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人物

小角色 大责任——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副站长郑建秋的绿色植保路

26.JPG病菌显微观察

 

23岁的重庆小伙儿郑建秋从西南农大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植保站,负责蔬菜植保。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蔬菜病虫危害。

面对这份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郑建秋有点儿“方”。首先,专业不对口;其次,南方长大的他连北京常种的蔬菜品种都认不全,更别说识别病虫。

不过,先别急着笑这位年轻人。那时,国内几乎没人研究蔬菜病虫,技术人员不识病虫,农民盲目防治,滥用药的情况十分严重,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当年,日本算是做得比较好的,率先在国际上出版了彩色图文版病虫防治图书。但价格贵,又是日语的,实用性较低,国内也没有其他图书可以参考。

这样的背景下,刚出校门的郑建秋不认识病虫并不稀奇,而且那是34年前的事儿。今时早已不同往日,现在的郑建秋可是名声响亮的“治虫大王”,再小的病虫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蔬菜病虫“圣经”打破垄断

某购物网站上,98%的购买者给《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一书打了五星好评,评价它“全面、详实、实用”,是“植保工作者必备利器”、“农资人的好帮手”,还有读者呼吁“出个电子版那就更ok了”。

这本大型工具书,资料收集、整理耗费了20年,撰写又花了9年,可以说是郑建秋职业生涯里,分量最重、意义最大的成果结晶,被誉为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领域的“圣经”。

其实,某种程度上说,郑建秋撰写这本书,也算有几分无奈。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国内外的病虫鉴别与防治研究都极度缺乏,郑建秋不了解病虫鉴别与防治,但这又恰恰是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楚,又怎么指导农民?”郑建秋这样问自己。既然如此,那就让自己做那个栽树的“前人”,从零做起吧。于是,郑建秋自参加工作起就去郊区蹲点,开始调查、收集病虫,不放过一次发现病虫的机会。

单位没有公车,郑建秋就蹬着他的28式自行车,背着相机、采集袋,风一样地穿梭于北京的近郊区,看见有问题的菜叶,就立刻钻进地里找害虫,研究蔬菜得了什么病。

那时候的郑建秋,对蔬菜病虫的投入,用“疯魔”来形容也不为过。别人去菜市场都是挑好的,只有他会挑有斑的或不正常的,甚至还出钱买,人送外号“病菜痴”。别人家冰箱里装美食,他家冰箱里装的是他从田间地头带回来的各种烂菜叶、带虫果子。花一元多买下一个疑似得了炭疽病的西瓜,他想的不是当时一元钱能买好几斤新鲜蔬菜,而是自己标本库里刚好差个典型西瓜炭疽病标本。

就这样凭着这股执着劲儿,发现一个、收集一个、熟悉一个,自己拍照、采集标本、培养、鉴定、记载,郑建秋一点一点建立起了蔬菜病虫资料库。

为了准确鉴定病虫,郑建秋还要在显微镜下描绘病菌图。面对那些非常微小的病菌,他就一边看显微镜,一边临摹病菌形状。画好一种病菌往往花上十几个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这样的显微描图郑建秋画了500多幅,拍摄的病虫图片多达上万张。

郑建秋坚持了20年,随着积攒的资料、标本越来越多,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为什么不干脆出一本超越日本的工具书呢?既能为病虫准确识别、防治提供指导依据,又能提高我国蔬菜植保水平。

这本书一写就是9年。2004年,被植保研究人士、种植户奉为“神作”的《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正式出版,共计110万字,包含3600多张优质病虫照片,400多幅显微描图,收录1320多种病虫,涉及140多种蔬菜和13种食用菌。

在当年我国承办的国际植保大会上,这本书作为献礼作品,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全世界植保专家的目光。多国植保专家先后为其做书评,国内院士专家评价:“该书对我国蔬菜无公害生产和出口作用巨大,对我国植保事业影响深远。”

这本“神作”不仅填补了我国蔬菜植保研究的空白,也打破了病虫彩色图谱领域日本在国际上的长期垄断,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内外数百家图书馆收藏。

郑建秋也因此名声大噪,多国植保专家和翻译界人士找到他,希望将这本书翻译成多种外文在国际发行。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占据国内外多家知名销售网站专业类工具书的热销榜。

 

策划参加安全韭菜进社区宣传活动

 

防病治虫未必要打农药

“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防御工作做好了,植株长得壮,蔬菜才不容易生病。”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郑建秋一直在钻研一件事儿——如何用最少的药,灭最多的病虫,产最健康的蔬菜。

在传统农业种植意识里,有虫害就一定要打农药。有的农户甚至认为,农药打得越多,防虫效果越好。于是,农药残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但在郑建秋看来,防病治虫未必一定要借助农药。多年来,他带着他的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研究出了不少“脑洞大开”的绿色防病治虫高招。这些绿色的防治措施都有一个特点——不需要农药。

最奇葩的是芥末治病虫。这种芥末专门用于农业生产,叫“辣根素”,比吃生鱼片时用的浓1000倍。郑建秋说,这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植物源农药,无毒、无污染,用它熏蒸棚壁、地表、棚架、棚膜,几乎可以灭杀掉残存在蔬菜大棚里所有的病菌和害虫,用辣根素浇地还可以防治各种土壤里的病虫,保证有机蔬菜的正常生长。

这一接地气的妙招,成为了我国履行《蒙特利尔国际公约》溴甲烷替代最好的非化学技术产品,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环保部、农业部的肯定和支持,被作为一项新技术广泛用于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为了改变我国喷雾器长期落后、污染浪费严重的局面,郑建秋历经20年研究出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技术,被认为是我国设施蔬菜划时代的革命性技术。该技术能让药液像烟雾一样吹出,飘至十几米远,雾滴大小适中,喷一亩只要几升水,打药只要几分钟。郑建秋说,运用该技术施药,可以节省农药40%以上,而且任何人喷药都能保证效果。

见识了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技术作业效率高、效果好、技术风险低、操作简单等优势,北京郊区多位合作社社长甚至放弃当村干部的机会,带头成立了病虫防治专防队,专门为社员提供打药服务。他们把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喻为“蔬菜东风—41”,评价说:“不用对着蔬菜喷,各个部位都能着药,简直太棒了!”

同时,郑建秋还创新纸质害虫诱捕器,廉价、方便、效果好,节药30%~70%,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和园林,综合效益显著。

为了有效解决蔬菜安全问题,他又联合多方专家针对蔬菜毁灭性害虫“美洲斑潜蝇”、蔬菜“癌症”根结线虫病、韭菜病虫杂草等重大病虫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出了数十项实用新技术,并在全国成功推广,从技术上保障了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

配合辣根素、超高效常温烟雾施药机等绿色防控技术,郑建秋和他的蔬菜病虫防治“飞虎队”,以“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防控”为宗旨,践行实施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使最难搞的蔬菜病虫防治变得简单、容易、高效。

实践证明,郑建秋的绿色防控效果惊人——在病虫害专业化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明显减少,发生程度明显降低,整体施药次数减少5~13次,平均节省农药0.8~1.2千克/亩;病虫防治效率明显提高,防治用工成本降低20%以上;病虫防治效果提高20%以上,平均增加蔬菜产量300~500㎏/亩,农民每亩可节本增收10%~15%,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了双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科学防控、减少农药面源污染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农业部、环保部的领导视察后给予了高度肯定,这让郑建秋对绿色防控体系充满了信心。

田间指导绿色防控

指导高效施药

 

走完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郑建秋现在是有名的“治虫大王”,我国蔬菜植保病虫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完善健全的,他和他的“飞虎队”多年来为我国蔬菜植保作出的贡献无可厚非。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郑建秋轻松一些,他的心里有一个结——我国农业与国际上的较大差距,一直让他很忧心。他说:“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而科技的落点在田间地头。但是现在,大量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里,既造成了技术资源的巨大浪费,又错失了让农业快速发展的诸多机遇。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往往就差这‘最后一公里’。”

于是,在防虫、治虫之外,郑建秋还把心思倾注在了科技成果转化领域。2007年,他创立了非企业公益性组织——北京市大兴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称中心),目的就是要帮助农业科技成果走完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它们更好地推广至千家万户,发挥真正的价值。

成立至今,中心在植保站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百村百名技术员培训活动,协助开展新型药械补贴、病虫产业化防治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创新性地为京郊很多村的菜农开展病虫防治技术实地指导、定点咨询等服务。这些创新性工作实践为建立北京市病虫防治“飞虎队”奠定了技术和人员基础。

与此同时,中心还联合科研院所,试验研发和引进相关新技术、新产品100多项,使精准施药与自控臭氧消毒高效常温烟雾施药系列器械、蔬菜残体臭氧快速除害处理就地资源化利用、系列病虫非化学防治与源头控制、肥料高效利用等20多个核心技术在京郊10余个区县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推广,郑建秋还率先把“农民田间学校”引进北京,组织培训辅导员,开办有机草莓、食用菌、西洋参等各类农民田间学校数十所,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辐射带动50多个自然村两万多农户。

期间,郑建秋常常走进田间地头,亲自帮助、指导农民鉴别疑难害虫、病害,并把自己拍摄到的害虫、病害制作成图片、展板,结合京郊农民常讲的乡土话编成各种农业植保小册子,传授给农民和农技员。不仅如此,他还多次邀请技术专家、为农户们讲授防虫知识。

“农民田间学校”在郑建秋和植保站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种植、养殖、水产和林业等领域全面开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模式“在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上取得了破题性成果”,被要求“在全市推广,扩大普及,实现学习型农村的目标”。而FAO植保局局长Peter等人更是认为,北京市农民田间学校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让有机、绿色的病虫防治技术“生根落地”,最大限度保障蔬菜品质安全,是郑建秋追求的梦想。

随着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深感责任越来越重——为了百姓吃上放心菜,唯有继续探索、创造更多生态、科学、绿色的防控模式。郑建秋和“飞虎队”、“飞虎团”仍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