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讲理想比贡献

盛晖:创新永无止境

  打造精品工程

  “近年来,铁四院在第三代火车站的设计上,实现了诸多创新。例如,实现了桥建合一、视觉导向、可选式候车、节能环保等诸多创新成果。融科技创新与绿色人文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当前,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铁四院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有信心把中国新一代的火车站建设的更好。”
  2015年1月初,本刊记者就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的相关话题,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采访。铁四院副总建筑师盛晖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的欣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新一代火车站建设的全新思考。
  盛晖告诉记者,自己分管的建筑设计业务中最主要的是火车站项目,直接分管全院的铁路站房投标方案、重大建筑项目勘察设计和建筑专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众多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术交流日趋频繁,铁四院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更是营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些显著成绩中,记者最关注铁四院在新一代火车站建设上的创新亮点。
  作为诸多获奖火车站项目的总设计负责人和原创建筑方案的创作者,盛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建设的火车站,已属于我国的第三代火车站。铁四院在第三代火车站建设上,创新亮点很多。以武汉火车站为例,在武汉站的设计中,武汉站与传统铁路客站有很大不同,实现了诸多创新与突破。综合讲有四大特点:
  一是采取了桥建合一的结构形式,实现了“把火车开到房子里来的”想法。武汉站是我国第一个“桥建合一”的车站,空间立体叠合,节省用地、缩短流线。武汉站把铁路站台、车站站房、换乘广场及城市地铁等多种要素,立体地叠合在一起。这样既实现了集约化用地的目的,又缩短了旅客步行距离。正是因为运用了桥建合一的思路,在武汉站的建设项目上,中铁四院取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是采用了视觉导向理念,方便了旅客的出行。武汉站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要让建筑空间具有可读性,以空间透明和功能可视来引导和疏解旅客。铁四院通过建筑空间的功能可视化设计,把不同的功能区域,安排在一个视线无阻碍的共享大厅中,为旅客提供最直观的空间视觉导向。视觉导向的创新理念,增强了旅客的方位感,缓解了旅客的情绪焦躁,避免了不必要的拥抢,从而大大提高了火车站运行效率。
  三是通过可选式候车的方案,实现了“零距离换乘、零时间候车”的目的。零时间候车就是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到站时间和实际需要,来选择是否进入候车室或是直接上站台登车,这可以算是国内首创。事实证明:这种“等候+通过”的旅客流线方式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零距离换乘的概念,就是旅客在换乘时,可以通过直接设置在火车站中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方式,便捷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此举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四是通过多项环保节能的绿色工程措施,实现了“打造绿色铁路客站”的环保的理念。武汉站在设计建设上,既采用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和材料,也运用了一些回归自然的低技术手法。在高技术方面,武汉站采用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调、吸声材料、智能照明等技术。例如,运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了武汉站的用电问题;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大大降低了空调的用电能耗。
  运用吸声材料,处理噪音问题。武汉站通过采用穿孔的铝管里面放置吸声材料的办法,在屋顶做了一层管帘吊顶,面积大约有十几万平方米,这种半透明的吊顶既能起到遮阳的作用,又具备装饰的效果,更能起到吸声的作用,使站内广播的声音更加清晰,以此方便了旅客。所谓低技术,就是用一些传统有效的方法解决建筑问题,以达到回归自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武汉站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布局,有效地解决采光、通风和空调负荷等问题。例如,武汉站在高架候车层的设计上,划出了一个较大的无空调的通过空间,通过高大空间不同部位开窗,利用气压高差拔风原理和引进阳光的办法,来满足舒适性的问题。仅此一点,就比同等规模的车站减少了1/3以上的空调负荷。

  点燃创新之火

  谈到铁四院未来在第四代火车站建设上的构想,盛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思考:第四代现代化的火车站,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火车站,又应该朝那个方向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那里?
  在盛晖看来,当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老火车站,可以算是第一代火车站的经典。第一代火车站是城市的大门,它展示的是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第一代火车站在建设布局的设计上,只是简单地将站台、站房及广场这三个要素,在一个平面上平铺开来,第一代火车站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铁路从无到有的自豪,其象征意义更大。
  上世纪80年代后,以上海站为典型代表的第二代火车站开始出现。一大特色是高架候车、南北开口。也就是说,第二代火车站已经开始考虑到旅客流线等效率问题。但是,第二代火车站限于运输能力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在提高服务效率与提升服务质量上,创新性的亮点不多。
  2000年后,中国高铁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第三代火车站也应运而生,第三代火车站在运行效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及建筑形象等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大量高新技术的运用,让第三代火车站一改传统火车站的形象,并且极大地刷新了人们对传统火车站形象的理解。可以说,第三代火车站更加以人为本,把最好最大的空间留给了旅客,人们的出行效率、旅行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各种配套交通换乘设施紧密衔接,火车站第一次从城市大门转变成了城市对内对外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尽管第三代火车站在效率与服务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着眼未来,第三代火车站在建设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城市区域被分割、交通和景观受影响、土地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挥等诸多现象与问题;而最要害的问题是,车站入不敷出,无力维持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所需的巨额运营费用,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美好服务理念大打折扣。这就为第四代火车站的构建,提出了新课题。
  盛晖说:“目前,在新一代铁路项目的开发政策上,国家的支持力度很大。如何利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招拍挂、土地可以变性、可以分层确权、土地不占各省指标等好政策,开发建设好新一代火车站,而不是抱着金碗要饭吃,这就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铁四院的第三代火车站建设是一个个传奇,更是一项项大手笔的经典杰作。铁四院的创新之火,已被盛晖点燃。走在创新的路上,盛晖与铁四院会有怎样的辉煌未来?记者无法想像。
  因为创新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