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讲理想比贡献

徐智强:奋斗在军品科研的一线科技工作者

徐智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系统总体部部长,北方导航集团科技带头人。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型制导炸弹和我国第一型布撒器项目研制,分别任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的国防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在我国国防航空炸弹更新换代、建设创新型国防企业的科技之路上,活跃着一批批在军品科研第一线奋斗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甘于寂寞的品质、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等,为祖国蒸蒸日上的国防事业树立了楷模。而徐智强,作为这一群最可爱的人的代表之一,同时也作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创新标兵获得者,他的矢志不渝与一路精彩,为同行树立了学习标杆。

200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徐智强,带着科技强国梦就职于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历经16年的打磨,当初那个稚嫩的小伙儿业已锻炼成为军品科研第一线的佼佼者。

对科班出身的徐智强而言,军品科研之路十分艰难却又弥足珍贵。因为面对我国航空弹药等多项项目空白的历史,他必须接受任务,不断挑战。一条条战绩的书写过程中,承载着科研人员的责任与使命……

在担任我国第一型制导炸弹副主任设计师期间,徐智强与同事密切配合,解决了该弹中变流机大功率输出移相等问题,为该武器的研制成功做出了较大贡献。该武器填补了国内航空炸弹的空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创造了十数亿的产值。

徐智强参与研制的某重点武器项目,是我国第一型无动力滑翔、抛撒子弹药的空地面杀伤武器,该项目技术含量高、可借鉴信息少,并且配套单位多、组织协调难度大。面对新的挑战和难关,徐智强毅然挑起性能主任设计师重担,负责该武器的总体设计、试验方案设计等工作。在此期间,作为试验负责人的徐智强,一年中有8个月的时间驻守在试验场,与团队成员探讨技术的同时,为克服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他不分昼夜地钻研学习新技术,最终通过与团队的紧密配合、组织协调,圆满完成了总体设计、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任务。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近程地空导弹防区外投放、隐身、全天候使用、面杀伤空地武器空白,综合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创造了数亿的产值。

研发的产品在2014珠海航展

作为总体副总设计师参与研制的国家某高新工程二期项目,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国际上尚没有研究先例。该项目涉及战斗部装填与匹配技术、末端姿态精确控制技术与兼容设计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技术难度大。针对该产品对末端姿态精确指向要求,徐智强提出了双目标点法,通过设置虚拟目标点,实现了弹体轴线对目标的指向,解决了该产品在弹道末端攻角难于控制的技术难题。结合优化弹道方案,解决了末端姿态精确控制难题。

基于毁伤效能以及母弹无动力的特点,徐智强设计了子弹药抛撒时序及开伞时序、时序抛撒和智能开伞系统,实现了子弹药落点线性、均匀散布的封锁能力,对子母弹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模拟某武器在高动态条件下进行开舱及子弹药抛撒动作,以及子弹出舱后的弹道、空中姿态、空中动作及落点撒布,他还参与研制了动态抛撒试验系统并设计了一种预置攻角装置,可以模拟该产品在一定攻角条件下抛撒子弹药。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在重型弹舱装填多枚子弹条件下的动态试验条件的空白,业已为某新型产品完成子弹药动态抛撒及散布试验,并应用于其它高新型号的动态试验上。

另外,由徐智强领导科研团队在承担的某火箭制导化改造项目中,在不改变原火箭弹引战系统及发动机的基础上,加装一套制导控制舱段,解决了气动、控制以及毁伤威力匹配等问题。

由徐智强主持研制的某动力型产品预研项目,突破传统设计思想,兼容了四代机及直升机挂载要求,在不加装任何测风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弹上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对飞行过程中的风干扰进行估计,可以实现对水平面内常值风的侧向分量进行估计,从而对武器末段攻击位置精度提供有效修正,对面杀伤武器提高抗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多年来,徐智强与团队成功研发了多个项目,填补了国内众多项目空白,这个过程使得他对技术与人才相结合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技术传帮带的带动作用也日渐重视。他不仅在个人技术上起到带头作用,还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有潜力的科研技术骨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干事,愿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经过众多项目锤炼,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已经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且都在项目中担任重要职务。

为了能掌握国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发展需求,积极引领武器装备的研制方向,徐智强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品科研强国的路途上,这位不惑之年的勇者定将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