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辟新路,看新景

                                             陕汽制造的德龙F3000水泥搅拌车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陕汽”)始建于1968年,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1970年陕汽建成并成功试制出第一辆“延安”SX250型重型军用越野车,彻底结束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目前,陕汽拥有30个参股、控股子公司,形成了以八百里秦川为链条的“三地四块”(西安北郊新基地二期工程、西安东郊专用车基地、蔡家坡零部件基地、宝鸡中吨位卡车基地)产业带。40多年来,陕汽已发展成为占地62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92亿元、从业3.3万余人的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企业综合实力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50位,在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4位。陕汽目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2100余名,公司具有完整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检测调试、市场营销和零部件生产制造体系。

时至今日,作为见证了陕汽风雨历程的不可或缺的部门——陕汽科协,也走过了29个年头。企业发展到了今天,科协工作该如何开展?是循着老路走下去,还是另辟新路,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去欣赏新的风景?今天的陕汽科协选择了后者,且收获颇丰。

立足科研阵地

创新职称评审机制

“走老路永远看不到新风景。”陕汽科协的工作人员牢记这一谚语。

陕汽科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 积极作为,敢于创新,探索服务新手段、新方式,积极介入企业发展主战场,全面履行“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能,在科协这块旧“场地“趟出新路子,为服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了贡献。

关于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我国有较系统的规定,一般中级职称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1999年之后,职称英语成绩也成为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后来,有的专业还需要计算机考试成绩。在我国长期以来,职称代表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职称的晋升与工作年限、考试成绩直接关联,而与贡献大小脱节,更与实际技能、创新能力无关。显然,这种职称评定机制弊端很大,不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及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陕汽科协明确认识到了这一点。2012年,科协联合公司人力资源部等部门,对公司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办法进行了改革,将职称晋升直接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创新能力越强,获得的积分越高,职称晋升的机会越多。这个创新积分制度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的对象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项目。先是根据工作需要,确立创新项目。项目实施完毕,科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按参与项目人员的贡献大小进行打分。如:“X3000-WP13黄金版系列车型开发”项目获得2015年公司级优秀成果一等奖。按照《公司级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获得的积分奖励分配如下:一等奖60分/项、二等奖35分/项、三等奖15分/项。个人获得的创新积分按照主持人、主要参与人、一般参与人的角色进行分配(中层以上干部不参与积分分配)。创新积分的分配计算方法有具体的公式可套用。获得积分的员工按照《员工绩效考核和积分管理办法》参与职称的晋升。

紧跟时代发展 

创新服务方式方法

现在的陕汽拥有30个参股、控股子公司,虽然每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科协,但有的科协工作人员还是兼职。如何实现组织联络的方便和紧密,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陕汽科协的工作人员想到了流行的通信工具——微信,他们注册了“陕汽科普”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hanqikepu)以及“陕汽科协”联络员微信群,实现智能化办公,将各分公司的科协联络员请进一个“家”,随时沟通信息。

其中,“陕汽科普”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6月建立,2016年3月改版升级,设“科协动态”“科技资讯”“产业政策”和“趣·科普”4个板块,主要报道科协及科技产业相关政策和科普资讯,每周不定期推送内容,目前的关注人数已超过600。“陕汽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注册使科协组织实现了零距离服务企业科技工作的愿望,方便了科技工作者及时获悉科协工作动态,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前沿的科普知识,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陕汽科协”联络员微信群成立于2016年5月,由30多个部门和子公司的科协联络员代表组成。微信群的建立更便于各基层科协分会与公司科协的沟通和联络,确保了科协工作开展和基层反馈信息的时效性,便于各基层科协分会和广大科技人员及时了解科协动态,保证了科技工作者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无阻。陕汽科协根据基层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陕汽科协尽职尽责,努力发挥科协组织的职能,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配合了集团的科研创新工作。

今年上半年,陕气顶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逆势前行,眼睛向内,苦炼内功,开拓创新,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28个百分点,行业排名上升为第四位。这个成绩里面也一定包含着陕汽科协的汗水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