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Academician

这个“养猪的”不寻常 ——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

QQ图片20181107072242.jpg


养猪,听起来一点也不高大上,但是它却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量约占世界的一半,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的52%。猪肉的价格,是物价的重要指针;养猪行业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切实影响。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生猪生产效率仍处较低水平,并且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让老百姓吃到好吃又健康的猪肉?印遇龙一直都在为这个问题挖空心思。

虽然印遇龙自嘲是个“养猪的”,但是这个养猪的却是全国独一人——

他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他和团队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现已在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他的研究,影响着全国产值万亿的生猪产业。

印遇龙怎样养猪

一名院士还要亲自养猪,有没有“偶像包袱”?

这个疑问,在看到印遇龙的那一刻就有了答案。

“做农业研究首先要能吃苦,一定要深入实际,走到基层去。”“要研究猪,必须自己养一头猪。”

养猪养了30多年,“养”出了一个国际知名的畜禽健康养殖中心,“养”出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印遇龙是怎样养猪的?

在长沙市马坡岭,从一条小路进去,拐弯处有一个院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当院子里只有3栋员工宿舍时,第一批来所里的湖南桃源小伙子印遇龙在宿舍后面建起了一栋猪舍。

从养猪到打点猪饲料,全部亲自动手;

没有猪笼自己做,没有猪崽自己抓,几万公斤的饲料、猪粪猪尿靠印遇龙与团队一起托运收集……

印遇龙出这么多成绩,就是扎根实际“养”出来的。

从“养猪的”到院士能吃苦就行了吗?并不是。

全国的养猪人那么多,比印遇龙能吃苦的大有人在,然而成为院士的仅此一人。

养猪的印遇龙是怎样“养”成院士的?

40年前,印遇龙学的是生物。1978年,印遇龙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来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当时的副所长刘更另是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他认为养殖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第一大肉食来源的生猪养殖,国内饲料产业还没起步。希望印遇龙能深入研究这个领域。

一番深思后,印遇龙改了行。

随后,他被派到华中农业大学进修一年。面对新的专业,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

养猪的艰辛不必说了,做研究的拦路虎也不少。

动物科研与植物科研相比,成本更高,实验条件更加苛刻。单就采集血液而言,就十分困难,“猪会乱动,插管子会乱咬,连续给猪取血,导致它攻击性很强。”对于印遇龙和他的团队来说,煎熬还绝不仅仅在手术台上。

研究猪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他们24小时守候取样;

猪回肠食糜的收集,按实验要求,每隔7天就要连续收集2天,2天中每隔半小时就要在猪回肠中掏一次,并及时称重、烘干、磨碎,接着进行10多种营养成分的分析。

为了弄干采集到的猪粪而又不干扰周边人的生活,他和团队便把猪粪放在办公室里,关着窗子烘干。

猪粪臭味难闻,食糜臭味更冲。那年夏天,因实验室造成办公大楼充满了臭味,所领导准备找印遇龙谈一谈,但走到实验室,看见门窗紧闭,印遇龙几个人顶着炎热和腥臭在工作,却什么也不忍心说了……

饲料的种类来源越多,研究结果越有说服力。早些年,为了弄到更多杂粮,妻子陶立华四处托人帮他找粮票买杂粮做实验,“也不晓得家里贴了多少钱,就是想帮帮他。”

1986年和1994年,因工作业绩突出,印遇龙被派往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学习工作。也曾被高薪挽留,印遇龙说:“当时,我也曾心动。但我平静下来一想,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孩子到取得成绩,离不开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我婉拒了Oslege教授的好意。”

印遇龙回来了,带回来更宽阔的研究视野,还带回来自费购买的价值1万多美元的化学试剂和手术器械。

成为了高大上的海归,是不是就不用养猪了?肯定不是。海归的印遇龙琢磨的是怎样把猪养得更好。

QQ图片20181107072315.jpg

2018年印遇龙获14届世界猪消化生理大会杰出猪消化生理科学家奖


1986年进入课题组的黄瑞林研究员,至今还记得印遇龙回国后引进的瘘管手术新方式,“当时是国内第一家”。

谁也记不清他在这个领域创造了多少个第一次,而这些围绕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让猪长得快?如何让“放心肉”上餐桌?如何实现生态养殖?

30多年来,在养猪这个领域,他就围绕着这几大问题精心饲养着他的猪仔。

QQ图片20181107072346.jpg

印遇龙在做猪营养实验


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印遇龙和团队用三轮车、平板车搬运和人工配制试验饲料2.5万多公斤,收集猪粪1万多公斤、猪尿5000公斤,分析样品达4万多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于印遇龙而言,就是将研究工作扎根现实,深植于同实际紧密相连的应用研究之中,他做到了,且乐此不疲。


印遇龙养的猪怎么样

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印遇龙连续向抗生素、瘦肉精、重金属残留等难题发起挑战。

如此有的放矢地养猪,养成的猪怎么样,科研成绩又如何?

以实际说话最符合印遇龙的风格。

近40年来,印遇龙为了提高猪饲料利用率,从研究方法、理论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力地推动我国养猪业向高效、健康、安全、环保方向发展。

他带领团队创建了猪瘘管、多重血插管技术、上皮细胞分级等精准测定饲料利用率的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测定了40种猪饲料中养分回肠末端消化率,该技术体系解决了猪氨基酸等养分营养需要与精准供给的技术难题,促进了猪饲料尤其是菜籽饼、棉粕等蛋白质饲料中养分的高效利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肠末端有效氨基酸供给及平衡理论,应用该理论进行饲料配方可使蛋白质生物转化率提高了15%;创建猪氨基酸降解与氮减排控制理论和技术,减少氮排放25%,提高饲料利用率30%;建立了功能性氨基酸调控机体蛋白质沉积理论和技术,使瘦肉率提高6%~9%,风味物质含量提高5%~8%。

基于上述理论和技术,他集成创新猪饲料高效利用和功能调控技术体系,并开发系列新产品。成果使饲料利用率提高10%~18%,仔猪成活率提高10%~15%,氮磷排放降低12%~25%,生猪断奶至出栏,平均日增重730~760g,料重比2.5~2.8:1,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他和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出多个改进猪肉品质风味绿色系列产品,并广泛应用。技术与产品推广到了150多家企业,使企业每年获得2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研发技术培育促进了新希望、新五丰、温氏、大北农等16家国内上市公司成长和湖南鑫广安等200多家农牧企业技术升级和企业发展。

此外,他大力倡导生态养猪,为湖南养猪业实现“千亿产业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2005年以来,他获得了国内外多项科研奖励和荣誉,先后受到习近平、胡锦涛、汪洋、路甬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

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召科技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World Nutrition奖、14届世界猪消化生理大会杰出猪消化生理科学家奖、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等荣誉。


印遇龙的生态养殖梦

别看不关注相关产业的人不知道他,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在相关企业界、在广大养殖户中,印遇龙可拥有众多“粉丝”。这不仅在于他做研究接地气,为人不端架子可亲可近,与常人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十分不同,更在于他毋庸置疑的专业水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引领。

他带领团队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18篇,被引用8165次,其中被Nature(自然)、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最著名杂志他引6000多次,H指数高达49,入选汤森路透2014年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引文桂冠奖;主编中英文专著6部。

他作为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的唯一顾问,协同农业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的报告,经习近平主席审阅后2017年5月31号己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

微信图片_20181107072436.jpg

国家自然科学奖证书 


微信图片_20181107072455.jpg

 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证书


他曾在《中国科学报》撰文,题目为《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撬动大农业循环发展》。较为详细地阐明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文章指出: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年生产量约为38亿吨,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把所有动物的粪、尿、排泄物充分利用,能够满足植物对有机物40%的需求。但目前综合利用率不足50%。

目前,受土地等诸多因素制约,种养失衡、环境污染、与人争粮、品质下降等瓶颈难题,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2016年,我国猪肉产量5299万吨,比2015年减少101万吨。

对此,他的解决方案是,应围绕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和安全优质肉品消费,以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养殖环境问题有效解决为目标,从农业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生猪生态养殖。

他提出了三个办法:

第一,种养结合,精准扶贫,推进生猪生产循环发展。

采用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使用配合饲料,多用青绿饲料,使用微生物制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及时清理粪便,可建设成花园式生态农场,确保生猪入口安全,激活生猪免疫调节机制,提高生猪品质,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达到种养平衡,走出一条循环发展之路,推进生猪生产由量向质转变,有效防治农业污染。

第二,配备设施,树立典型,推进生猪生产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配备相应设施,将生猪粪污、病死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饲养昆虫或制作有机肥。选择养殖密集区域的县,利用生猪出口的粪污等有机废弃物,采用生态集成技术,建设大型区域性污染生态养殖工程。所有新建养殖场强制性采用源头减排技术,确保在源头减少80%以上污水,已建养殖场进行逐步改造,保障只有粪、尿而没有污水的排放。树立使用沼气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典型,推进农村新能源革命。借鉴河南、成都经验,或建立粪肥交易系统,或采取PPP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农民评议的“抽粪合作社”,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引导农民在环保中长期受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可达80%。

第三、改革创新、发挥优势,建立生猪生产利益联盟。

成立全国推进生态养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利益单位,宣传政策、各类标准和技术等,发布在线监控情况,树立先进典型案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改革。

基于上述考量,印遇龙作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人和盟主,又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印遇龙说:“我国养猪业年产值约1.7万亿元,与汽车工业产值相当。联盟要探索一条创新引领我国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发展之路,为畜牧业升级提供模版。”

“当前,集约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餐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规模化养殖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点?只有通过科学、健康的养殖方式,比如号召农民使用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在农村大力推广生物沼气等清洁能源,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如何科学定位生态养殖、如何确立生态养殖的评价体系、如何普及生态养殖……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为此,全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畜禽养殖从业者正在一起努力,引领我国畜禽养殖业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的‘生态养殖’之路健康发展。”

印遇龙说:“我有一个生态养殖梦:让百姓能吃上安全肉、用上生物天然气、施上有机肥,摆脱环境污染,让农民不再贫困。”

如果说扎根实际的研究作风让他可亲可近,那么,拥有如此宽广的兼济天下之心,并为之毕生努力,则更让他可敬可爱。这,才是“养猪的”印遇龙院士最为非同寻常之处。

QQ图片20181107072221.jpg

人物介绍:

印遇龙,1956年1月生,湖南常德市桃源县人,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农业部动物营养实验室群名誉副理事长,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国家新饲料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