因聚合创制多抗大豆新种质”2017年获黑龙江省农委一等奖。

栾晓燕很忙,她的同事每次见她也总是行色匆匆,工作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30余年,一晃如逝。她最喜欢站在北疆这块黑土地的田垄上望着那一片片的“金豆”。她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里一位名副其实的“金豆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