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学论

新常态下关于加强科技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技馆是体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集科技教育、普及、展示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其作用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造就人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不断迈出新步伐,科技馆工作内容和环境也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新常态下,面对科技馆发展的新难题、新任务,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和破解难题,如何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和开创科技馆工作新局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当前时期,我国各类各级科技馆在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如对科技馆的性质认识不足,科场馆展览设备老化严重,活动经费短缺且来源渠道单一,科技馆职工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困扰了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和科技馆工作影响力的提升,是亟需我们破解的难题。因此,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并实现科技馆工作创新发展,是新时期科技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新常态下,科技馆工作应当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为主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把握经济新常态对科技馆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科技馆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场馆建设、深化科普创新、深化资源整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突破发展,不断推动新常态下科技馆事业阔步向前。

一、深化思想认识,认识新常态,抓住新机遇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科技馆的性质和优势。科技馆是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直观视觉刺激和互动体验,来唤醒人们的理性意识和科学理念,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激励人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使人们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文的价值观。对于科技馆的这种科普教育理念,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只有对科技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功能定位,才能依据自身的特点给科技馆注入灵魂,才能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功能和效应,使科技馆焕发出生命力。科技馆作为我国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其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科技设备、科普场地、科技理念、科技专家等科普资源,这些优势资源需要我们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当前时期,新常态的背后有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等重大变化,科技馆的工作内容、任务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重新正确认识科技馆的性质和优势,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我们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科技教育服务意识;要重新树立科技馆教育理念,明确科普活动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更要关注培育公众的想象力,启发人们的创造力;要有效整合社会各类科普资源,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的职能优势,力争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找准新常态下科技馆工作坐标和定位。科技馆的功能目标应是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科技成就的窗口,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科普文化设施,是开展科技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有效平台。当前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根基在于全体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而社会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途径在于科普教育。作为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科技馆应以此为指导,勇于肩负起铸建“万众创新”社会基础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各级科技馆要通过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转变工作思维,找准工作坐标,精确工作定位,强化“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日”、“流动科技馆”巡展等系列科普活动,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深化场馆建设,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

(一)加快科技场馆场馆建设,夯实科普教育阵地基础。科技馆建筑设计要新颖、简洁、现代,既能体现科技元素,反映地方特色,又要兼顾成本,不能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级市和一部分县(市、区)已建立了科技场馆,还有少数地级市和大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属于自己的科技场馆。这是现实,也是挑战。面对新挑战,我们应当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扶持、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等多项措施,不断推进科技场馆建立建设步伐,完善科技场馆日常维护管理,切实夯实科普教育阵地基础。

(二)加快科技馆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制度保障。各级科技馆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健全社会资金吸纳和管理机制,优秀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激励机制,与相关部门、行业的合作交流制度及《科技馆工作守则》等等,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努力实现科技馆管理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三)加快科技馆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科技馆是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要想更好服务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发展,就要精心打造好科技馆文化。打造好科技馆文化,首先,要注重在科技馆职工群体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科技馆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文化,它应该是全体科技馆职工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所以,科技馆文化建设,要注重在全体科技馆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引导职工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其次,要以“探索与发现”为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要让人们每次来馆参观都能有所发现,都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乐趣。还有就是要努力营造和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注重对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取只是科普教育的一项内容,但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领悟科学、运用科学、传播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其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四)加快科技馆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科技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的最坚实的人才保障,因此,抓好科技馆队伍建设对于推动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抓好科技馆队伍建设,要以强化职工思想教育为核心,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多种思想教育方式,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关键,通过技能培训、业务交流、技能竞赛等措施,不断增强职工业务能力,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要以实行全员聘用制为基础,进一步健全中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培养后备干部和储备人才。

三、深化科普创新,立足新常态,探索新途径

(一)顺应信息化潮流,积极开展“校园数字科普行动”。 近年来,伴随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作为新手段的科普活动日益成为当前科普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新形势,各级科技馆要不断创新基层科普服务方式,积极联合中小学校开展科普素质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园数字科技馆”建设,真正使广大青少年既能亲身感受“校园数字科技馆”的独特魅力,又能增长科普知识和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实施“流动科技馆”,可有效弥补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等短板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未建立科技场馆的部分市、县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流动科技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应以互动科普展区、科技体验区、机器人表演区和数字科技馆体验区等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展示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生命奥秘和数字魅力等数十台互动展品,将科学表演与科普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动手、动脑操作实践,在玩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了解展品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感受“体验科学”的快乐。

(三)实施“请进来”战略,积极邀请科普专家深入中小学校授课。  

目前,我国有很多已退休但仍热心于科普教育的老专家、老教授,我们可以采取“请进来”战略,主动邀请他们深入当地中小学校进行授课,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大课堂等多种方式,既能发挥老专家教授的余热作用,又能增强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最终达到共赢目标。

四、深化资源整合,引领新常态,用好新动力

(一)向自身建设要动力,练好“内力”。 针对科技馆自身建设,我们要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自身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经费管理,坚持公益性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协、科技馆系统人才优势,吸纳社会各界优秀科普人才充实到科普志愿者队伍当中,进一步强化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科普服务环境,丰富展品展项,完善配套服务,加快科普器材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强化基础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技馆工作人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普队伍专业素质,推动科技馆职工的科技服务实现专业化、规范化。

(二)向外部资源要动力,巧借“外力”。 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增加科技馆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开展活动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打造优良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社会科普人才资源,调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当地科技专家、科技人才优势资源力量,积极开展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等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科普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科学素质;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馆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努力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三)向各类场馆合作要动力,善用“合力”。要强化合作共赢意识,积极开展与博物馆、动物园、科普教育基地等其他科普场馆的合作,努力形成科普合力。例如,科技馆可以加强与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合作,联合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社区、广场、校园,广泛普及地震应急科普知识;与动物园合作,积极开展“亲近自然、爱护动物”系列科普展览活动;等等。要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实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共同目标。

新常态是当前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我们要切实把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新时期科技馆工作的行动指南,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立足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坚持“四个深化”工作方法,深入开展各类科学普及活动,着力培养和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引擎;坚持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全力转思维、常创新、提素质、惠民生,努力谱写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新篇章。  

  责编/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