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光电融合互连万物 物联通信智赢未来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时隔几月,“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并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同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在此背景下,2015年11月12日,2015“中国光谷”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称论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吸引了来自中、美、英、瑞、丹、德、芬等多个国家,以及我国两院院士在内的3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和商界领袖的目光,共同见证“互联网+光电子”全面起航。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武汉光博会)的主论坛,此次论坛围绕本届光博会主题—“光联万物,宽广未来”而展开。赵梓森、吕跃广、王彬兴、王恩东、塔克、刘德明等国内外院士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内容涵盖中国光谷产业发展战略、光通信、网络空间安全、大搜索、智能数据中心、高能效互联网以及光联万物等多个方面,反响热烈。

   
  刘德明教授以《光联万物、智赢未来》为题,详细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武汉东湖高新区推出的  《“光联万物”行动方案》,阐释了“光联万物”的三大内涵:光电协同,感知万物;光电融合,互联万物;光电应用,智慧万物。我国将通过实施“互联网+光电子”战略,以光为纽带,推动光电子技术与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创新联动、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光感知、光互联、光计算、光显示、光能源等关键产业,打造万亿规模企业集群。
  “光联万物”这一重要战略举措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的高度认同,他们认为其既体现了“光电”特色,又突显了“物联”内涵,必将成为武汉光谷“互联网+光电子”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对高新区创新创业和工业倍增产生巨大促进作用。院士专家们还建议高新区要高度重视传感器等核心器件,鼓励需求牵引创新研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将“光联万物”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15年的建设,武汉·中国光谷已经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光通信与网络、光线传感网、光制造、光器件、软件等领域产生了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互联网与光电子企业,加之光电子产业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武汉尤其是光谷已具备推动“光联万物”率先实现和落地生根的基础条件。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光谷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光联万物”产业生态,在光感知、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特色优势领域诞生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一批改变世界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带动区域企业实现总收入3万亿元。 

   

  延伸阅读:
  “光联万物”是前所未有的一次跨界创新,涵盖了光材料、光传感、光网络、光通信、光计算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产业生态。未来,人们的生活或因“一束光”而产生无限可能。
  光联家庭:综合运用光视觉、光触觉、光听觉等传感产品,开展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示范应用。
  光联工厂:综合应用光制造技术、光计数技术、光电融合精密位置传感技术,提高生产线、专用设备的精度和智能化控制,利用光纤传感温感、烟感安全监测及示范应用,实现工厂作业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光联楼宇:综合运用图像感知、视频感知等优势,开展光纤振动传感防入侵、光线声波传感防盗等监测及示范应用,通过摄像头、红外探测器、光线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异常事件自动发现和智能预警功能。
  光联社区:通过安装感知设备、传输设备等,采集社区人、地、物等信息实现实时监控,对社区内部治安、街道基础设施、街道交通等实施精细化、空间可视化管理,建立社区服务平台,围绕民生、商务、社区管理等提供智能服务。
  光联健康:结合光纤呼吸/脉搏监测、光纤睡眠质量检测、光纤内窥探测仪等仪器设备,构建远程医疗系统,支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医疗诊治设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除以上罗列的领域外,未来还会有光联农业、光联制造、光联交通、光联市政……几乎你能想到的领域都有可能被纳入“光联万物”的产业布局,它们都将被“一束光”串联在一起。也许就如《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断言的那样,“未来所有东西都将互联网化,超级物联网成人类外脑,全球形成一个大数据网络,传感器将全人类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