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罗莉 女,1973年出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渠江镇第五小学高级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辅导员,长期承担学校的科技实践活动辅导工作。其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利用身边植物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探秘金佛手”、“种植天竺葵 美化我校园”先后在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多次获得达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十佳科技教师”等荣誉称号。

    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养成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所以,对科技的了解、对创新能力的训练就成为孩子们学习及生活必备的内容,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利用科普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科普类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形式简短,内容科学,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知识性、科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任务。类似的课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蝙蝠与雷达》、《新型玻璃》、《大自然的启示》、《充气雨衣》等都是这一类型的文章。我们应发挥这类文章应有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成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教材中科普类的文章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研究。
    课文《农业的变化真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杂交水稻、大棚模型、无土栽培和彩色棉花几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农业科技知识,认识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科技的力量强大。学习本篇课文,能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将来像袁隆平爷爷等农业科学家那样献身农业,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如《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玩出了名堂》中的列文虎克,《数星星的孩子》张衡,《蜜蜂》的作者法布尔,《爱迪生救妈妈》文中的爱迪生等,他们都有一颗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的心灵和严谨的治学作风,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如《月球之谜》,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在《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上,我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三、在质疑辨惑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样的教育无疑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淹没了学生的才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觉独立思考,对有些知识可因势利导,通过实验寻求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事实真相。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社会作为权威,伽利略敢于质疑他说过的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不迷信权威敢于执着追求真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科研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正是一切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让学生从小走向生活,加强社会实践,在生活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探索母亲河的奥秘”、“飞碟之谜”、“昆虫的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身边小动物”中,我先让孩子们饲养自己最想研究的小动物,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围绕小动物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然后写观察日记,记录下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认识、观察、思考、创新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了爱护动物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语文习作收集了素材。经过多次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对科学实验更有兴趣,描述和记录更具体细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到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还要加强引导学生课外对科技作品的阅读。教师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汲取科学知识,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以及电视和电脑网络体验科技世界的精彩纷呈。
    总之,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技因素,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把科学融于语文教学之中,就能让学生听到具有文学韵味的科学课,具有科学趣味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细致的观察、严谨的实验、创新的思考,轻松自主地探索无限美好的科学大世界,成为文理兼通的全面人才。
                                                                  责编/宋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