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学论

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对策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对国家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抓住重点着力推进。决定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和技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之一。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为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平台,是在实践中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创性工作。5年的实践,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助力于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一个全新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它将建站主体企业的实际创新需求与院士专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技术专长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院士专家与企业项目对接、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既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又为各类人才施展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现了持续双向互动、合作共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满足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需求,探索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5年的实践,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助力创新驱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聚集高端人才,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借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外脑”,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和战略决策创造了条件;二是发挥院士及团队专业专长,为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综合性平台;三是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氛围。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是“产学研”长效结合的不可或缺的综合创新性平台;四是为企业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创造条件。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互动形式,企业派出多名年轻技术骨干与行业领军的院士专家共同参与技术难题攻关,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五是促进军民融合推进产业发展。例如,某航联电连接器公司在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和高尖端产品的研发中,深感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够。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入院士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填补了国内应用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推动了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成果转化,同步拓展了军民品市场,不断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创新驱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始于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科协、组织部等七部门共建。截至2015年底,全省建站总数达到230个,其中省级工作站40个,建站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优质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发展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1.解决企业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站单位借助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雄厚研发实力,围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支持,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大幅增加,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2015年底,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1200多项,取得发明专利1000多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近500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00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00项。比如,中水电顾问集团某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站“高速滑坡致灾机理及抢险加固技术研究”等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0多项。

2.指导企业战略决策,助力企业成为行业“龙头”。进站院士专家发挥智力支持作用,立足行业或产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提高研发精准点。某汽轮机公司建站以来,在数名院士的指导下,在重型燃机热端部件研发和高参数超临界机组用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为企业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研发人员参与项目联合攻关,有效地吸收院士专家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及模式。如某电器集团工作站先后培养硕士70人,博士10人以上,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培养了自主创新人才。

4.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开展行业、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某集团公司工作站与院士及国外专家联合攻关,研发出汽车漆专用钛白、塑料专用钛白等新产品,新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70%,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某麻业公司,通过与院士及团队合作,改进苎麻纺纱关键生产工艺和优化苎麻种植技术,提升了苎麻纤维的品质、产量,同时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不仅有效带动了苎麻种植农户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当地苎麻纺织产业链的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与各地发展战略、产业技术重大创新需要不相适应。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总体而言,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站建设地区差距较大,较发达地区建站数量较多,欠发达地区建站数量偏少;二是建站地区、领域分布不均。工作站多分布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63%集中在成德绵三市;领域分布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等传统优势领域;三是引进院士专家区域性差异明显,引进院士、专家,主要在成德绵三市。建站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合理,势必与相关地区整体发展战略、产业技术创新总体规划的不协调。

2.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横向联动、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从5 年的运行情况看,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各部门共同推进工作站建设的协同性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健全,部门联动缺乏实质性、长效性的支持和行动,没有真正把工作站建设与相关业务部门实际工作直接挂钩;二是省市县三级之间的联动缺乏必要的支撑条件和激励机制。

3.高端人才支撑后劲不足,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关键在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一是院士,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资源有限,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对口难、对接难、邀请难等问题。二是行业领域的高层次“能人”,同样存在对接难、邀请难等问题。

4.政策缺位,缺乏一定的保障支撑条件。到目前为止,四川省已建工作站230个,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甚大,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一是大部分市州科协没有专门机构承担工作站具体工作,人员缺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影响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正常开展。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四川省仅对获批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民营企业给予资助奖励经费,而国有企业建立的工作站没有资助奖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站的积极性。三是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经费投入方式、与科研规律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工作站新内涵的认识。院士专家工作站是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企业内生驱动的产学研创新结合的有效模式,特别是高端引领集聚和无缝对接、互动互利协同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其它创新平台不具备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能够有效集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富有潜力的后备力量;能够快速搭建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相互交叉的,综合性的战略决策咨询和创新平台;能够实现经济与科技相结合,“智本”和资本的有机融合;能够促使与海内外优秀人才、高等院校、科技社团、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2.联手推进开放创新,加快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的联动集成,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申报立项上有所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二是省市县尤其是各级科协应当加强纵向联合,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三是各级科协要制定完善工作站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研项目激励办法、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督促和帮助建站单位建立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站管理办法,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实施高端智力汇集工程,制定引进培育的相关政策。加快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形成科协、组织等部门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针对院士专家工作站需求,完善《院士专家信息库》等,逐步形成工作站建立与发展的人才与技术的支撑体系,夯实建站工作基础,建立人才、成果、需求等畅通的对接机制。

4.以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为保障,构建工作站建设的长效机制。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站项层设计。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党委、人才部门牵头形成合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落实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工作站机制建设。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需要做好统筹协调;三是借鉴成功经验。借鉴兄弟省市县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四川省部分市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成功做法,设立专门机构承担工作站具体工作;四是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各省(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五是在加强工作站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产业行业特征和科研规律,制定并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

5.加大支持、强化保障,构建具有科协特色面向服务企业创新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精神,借鉴兄弟省市县和总结我省有关市州经验,建议省级财政将省级工作站的资助奖励经费列入专项资金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工作站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备设施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探索激励保障机制。大力推广“银站合作”、院士专家技术入股等协同创新模式经验,探索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作者系四川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咨询业协会秘书长。)

参考文献:[d1] 

[1]任代祥.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助推创新驱动发展[N].四川科技报, 2015-08-19(6).

[2]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调研课题组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调研报告[d2] 

[3]项宇琳.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探究—以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16):155-156[d3] 

[4] 隗斌贤. 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今日科技,2014(9):49-50 [d4] .


 [d1]参考文献部分在内文中没有相应的标码。

 [d2]非公开出版物,一般不列为参考文献

 [d3]请核实文献页码

 [d4]请核实文献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