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品牌 Brands

军转民,看这只“大象” 如何华丽转身

七二四所南京江宁所区.jpg

七二四所南京江宁所区


这座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工厂坐落于中国的六朝古都——中国南京。走近这座大工厂,你会发现整个厂区的颜色是带着神秘的砖红色,醒目却不耀眼,很怀旧、很复古、很中国、很特色,和这家工厂的背景很符合——这是一家军转民企业,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

提到体型庞大的军工国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如果你以为他们只生产航空母舰这种高大上的军工产品,那你就太OUT了!

早在本世纪初,中船重工就已经很接“地气”了。1999年,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研发国内第一条饮料吸管自动化生产线,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下属中船重工·鹏力塑造的吸管产量超过300亿支,占据了全球高端吸管1/5的市场。如今,已是全球产量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吸管生产企业。

航空母舰、塑料吸管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来自同一家军工国企,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又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其跨界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探寻摸索,只为生存

“企业跨界最初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七二四所前所长周希辰直言不讳地说,“追朔到20年前的七二四所,军品任务减少,员工待遇不好,几个技术骨干接连带着技术跳槽或‘下海’。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七二四所开始到民品市场上寻找机会。”

凭借军工技术优势,七二四所最先拿到的订单是家电生产线。“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种家电生产线我们都造过。”周希辰说。

由家电生产线树起的良好声誉引来了一家台湾企业的关注。“当时中国还没有能力制造吸管生产设备。国外企业对我们搞技术封锁,设备卖得很贵。这家台湾企业就找到我们,问我们能不能自主研制一套吸管生产设备。”周希辰说。

经过一段艰苦的技术攻关过程,七二四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套吸管生产设备。为适应市场发展,七二四所又从研发生产吸管设备,发展到直接生产吸管,并成立了中船重工·鹏力塑造,其间员工质疑声不断,“咱们可是搞高精尖技术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高精尖,那都是最前沿的国防技术。吸管这么没技术含量的东西,是小作坊、个体户才做的营生,造大船的去造吸管,说出来不怕人笑话?”“科研院所搞科研才是本分,造设备还能算是技术产业化,造吸管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咱们既没有规模化生产经验,也没有市场营销经验,能赚到钱吗?”……

周希辰说:“和平年代军品订单有限,必须做跨界,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但跨界要想成功,绝不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一定要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有利润空间、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去尝试。”

据周希辰介绍,最终下定决心生产吸管,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吸管产业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吸管设备生产企业平均年销售额约为300万~500万元,预计之后几年最多也就3000万元,而吸管的市场容量当年就有5000万元,预计每年还会有30%~50%的增幅。二是已经掌握制造吸管生产设备的核心技术,生产吸管有技术优势。另外,在进行售后服务时近距离接触了不少吸管企业,对规模生产的管理方式也算有一些了解。

前七二四所副所长、鹏力塑造总经理吴兴旺说:“‘跨界’之初,最难过的一关是市场营销,计划经济的军品和家电、吸管设备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吸管是完全市场竞争行业。” 

 为了拿到订单,吴兴旺曾亲自带队,两个月时间里,几乎走遍了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乳品生产企业。然而,陌生拜访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鹏力塑造副总经理李进清楚记得,他签下的第一笔吸管订单只有4000元:“当时心里可不是滋味了,之前做军品,一台设备就能卖上百万元,现在费了半天劲儿,才拿到个4000元的订单。”

“但我们并没有气馁,想了不少办法‘讨好’客户。积极与客户建立联系,谈不成合同的就以加强沟通为主。日子久了,客户开始相信我们的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销售额就慢慢上来了。”吴兴旺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鹏力塑造逐渐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为吸管行业龙头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刚刚进军吸管产业的鹏力塑造紧靠着伊利集团建了一家分厂,成了第一家把生产线建在客户“身边”的吸管企业;截至2014年,鹏力塑造已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还开发了不少餐饮和商超客户,如与蒙牛、伊利、麦当劳、光明、旺旺、统一等国内近100多个工业配套类大客户合作,并成为肯德基、麦当劳、7-11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的全球供应商。至此,鹏力吸管成了国际知名品牌,鹏力塑造也成了不少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

鹏力塑造生产的PET塑杯.jpg


鹏力塑造生产的纸杯和杯盖.jpg

鹏力塑造生产的纸杯和杯盖


良好的声誉和与品牌企业建立起的长期合作关系是鹏力塑造一直以来对自己严要求、不断创新的结果。鹏力塑造秉承中船重工“精工创新”的精神,精于品质科技,专于健康材料。周希辰说:“如果说我们跨界吸管产业有什么优势,第一条就是技术能力。技术是我们进军吸管产业的底气,也是我们抢占市场的敲门砖。”

2003年,为满足乳制品客户需要,鹏力塑造研制出我国第一台U形管自动包装设备,不仅丰富了产品品种,而且将生产效率由此前的每分钟200根提高到600根,后来又提高到每分钟1000根。

吸管车间一角.jpg

吸管车间一角


鹏力塑造工厂内部图.jpg

鹏力塑造工厂内部图


2008年,鹏力塑造又攻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纸包装技术,实现了独立包装吸管的无人化生产,再次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

“我们发现U形管有个弊端,当容器内饮料比较满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虹吸现象,就是有时候饮料会自己从吸管里漏出来。”吴兴旺严肃地说道,“于是我们主动跟乳制品企业商量,将吸管改进为伸缩管。”2010年,鹏力塑造研制出全国第一套全自动伸缩管自动化设备,并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如今,鹏力塑造已经开发了上百种吸管产品,取得了30多项专利技术,其自主研制的自动化成型包装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还积极与国际企业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出了变色产品等吸管新品种。公司开发的“一种改性的增强增韧薄壁吸管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可恢复形状的吸管及制作方法”等专利技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并节约能源。

十年磨一剑,通过20多年“专优特精”的发展,鹏力塑造已成为国内吸管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在全球也占据主导地位。至2014年,公司吸管产量超过400亿支,生产规模为中国第一、国际第二。


自强不息,行稳致远

近年来,鹏力塑造敏锐地意识到食品包装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抓住了功能性新材料产品快速发展的机遇,率先进行产品的研发、试产和完善。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有效的技术储备使其成为了国内首批具备全自动生产感温变色伸缩管能力的企业,并成功打破了国外感温变色新材料的长期垄断地位,推动了国内功能型食品包装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价格相对于国外垄断时期也大幅下降。为了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鹏力塑造还建立了美国分公司,并参与到国际感温变色新材料的研发,这也是国内企业中的首例。

据鹏力塑造副总经理王仕杰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要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成为“食品餐饮行业包装耗材全球航母级服务商”,坚持为餐饮包装耗材注入健康、环保、安全、创意的理念。

为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使食品包装新材料产品的市场规模、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从国内领先成为世界先进,加快我国该领域产业向高端迈进的步伐。鹏力塑造未来将从食品包装新材料及应用热塑产品智能工厂的建设为切入点,构建该类产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保障、过程数据监测和产品安全可追溯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跟踪等全过程的智能化工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促进热塑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带动国内食品包装新材料生产经营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追溯体系中的重大创新,推动我国食品包装新材料智能化生产能力与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