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工场 Work Shop

创业公社: 放飞青春 做城市创新筑梦师

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外景.jpg

走在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里,透过透明的办公窗,里面的办公环境清晰可见,各具特色。

T-Sense VR虚拟现实实验室里有令体验者神经刺激的视觉悬崖和各种VR体验;作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的台湾创客驿站里摆放着一排排带有台湾特色的各种文创产品;专注做吉他的视感科技工作区里随处可见的各式各样的吉他,一排红色的证书摆满了书柜,显得很耀眼。

这里的创业者平均年龄都低于28岁,每个面孔都显着朝气,但又不缺乏睿智,正是因为这样,点燃了这里具有青春活力的创业氛围。

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是创业公社目前在北京建成运营的一个最大单体孵化平台。它的前身是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2015年5月,创业公社联合光耀东方集团,将其改造为集办公、孵化、投资、展示为一体的联合办公空间,改造面积4.4万平米,是中关村“商改办”重点项目。

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依托大国企资源和与股东首钢基金在产业投资方面的紧密合作,创业公社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未来教育进行全产业链孵化,将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打造成了中关村数一数二的创新型全产业链孵化器,同时也是中关村最活跃的孵化器之一。

入驻企业三牦牛创业团队.jpg

入驻企业三牦牛创业团队


创业公社,“让你的创业不再苦哈哈”

“2013年5月20号,创业公社成立,当时我们的初衷是首钢在长安街西延线上有大片的老工业区面临产业转型,想先做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新产业培育试点。”创业公社总裁刘循序说道。

创业公社是由首钢基金旗下京西创投发起设立的,在2014年和2015年,创业公社又相继获得中关村股权交易集团的天使投资以及顺为资本、西部优势资本、中关村顺隆基金等近亿元的A轮投资,这些股东的加入,为创业公社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同时股东用市场化的方式,支持创业公社团队发挥了最大能动性。

“我们的客户专员从企业入驻前期就开始对其进行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梳理其商业模式。面对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会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像企业需要资金,我们有负责FA(finance advisor 理财顾问)和BP梳理的同事进行对接,同时也有投资人圈,会帮助初创企业去寻找做投资的投资人;在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上符合相应申报等级的,我们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指导和服务;在品牌宣传上,不仅用公社微信号宣传介绍企业,同时会邀请双创领域的媒体来进行报道,为入驻企业背书。当一家企业入驻后,我们根据他们最需要的资金、政策、品宣、人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创业公社副总裁张锦莉介绍着创业公社的企业服务板块内容。

创业公社每年举办和承办多个行业类创新创业国家级大赛,通过此类活动的举办,旨在让更多服务企业参与,提供更多品牌曝光机会和国际化视野。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海峡两岸四地互联网+青年创客大赛,创业公社推荐的16组团队入围,软硬件组团队第一名都是来自创业公社的创业团队。2017年参加决赛的六组团队中,有两组创业公社推荐团队。今年乌镇峰会,公社入驻企业视感科技——上届冠军获得者,做为特邀嘉宾向大家讲述入驻公社后获奖、享受公社资源加入小米生态链,A+轮融资千万的创业心路。

企业在实际入驻过程中,享受到创业公社对其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同时,硬件设施完备也成为创业公社为企业搭建创业生态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环。

创业公社与其他联合办公空间不同的是:大部分企业在这里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这样比较贴合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保密需求,另外公司外围设有开放式的休息区,两者相辅相成,为创业者营造了自由宽敞的创业办公环境。创业公社还与海淀医院合作,建立了独有的创客健康家园,每周三下午,海淀医院专家上门问诊,解决创客们看病难的问题。入驻的企业还配有创客优诊卡,享受享受海淀医院医疗方面的便捷服务。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创业公社为入驻企业、创业企业和白领阶层准备的社交型公寓——37℃公寓,这从首钢单身宿舍升级为集社交、学习、休闲、健身、娱乐多功能一体的创客公寓。一、二期共800套,一经推出,很快全部售空。舒适的生活环境、自在的交流空间,让创业者在北京感受到家的温暖。37℃公寓的正式运营是在完善多类型创业服务载体、构建完善创业生态体系方面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7年9月,创业公社运营面积从1700平方米拓展至16万平方米,公社在北京有11个基地,业务布局包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主要国家战略经济带,如厦门、哈尔滨、烟台、天津等。入驻企业3500家,其中多家优秀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或被上市企业投资并购。

“作为陪伴者,我们欢迎每个认真的梦想入住,为每个梦想创造一个家。我们的团队是一群来自政府、银行、地产、金融和快消等商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行业管理经验。大家都是有情怀的人,因为情怀聚到一起。”创业公社总裁刘循序说道,“我们希望,创业不是苦哈哈的,是可以浪漫的。”

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jpg

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


台湾创客驿站,为来京台青接好地气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台湾青年赴大陆创业成为一种潮流。为了给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年轻人在大陆学习、生活、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央已经相继出台了20多项政策措施,努力使台湾青年享受与大陆居民基本相同的待遇。在创业服务方面,也涌现出大量专业机构,帮助台湾青年在大陆落地发展。

创业公社一直是扶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实习工作的佼佼者。2016年10月,创业公社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成立了台湾创客驿站,从运营之初的15家台湾团队入驻已扩展到如今的包括50多家台湾青年创业团队。2016年,时任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访问北京的首站选在了创业公社,与在京创就业的大陆及台湾青年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短短一年多来,共接待来访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约3000多人,有多家企业在大陆的各项大赛中获得金银奖,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今年37度公寓二期建成后,更是有10多位台湾青年入驻。

“我们的目标是:‘助力来京台湾青年两习(实习、学习)两业(创业、就业);打造来京的台湾青年的首选门户’。”台湾创客驿站的创建发起人创业公社港澳台事务总监、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执行长郑博宇讲到,“台湾创业者入驻我们平台,前三个月是免租的,从工商财税法注册到市场通路到BP(商业计划书)梳理再到资金的投融资、政策的申请,甚至是品牌的曝光、宣传、资源对接等包括公寓这种住宿的配套,全部都是一站式服务。”

“郑博宇负责的台湾创客驿站是整个创业公社里做的比较有特色的,2016年我们获得了由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和由北京市台办授予的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等荣誉。”张锦莉说到。

除了在创业基地为台湾创业者提供帮助外,台湾创业驿站在生活服务中也是着重着墨的,律师都是24小时在线,同时线上建有微信群,集中了在北京从业的台湾青年,包含创业和就业的,从农业、零售、法律、银行到餐厅等各个领域,都有成员在线,平时假如台胞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丢了,微信群的群主都会主动来帮忙,这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创业公社自成立以来即重视港澳台青年就业发展问题,今年11月30日,创业公社与澳门东西汇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在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合作建立“京澳青创部落”,合作促进京澳青年创业生态圈发展。未来,创业公社将在天津打造当地最大的港澳台创业基地,助力两岸四地企业协同发展。


打造国际化双创服务平台

在刘循序看来,随着孵化器迈入3.0时代,创新型孵化器已成为主流,空间和基础服务只是孵化器最底层的配置,“房东+物业”的模式不再能满足创业者们的深层次需求,迫使孵化器的运营者转向成为“辅导员”,提供更具附加价值的服务。依托首钢基金、顺为资本等股东在产业投资并购、旧业态改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创业公社将孵化业务升级为集创业办公、园区运营、金融服务、数据服务、市场资源对接和创客公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形成了“基金+基地+产业链服务”的生态运营模式,垂直、多元、丰富、系统、聚合链接、开放、投资增值、国际化成为孵化器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词。生态运营模式3.0势必会引领这次潮流。

2014年,创业公社与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签约,做为斯坦福点燃项目在中国的唯一运营商,开始运营斯坦福“点燃”创业培训项目,项目本身有着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创业创新及商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所有课程皆由来自斯坦福商学院本院的教授授课,为国内的创业者提供学习国际一流创业课程、对接创业资源的机会。同年9月,斯坦福点燃北京项目正式开启了在中国的第一期课程,共有30名来自高科技、电信、教育、医疗等不同领域的精英学员坐在教室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通过斯坦福点燃项目,验证自己的创业想法,真正投身到创业事业的浪潮中去。疯景科技CEO黄业桃正是参加培训后,开始创业。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米家360度全景相机,在2017年推到市场后,被比尔·盖茨点赞。

2017年6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俄罗斯青年时光国际运动组织主办,创业公社承办的2017北京国际青年夏季研习营,聚集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罗马尼亚等23个国家的60余名优秀青年大学生、青年创业者等,跟随顶级专家导师了解世界现代商业,培养全球跨文化交流及商业运作的视野和前瞻性思维。

 “很荣幸能获得此次机会,与全球各地的青年创业精英们齐聚一堂,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共话合作的倡导。在这样的主旋律中,世界各国青年的创新创业和国际交流无疑是其中最响亮的音符。” 参加过此次研习营的费米科技CEO肖艺能既作为中方代表,又成为创业公社的明星企业代表讲述了他的感受。

创业公社聚集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智能硬件等科技产业,在孵化国内项目的同时,会引进海外好的项目和先进技术,与国内相承接,从而助推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的快速成长。2017年,创业公社开始运营世界侨商创新中心。这幢从首钢老办公大楼升级为“吸引侨商、汇聚侨智”的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即将开放,为首都建设国际型人才社区打下良好开端。

“我们要走国际化道路,让创新创业青年具有国际化视野,将创业公社打造为未来新兴的国际化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张锦莉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