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袁隆平与他的“海水稻”

袁隆平.jpg

海水里也能种出水稻了,你听说过吗?

“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没种庄稼,还有几千万亩的滩涂,如果利用起来,全国推广一亿亩海水稻,每亩产300公斤,将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水稻产量。”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创新与品牌》编委会主任袁隆平出席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为他及其团队正在探索攻关的“海水稻”发声。“海水稻”究竟为何物?

据了解,海水稻是一种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的耐盐碱高产水稻。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被发现,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

“海水稻”最初是由一名叫陈日胜的农业科技人员发现的。

1986年11月的一天,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林果专业的陈日胜和老师一起,到湛江市遂溪县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茂密的芦苇地里,陈日胜无意间发现一株高约1.6米、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它开花、结实、抽穗,谷粒还带着长长的芒刺儿。

陈日胜采下的这株植物,经日后证实,正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海水稻”。当时,陈日胜精心取下522粒种子,开始育种工作。至今,他已经研究海水稻30年,把亩产量从50公斤提高到了150公斤。

陈日胜的研究,引起了袁隆平的关注。

2014年10月,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等多位专家受袁隆平委托,前往湛江对“海水稻”进行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是一种很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建议国家加强全面保护”。

2016年10月1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隆平担任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袁隆平坦言,成立海水稻研发中心,正是为了把国内一些研究海水稻的专家的智慧整合在一起,通过杂交水稻技术最终培育出不仅可以用海水灌溉,还可以用于商业推广的高产水稻。

 袁隆平带领各国朋友参观试验田.jpg

亩产300公斤 “小目标”

刚成立不久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在3年的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

然而,袁隆平未来的目标远不止如此,他的“小目标”是亩产300公斤。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如果海水稻种植面积达1亿亩,将实现300亿公斤的产量,这比湖南省水稻年产量还要高。” 袁隆平表示,“海水稻前途光明。”

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目标,袁隆平做出这样的解释:“种水稻需要施肥、灌水、治理病虫害,这些都需要成本。目前海水稻产量不高,亩产不足100公斤,处于半野生状态。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积极性就不高。但如果能提高到亩产300公斤,种海水稻就划得来了。”

据袁隆平介绍,海水稻推广的关键是要提高其抗盐浓度,在育种方面分两个路线:一个是常规育种,把抗盐的特性转移到高产品种上面来;另一个是分子技术,把抗盐的基因克隆出来转移到高产品种上去。他同时表示,第二种效果较好,但难度较大。

“国外有些科学家也在从事海水稻的研发。但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袁隆平对在中国发展海水稻信心十足,“在中国南方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生存着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基础。”

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

水稻大面积超高产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课题,是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杂交水稻更是被誉为中国贡献给全人类社会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2016年10月10日,超级稻又创下一项“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这一天,由袁隆平及其团队指导的超级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

袁隆平也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然而,近些年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却饱受诟病。有人认为,杂交水稻“虽高产却不优质”。

“原来有人对杂交水稻有片面看法,认为高产不优质,也确实以前有些‘杂交水稻’品质一般。但要看到,上个世纪,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必须把产量放在优先地位。杂交水稻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难度很大,但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袁隆平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杂交水稻“高产低质”的质疑作出正面回应。

袁隆平同时表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他们也改变了战略,既要高产,又要优质。

 袁隆平1.jpg

 “我们已经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大米‘超优千号’,品质可以与市场上一种80元一斤的日本米媲美。日本商人专门来找我们,并取样检测了,评价说有弹性有嚼头,口感很好。”袁隆平如是说。

“一些优质米价格非常高,有市场炒作的原因,通常老百姓吃不起。”袁隆平最后表示,中国人多,人均耕地少,我们要高产优质,不能低产优质。保障粮食安全就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