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一月科技资讯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jpg

“大连光源”: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

1月15日,我国最新一代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即“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大连光源”中90%的仪器设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总负责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将“大连光源”这个第四代光源,称为观察原子、分子反应过程的摄像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氧气吸收带主平面跟踪模式观测光谱,图片来自科学网.jpg

碳卫星成功获取首组观测数据

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其中包括碳卫星高光谱二氧化碳监测仪获取、经过地面处理生成的碳卫星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光谱图。

这也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

 嫦娥五号工作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jpg

嫦娥五号着陆器推进系统热试车收官

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推进子系统正样热试车近日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标志着该系统热试车完美收官。这是嫦娥五号研制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此前表示,我国将在今年12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

图片来自网络.jpg

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2016年,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

 timg图片来自网络.jpg

解旋酶打开DNA双链过程破解 生命繁殖之谜将获得更深入认知

美国温安洛研究所科学家和洛克菲勒大学合作,成功破解CMG解旋酶参与真核生物内DNA(脱氧核糖核酸)复制的结构过程,并首次观察到其与DNA间的相互作用。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最新研究,为生命繁殖之谜提供了全新注解。

 113号元素图片来自科学网.jpg

国际正式决定113号元素命名为Nh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决定将113号新元素标记确定为Nh,元素名称为Nihonium。名称来源于日语的发音nihon,这是亚洲国家首次获得元素的命名权。

现任日本九州大学教授的森田浩介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使30号元素锌和83号元素铋相互碰撞产生核聚变,分别在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共合成三个113号新元素。

日本与俄美团队都主张发现了113号元素,专家们为此进行了10年审查。审查由负责新元素认定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组成的共同会议实施。2015年12月,日本获得了该元素的命名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提案将名称命名为Nihonium,元素记号为Nh,于2016年3月正式向IUPAC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