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工业使者”包赟元

  古都南京,中山门外麒麟街道,老宁杭路外沿,江苏银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杉实业”)坐落于此。

绿色房屋外观

  这是一家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企业,30余年风雨磨砺愈显夺人之姿。凭借自主研发的“超高压挤出成型技术”、“高压聚脂建筑材料”、“工业化制造房屋技术”、“自然式地温空调技术”等四大系统性科技成果,银杉实业汇聚形成了“全寿命期绿色环保”的房屋工业集成技术和生产线,成长为世界化学建材领域的技术先锋。
  这些技术和成果的所有者,就是银杉实业的董事长包赟元,一位优秀的工业发明家,一个为社会带来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工业使者”。

江苏银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包赟元

  磨砺

  从贫苦农村娃到集团董事长,这样的人生转变,在旁人看来充满了励志色彩。但只有包赟元自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
  1953年2月,包赟元出生于江苏昆山农村。贫穷、落后,使他从小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从小就懂得基础产业在吃饱穿暖过日子中的重要作用。
  在同村人看来,包赟元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因伤退伍不能劳动,他就靠打麻雀鸟卖钱;后来又学着修收音机、电视机,工厂机械微电子方面的维修业务也接;技术熟练后,他当起了“头头”,拉起了“包工队”,承包新建工厂的机械设备安装业务,“似乎每天的经济收入都在农民的千倍以上。”
  几年折腾下来,包赟元不仅把工业电子、机械设备维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学得精透,还完成了最早的资本积累。
  现在想来,这个小“包工队”可算是银杉实业的前身了。那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神州大地,也吹醒了包赟元实业报国的心。
  但创业的路总是充满曲折。
  从1982年的“昆山水电设备安装队”,到1989年组建“昆山银杉塑料有限公司”,再到1990年组建“南京银杉塑料有限公司”,几经曲折,闯过司法波折、负债千万、恶意竞争一道道坎,包赟元才算稳定下来。
  关键时刻,是自主创新助他东山再起。
  多年间,包赟元一直在潜心研发工业制造技术。1989年,他大胆对进口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使塑料百叶窗帘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生产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确立了在同行中的竞争优势,银杉牌塑料百叶窗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70%以上。
  1991年,江苏银杉实业集团公司甫一组建,便一举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大的私营企业,年度纳税入库额超过千万元。
  1996年被南京市税务局授予“南京市纳税大户”的称号,同年评为“江苏省优秀企业”。

包赟元在绿色房屋室内

  奋起

  尝到了自主创新甜头,包赟元愈发专注工业制造技术研发,从此开启了他的工业发明之路,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他成功开发拥有152种外观专利权的PVC室内装饰装璜材料,产品风靡全国。
  1992年,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德国“低压挤出成型技术”在制造化学建材过程中热熔时间太长,不符合化学材料热降解倾向性强的性能特点,易致使化学材料的材质质量在制造过程中受到严重损毁。他认为这一技术路线存在着严重的方向性错误,决定开始研究。
  一入“科”门深似海。选择容易,坚守难。一朝决定,伴随的是1.5亿元自筹资金的巨大投入,是十余年废寝忘食的潜心探索,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式”修行。
  为了更好地开展技术研究,包赟元在1994年先后组建了银杉化学建材研究中心、银杉塑料机械制造厂、银杉塑料模具制作中心、银杉化学建材制造有限公司等加以辅助。
  他所开展的研究更是广泛,除基础技术理论研究外,他对塑料机械、模具、配方、操作等十多项技术进行了基础性、复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开发,对多项技术复合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边缘性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在这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超出了包赟元的预期。“研究直接耗用科研资金1.5亿,间接造成经济损失大概有3亿,这还没算上影响企业经营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困难的时候,包赟元只能停掉企业运营,靠卖废铁、卖废料、卖私人房产筹资维持。
  即便如此,包赟元仍然咬牙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2005年,“超高压单螺杆挤出机”研发成功。同期,以该设备为核心的“超高压挤出成型技术”体系形成。不仅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8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被正式批准立项,还被列为“2006国际科技成果重点转化实施工程”,获颁“国际发明技术科学博览会金奖”。
  “超高压单螺杆挤出机”的发明技术文献发表后,立即引起德国国际应用技术科学研究院的高度重视。经系列学术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发明主题新颖、目的明确、实用性强,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同时开发与应用的商业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如此集大成者,堪为业内典范。目前它已经引起业界关注,投产后,有望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包赟元介绍,采用超高压挤出成型技术制造化学建材,其热熔时间短,只是传统制造技术的1/6,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材料热降解倾向性强的技术疑难问题,把化学建材优异的性能特点和功能质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自热式超高压挤出成型技术体系,不仅把PVC制品加工时的热熔时间缩短为1分钟之内,还把PVC材料的剪切、混炼效果,从现有国际最先进技术的65%左右,提高到了95%左右。生产机械设备投资额与现有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相比,降低了80%左右,生产综合制造成本减少了20%以上。”
  很快,超高压挤出成型技术的产业化工作完成,2006年底,用此技术生产的高性能塑钢窗型材开始投放市场。“银杉高压聚酯全功能窗的抗风、气密、水密、保温、隔音、耐候6项物理性能,全部达到了国家标准的最高等级。尤其是市内交通噪音严重地区的用户,安装了全功能窗后,都不约而同地称之为‘隔音窗’。”
  用户的肯定,更加激励了包赟元的创新热情。
  2009年,针对市场上现有建筑材料存在的材质性能差、功能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包赟元选用PMMA、ASA、ACR、PVC等多种性能优越、互补性强、相熔性好的超高分子材料,通过科学配制,在超高压状态中密炼聚合,制造成了新型的“高压聚脂建筑材料”。
  经实验鉴定,这一材料同时具备防水防火、不霉不烂、无毒无味、保温性好、耐候性好、装饰性好、保洁性好等优点,且使用寿命可达100年以上,是现代建筑材料的优质之选。
  银杉高压聚酯装饰装潢建材投放市场后,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医院受到热烈欢迎。“因为传统的木门、墙板、涂料均怕水怕潮、易霉易烂,严重破坏了医疗场所的卫生环境,而且不能喷洒消毒液,不能用水清洗,使卫生防疫工作不能正常实施。银杉高压聚酯门窗、墙板、地板、工作柜等产品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受到格外青睐,成为符合现代化医院卫生要求的专用建筑材料。”
  2010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建筑建设,包赟元立足于现代建筑功能、结构的实际需要,结合“高压聚脂建筑材料”的制造工艺特点,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结构合理、操作性强的异形材料,如:屋面瓦、雨水槽、屋檐板、外墙板、窗台板、门窗框、内墙板、隔墙板、天花板、地板、家具板等。他还设计制造了适用于建筑工业化技术的机械设备、组装操作器具等,使建筑建造也可以工业化开展,开辟了“工业化制造房屋”这一新型产业。
  2012年,他发明了“自然式地温空调技术”并申请国家专利,该技术采用无压缩机、冷凝器、地源热泵、风机等机械设备,颠覆了机械式空调技术,实现了空调系统的零能耗和零排放。

绿色房屋内景

  薄发

  简单来讲,工业化制造房屋,就是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与传统的建筑建造不同,包赟元的建筑理念是,先把天花板、隔墙板等在工厂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出来,再由专业的施工人员采用组装操作器具完成组装。包赟元将这样的房屋建筑命名为“绿色房屋”。
  “绿色房屋”解决了传统房屋建筑所存在的渗漏水、不防火、易霉烂、毒污染、抗震差、保温差、耐候差、装饰差、卫生差、使用寿命短等功能质量问题,有利于打造卫生、舒适、耐用的低碳居住环境,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无论是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日夜温差大的沙漠地区、室内外温差大的严寒地区,还是对卫生要求较高的医疗场所,都非常适用。
  包赟元介绍,他所研究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完全采用电脑设计,数控机床下料,所制作的建筑款式、图纹、构件的拼缝精度可达到0.02毫米以内,既可根据房屋装饰的特殊规格“量身定做”,又可进行批量制作。因此,无论是制作工艺难度、工作效率,还是款式品种的多样化方面,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包赟元强调,“绿色房屋”的制造,是以现代房屋功能质量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和准则的,形成于多功能性的新型建筑材料、结构合理的异型材料和建筑构件、工业化的建筑机械和施工组装操作工艺,以及电脑设计、电子传递、物流运输的信息指挥调度系统基础之上,是一个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性产业技术。
  “‘绿色房屋’工业是由塑料机械、塑料模具、超高分子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建筑机械、房屋的结构和款式、建筑构件等的设计制造,以及房屋的装配施工、电子信息调试和物流系统等几十道环节汇聚而成的产业链制造技术。所以,模仿制造的难度非常大,完全避免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骚扰,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降低制造成本。”包赟元说,这也能够保证“绿色房屋”优质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在国内,在世界建材工业和房屋市场,都是极具竞争力的。
  如今,“绿色房屋”的产品实样已经制造成功,从塑料机器、塑料模具到化学配方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产品的生产也由银杉实业下属的工厂完成。
  这种多领域、跨行业的企业运营模式,大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银杉实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它成长为世界化学建材领域的技术先锋。

  敬除其舍,精将自来

  “敬除其舍,精将自来。”包赟元用《管子》里的这句话修身、修心,并将其发展为银杉实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要明确是非,要敬仰真理,要铲除邪恶,这样你才能获取精神;反之,如果你没有是非观念,那么你就不可能获取精神。”包赟元尊重规律,懂得应用规律创造价值,懂得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获取最大的精神回报。
  他认为,只有勇敢当“炮灰”,摈弃一切的私心杂念,长年潜心探索,才能到达前人从来没有触摸到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获取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完成实业报国的人生使命。
  作为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实业报国”思想的企业家,包赟元心心念念的是国家的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近代史表明,先进的工业科技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基础,“只有开创出技术领先世界、产品市场广阔、生命周期长久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才是一个国家走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包赟元是位执着的科学家。多年来,他充分发挥自身能精通十多项专业技术的特长,潜心投入科研创新工作,开辟全新的行业技术和产品市场,坚持走“不可能中求可能”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这是在逆境中创建银杉实业三十多年,多次陷入绝境而都能‘东山再起’的法宝。”
  包赟元是位优秀的管理者。他始终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寻找既便于自身发挥,又有技术潜力可挖的行业和产品,在讲道义、守准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最大可能发挥可利用资源的有功效应,坚守‘零负债率’的管理方法,运用‘滚雪球’的经营模式,量力而行地置企业于不败之地。”
  包赟元还是一位哲人。他自创了“应用规律、创造价值、丰富人生、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在银杉实业推行。他认为创造是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人们应用规律、创造价值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文明社会;只要懂得应用规律,做到诚信诚意、兢兢业业,就都能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而且这样,就更能够奉献社会。”
  在不可能中求可能,多年坚守已然浸到包赟元的骨子里,也已成为银杉实业的企业品格。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胡适先生勉励毕业生这句话,用于形容包赟元和银杉实业的成长历程同样合适。敬除其舍,精将自来。期待包赟元走出更坚实的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