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土壤修复技术 农产品安全的基石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JPG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

中国科学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廖晓勇.JPG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廖晓勇

2016年10月29日下午,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及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第六讲——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应用专场隆重启幕,大讲堂邀请了业内领衔专家对土壤修复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前景进行预研,剖析投资机会、产业机会,引领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这个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本期大讲堂聚焦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应用,重点讨论土壤修复技术在服务领域及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土壤修复技术与信息、网络、材料、感知、仿生技术如何融合突破;土壤修复技术产业化对服务和劳动成本的影响;国内外土壤修复技术及应用的差距。

本期大讲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廖晓勇作专题报告,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昕竑、意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媛媛、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理事长刘俊国等业内专家共同围绕土壤修复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路径等进行全方位探讨。

本次活动中来自地方政府产业部门及产业园区、投资机构、产业上下游企业、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各地方分中心代表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讲堂,腾讯视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在线直播。

责编/彭砚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