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创新文化建设调查,总结提炼了影响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共性问题。最后,结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共性问题,从营造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创新制度、塑造创新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现状;问题;对策

 

引   言

 

创新是国有企业不断发展、持续进步的不竭之源。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创新文化更是国有企业文化的主流文化,是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经济增速放缓,新旧增长动力转换艰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一直在加码。但是,伴随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期,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贯彻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并举。因此,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优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提质增效[1]。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被摆在最为核心位置,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国有企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企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使企业获得活力,创新使企业迅速增加竞争力。

大量优秀企业的经营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文化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制度改革一直是中心环节,却相对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出现了体制改革先行,文化建设滞后状况。当前,创新文化建设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建设国有企业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员工创新热情,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有企业文化的理解

国有企业文化就是国企在长期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确立的、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促进或阻碍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它同一般企业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明显的行政性和较高的稳定性等特点 [3]。

1.2.2 关于企业创新文化的理解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文化也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作出迅速反应[4]。

1.2.3 关于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的概括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是国企为了适应新环境,把新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重新组合,引入企业文化体系并具有新功能的创造性过程。国有企业创新文化一般包括国有企业文化理念创新、国有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国有企业经营理念创新等,是围绕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用新的价值观和视野来构建新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国企真正成为学习性组织、创造性组织,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理论分析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现状,提出可能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多家国企进行了创新文化建设调查,以此证明理论分析可能存在问题的合理性,并提炼总结出目前国企创新文化建设的共性问题。最后依据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国企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足和困境,并就如何构建符合当代市场经济的国企创新文化建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2章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现状

 

2.1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企业创新文化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源泉,能推动创新实现;建立企业创新文化,使企业具备朝气蓬勃的创新精神,保证创新在企业内持续发展,有效增加企业活力;建立企业创新文化,对内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可传输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灵活适应型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提高;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直接推动创新的形成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5]。

2.2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现状

国企大多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经历了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其经营和管理上,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和出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创新实践有了长足发展,其创新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身的鲜明特点,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国企的创新文化与世界先进国家的企业间有很大差距,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着严重失衡、层次和动力不足、缺乏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第3章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道路需要走,下面具体说明一下国企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国企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较薄弱的问题。我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00年对我国多个行业的经营者进行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基本和管理者的学历成正比,和管理者的年龄成反比,相比发达国家管理者的创新意识,还很薄弱。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企业家均把创新作为成功企业家的典型特质,是企业家的核心精神。由此说明,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3.2 理论研究不够

由于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的欠缺,国企没有意识到要创新,就必须要使创新扎根于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全体员工都形成创新文化氛围,因为国企创新文化是最利于创新的土壤,能够加速企业创新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提高。

3.3 主题不明确

许多国企员工都把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创新归结为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认为他们才是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实际上这是片面的认识。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应是全体员工,只有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内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建立企业创新文化。

3.4 创新资金不足

创新经费的保障是创新取得实质性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国企没有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专项经费,只对部分立项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与科研创新所需实际经费相比远远不足。企业创新经费的欠缺,使得创新成果缺乏,创新发展举步维艰,造成了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从而没有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3.5 创新环境缺乏

虽然有人具有创新思维,但由于缺乏创新文化环境,他们怕失败、怕创新不能达到既定的结果、怕在企业中提出了创新想法导致失败,使得许多创新思维在萌芽阶段就被迫流产,导致国企总体创新意识不足、创新人才欠缺、创新经费缺乏、创新成果稀缺。

 

第4章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问题的实证评价

——基于对多家国有企业的调查分析

 

4.1 问卷分析

大船集团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牵头单位为科协和企业文化部,笔者所在部门有幸成为大船集团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主力团队。在大船集团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大船集团科协得到了上级科协组织特别是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依托中国科协资源优势,借助船舶行业企业科协联席会平台,开展了诸如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很多国企创新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工作。

试卷调查主要围绕“您对企业创新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所在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基本情况”、“所在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运行体系”等核心内容开展,共发放2000份,回收1986份,回收率达99%,十分利于问题分析,效果显著,具备可信度高的良好特点。

4.2 国有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大部分员工对自身企业创新文化的认知还不够,这充分说明部分国有企业对创新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而言,培训和践行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6]。

4.3 国有企业的创新制度分析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国有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对自身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十分不清晰,这表明部分国企转向创新驱动型的步伐相对迟缓,创新制度构建有缺陷。而国企创新制度的完整建立,将会增强国企自主创新的动力及活力,发挥国企在全国经济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4.4 国有企业的创新环境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还发现,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性、简单性等特点,这说明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环境,缺乏活动载体。国有企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引入资金支持、创新氛围、新生产方法、新活动载体等创新环境,完成从产品经营向文化经营的转变这个过程。

4.5 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需要在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创新价值观等方面下足功夫。

 

第5章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提升策略

 

国企创新文化建设要适应现实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进程,是国有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关键因素。本章将结合大船集团近年来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经验,阐述一些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策略。

5.1 营造利于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环境

5.1.1 积极拓宽筹资渠道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国家、政府、企业、个人、风险投资基金等多渠道进行创新和创新文化的资金筹集,解决创新发展的经费问题,促进创新的发展,加速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而大船集团非常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工作,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经费列入集团预算管理科目,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确保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5.1.2 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

期待员工每次尝试都能成功的想法是幼稚的。多多练习,创造力才能越来越强。国有企业必须营造一种氛围,即不用担心创意想法失败会受惩罚甚至被解雇;国有企业必须创造一种氛围,让你的员工能够挑战传统的办事方法[7]。这对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办事模式化的国有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们的管理风格相对来说是一种家长制和集权制的风格,而在这一种逃避风险的氛围中员工不大可能创造出突破性的产品或服务[8]。

5.2 加强利于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

5.2.1 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可以采取物资奖励、授予荣誉、升职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创新行为。对于成功提出创意的员工必须给予承认和奖赏。只有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从企业角度着手鼓励向权威挑战、向成熟理论质疑,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形成追求创新、鼓励创新,激发灵感,才能营造出以创新为荣的企业环境,才能激励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在海尔集团,以发明人名字命名创新成果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5.2.2 建立创新文化的人才机制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所以国有企业必须开发和释放员工个人和整体的创造能量,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运用,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为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服务,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确保国有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5.2.3 建立开放互动的交流机制

许多创新靠单枪匹马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重大创新成果。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在国有企业内部共享信息和知识,员工们就能够以一种更为全面的方法、以配合协作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好的想法往往来自那些在一线工作、每天都和顾客打交道的员工。国有企业要给所有层次员工一个创造机会,倾听他们为新产品或服务发出自己的呼声。

5.3 塑造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价值观

5.3.1 强化企业创新文化的宣贯

国有企业加强创新文化的宣传,要在理论研究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吸引专业人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加速其理论框架的成熟。国有企业还可以在如下方面下足功夫进行创新文化的宣贯:制作创新文化理念展板,在科研、生产场区,标志性建筑物和重要会议会场等醒目位置广泛宣传;开展各种企业创新文化培训;举办企业创新文化知识竞赛;利用报纸、网络、视频、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企业自身核心理念,使广大员工熟知并内化于心,以指导行动。

典型选树是“文化大船”的闪光点。大船集团被誉为“劳模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3000多名市级以上劳模,通过选树劳模,挖掘创新事迹、典型案例,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诠释创新文化理念,塑造“天天有改革,日日有创新”的创新文化理念。

5.3.2 拓展企业创新文化活动载体

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运行的活动载体可以多样化、扩大化,比如自立科研、技术创新、青年创新创效、劳模创新工作室、立项攻关、名师带高徒、科技承包、“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学术成果奖、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载体,有效塑造国有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价值观。这些年大船集团在军工创新文化建设中,大力宣传在航母建造过程的创新成果,提炼总结和宣扬了“航母精神”,进一步弘扬了创新文化价值。

5.3.3 提升员工创新意识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广泛征集创新理念、创新文化演讲比赛、编写创新小故事、创新论文征集、优秀课题研究等活动,树立全员创新的创新意识,让员工普遍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习俗观念上去解放思想、去习惯创新,从而增强创新意识,促使国有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大船集团就有一个良好的例子,充分利用文化展示中心,多次举办创新文化展,将多年的创新成果加以展示,让员工真切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创新就在岗位,以此提升员工创新意识,激发员工勇于突破旧思维的束缚,敢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领域、新的发展思路。

 

第6章  结 论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其创新文化建设必定要进入一个崭新的创新阶段,完全可以通过组织、经验、群众基础和人脉、载体、网络等资源,提炼宣贯创新文化理念,建立健全创新文化建设体系,引导基层单位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加强创新意识,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