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黎介寿患者以生命托付,我们必当拼命研究

  他行医超过一甲子,始终坚守“生命至上,患者第一”的行医理念;他是国内最早从事肠疾病治疗研究,被誉为“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他是国家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编撰医学专著41部,2009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给黎介寿院士记一等功的通令,为黎介寿院士颁发了一等功证书和奖章。这就是黎介寿,他的名字将永久地镌刻在肠道疾病研究的史册之中。
  年近九旬的黎介寿有许许多多令人艳羡的头衔: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等等。然而,他最爱的称呼却只有一个——黎医生。

透过镜片,我们看到院士睿智的目光。院士透过镜片博览世界医学科,挽救无数病人生命。活到老学到老。几十如一日


  全力守护生命的纯粹医生

  对很多病人来说,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是他们的病史转折点,全新生活的起点。70%以上的普通外科病人是从其他医院转诊而过来的,他们或奄奄一息,挣扎在死亡边缘,或已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只为寻得一线生机。在黎介寿眼里,救治别人救不了的病人,是他最大的慰藉与荣耀。
  2010年11月,刘炳炎与未婚妻李立平正在筹备婚礼,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粉碎了两人即将到来的甜蜜生活。刘炳炎患上了急性胰腺炎,病情十分危重。仅仅2天时间,他就出现了胰腺脓肿、破裂出血,呼吸困难和休克的症状,当地两所大医院先后下达了12次病危通知书。
  网上的一条信息,让在饱受疾病折磨的刘炳炎看到了重生的希望——黎介寿医生可以治好自己的病。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胰腺炎患者转运时间不能过长,途中亦不能颠簸,只能通过空中转运。黎介寿的学生、重症胰腺炎专家李维勤在电话中直言:“可以到南京治疗,但是转运风险实在很大。”刘炳炎又一下子掉进冰窟里。就在此时,李立平接到了黎介寿的电话,他再一次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将重症病人转运是黎介寿与刘炳炎所在医院长时间网上会诊后作出的慎重的决定。2012年1月25日,SOS国际救援飞机飞抵南京,黎介寿已在重症病房门口等候许久。引流、血透、手术……一个个早已深思熟虑的治疗方案,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刘炳炎入院的第三天凌晨,突发腹腔出血,生命垂危。瘫坐在手术室门口的李立平濒临崩溃,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切。此时,黎介寿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路小跑赶来探望刘炳炎,直接将他带进手术室。“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治疗和手术失误了,没有推倒重来的机会!”黎介寿如此告诫自己。这场关乎刘炳炎生命的手术取得了成功,5天后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48天后,他获得了新生。2011年5月1日,劫后重生的两位年轻人终于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而他们心中最为感激的人,除了父母,便是给予他新生命的医生黎介寿。
  医生最难得的气质莫过于拥有一颗大爱的心,无论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无论面对何种病人,无论需要攻克何种疑难杂症,都怀抱对生病无比敬畏的大爱之心,全力捍卫生命,守护生命。
  2007年6月,一位老人因车祸造成腹部外伤,腹腔内感染严重,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微弱的生理指标预示着老人的生命之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亲属们不忍老人在病房中离世,加之治疗费用已所剩无几,坚决要求放弃治疗。 一大早,患者被推到了电梯口。电梯门一打开,恰巧与从电梯中走出的黎介寿撞了个满怀。
“患者亲属坚持放弃治疗,我们只好给她办出院手续。”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叶向红低声说。面对这一刻,看惯了生死的医生往往并无表情。但此时黎介寿的泪水却夺眶而出,“你不能走,让我们再试试!”黎介寿紧握着病人的手,哽咽着说。大家都动容了,老人被重新推进病房。
  黎介寿拼尽了全力,然而由于病情过于危重,老人两周后还是不幸离世了。黎介寿悄悄用自己的工资,为患者家属补缴了1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
  在生死面前,黎介寿就是一位最纯粹的医生,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不抛弃任何一位病人,只愿用自己的学识与爱心挽救生命,唤回健康。

几十年来,院士的走进手术室的次数已无法统计了。他总是这样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

  以身试药的无畏战士

  黎介寿有勇气有能力拯救生命于危难,还病患以健康,与他扎实肯干的科研作风有紧密的关联,与他“患者以生命托付,我们必当拼命研究”的信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黎介寿将无法完成那些别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68年,黎介寿接触到一例肠外瘘的患者。患者因为车祸导致腹部受伤,肠子被撞破好几个洞,形成了肠外瘘。当时,国内对肠外瘘的治疗研究还未起步,这种病人的死亡率高达60%~70%。专家会诊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也找不到可行的办法。
  怎么把瘘口补起来?黎介寿在病人床前,一观察就是一整天,患者身上散发着阵阵恶臭,其他人都喘不过气来,躲得远远的,他却不管这些,还打趣地说自己都成司马迁了,天天都在记史(屎)。
  有一天,灵感来了。黎介寿发现一位医生在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能不能用胶水把肠子的瘘口粘起来?这个想法让他无比兴奋,也让他陷入久久的沉思。毕竟,胶水是化学物质,用来补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人体会不会有副作用?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为了解开这些谜题,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天,黎介寿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准备好碘酒、药棉、纱布、胶水,捊起左腿的裤管,用手术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划开一条两寸长的口子。冷静的他,用事先调好的胶水,涂在伤口处。 一天、两天,伤口竟然真地愈合了!
不过,开始的时候,补肠手术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失败,原因是大腿上的肉因为运动少,能适应胶水的作用,但人体肠道却在不断蠕动,乳胶刚敷上,只要肠道一有活动就开裂了。
  正在这时,黎介寿读到了一本《美国外科妇产科》杂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想方设法地偷偷订阅了好几本英文书籍,白天怕被人发现,每晚11点后,他躲在屋里偷偷看——书中一篇肠外营养的文章顿时激发了他的灵感,肠外营养支持!这一招收到了奇效,经过调理,病人迅速好转,脸色也很快红润起来了。
以身试药的果敢与魄力不是每一位医生都有,黎介寿做到了。似乎正因有了以身犯险、坚持攻克难题的精神,才使他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科研高度,这样的经历在无形中磨练了他,锻造了他,也成就了他。
  多年前,一位13小姑娘的遭遇,让黎介寿横下心来填补小肠移植的空白。1985年的一个深夜,一个小女孩因腹腔大出血而被送进医院,因在地方医院急诊手术,整个小肠被切除,剩下的小肠不能吻合,抬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时,肠子是用两根血管钳夹住的。姑娘的父亲面对黎介寿泣不成声:“求您给她姑娘接一段肠子吧,要不,就把我的肠子给她!”
  当时的亚洲,这是一个无人能解的难题。那晚,在动荡岁月里饱受折磨也始终沉默的黎介寿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用泪水与内疚包裹着自己,他下定决心要攻克小肠移植这个难题。那一年,黎介寿63岁。
  在攻克小肠移植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仅是动物术后存活24小时这个难题,黎介寿就花了近一年时间才有所突破。直到1992年,历经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他终于在亚洲首次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1994年3月12日,黎介寿亲手为一名患者做了小肠移植手术。这场手术的成功,填补了亚洲小肠移植的空白。
  在一次国际学术大会上,世界著名外科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面对黎介寿,一脸虔诚地说:“你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我们敬佩您。”

待病人如亲人。院士查房时躬身与病人交流。

  体贴入微的高尚仁者

  今年7月1日,黎介寿一如往常地坐诊,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山东枣庄农民耿永轩。2007年,他患上了肠梗阻,经院士救治,成功治愈,但最近好像又有了病发的症状。
  黎介寿让老耿躺下来,帮他做体格检查。老耿忽然激动起来,哭着说:“黎老你一定要救救我,每年我过春节,都给你拜年!”
  “你别着急,6年前治得好,现在还是可以治愈的。”黎介寿不停地安慰他。
  准确了解病情后,黎介寿安排他做一次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大便化验。他担心老耿找不到普外科实验室,特地在处方上用括号注明“研究所4楼”。老耿担心下次来不容易挂上院士号,黎介寿干脆地说,“周一上午我都在这里,你直接到门诊来找我。”
  医学就是仁学,医生首先要有医德。在黎介寿的眼里,只有病情,容不下“关系”、“背景”那些“灰色”的东西,无论病人是高官还是百姓,是将军还是士兵,他都一视同仁,关怀备至。


  2012年12月,黎介寿为16岁女孩小何做手术。每排便一次,黎介寿都会嘱咐大家注意保密。连续10多次移植排便,小何只知道自己在洗肠。一个保密约定,保护了一个花季少女的自尊,更感动了身边人。小何的母亲感激涕零:“遇到这么细心、用心的好大夫,真是娃的福分!”
  “你把病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就决定你能为患者做多少事!”黎介寿始终为病人着想,给患者以尊严。
  看到护士为固定鼻腔内的管子,在患者脸上贴满胶布,他当即要求改进;为防止重症病人术后无意识乱动,他几经揣摩发明了人性化“约束带”;为减少肠营养患者奔波之苦,他在国内率先开出了“家庭营养访视车”;为让陪护的亲属有个落脚打盹的地方,他让人打开会议室……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内心,黎介寿的内心用高尚与纯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有一次,黎介寿应邀到外地会诊,院方给了一笔不小的会诊费,黎介寿一把推开:“我是来给患者解决病痛的,不是来挣钱的!”
  一位多年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康复后,执意要送条金项链表达谢意。遭到拒绝后,就将金项链悄悄放在黎介寿的办公桌上,返回了老家。黎介寿立即查明病人家庭住址,派人专程退还。
  安徽农村患者李杜,肠梗阻手术很成功,出院前却愁眉不展:手里的钱离交医疗费还差一些。可账单打出来后,他惊喜地发现,钱还有节余。护士告诉他:“那天,你家人执意要给黎老送红包,前脚刚离开,黎老就让人把钱打在你的住院账户上了。”很多时候,黎介寿就是这样处理推不掉的红包。
  送回金项链,黎介寿却接受了在他手中起死回生的农村妇女马秀兰亲手绣的鞋垫,上面是一对燃烧的红烛。他说:“垫上它,会时刻记起病人那份朴实的感情,脚底板就会踏实,在手术台前才站得稳!”
  黎介寿常常告诫学生,冷漠对病人的伤害,有时比病情本身更具杀伤力。是的,没有医德的医生是可怕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黎介寿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救治病人,更用自己的关怀与体贴温暖患者,以一颗无比珍贵的仁者之心,谱写着一首首挽救病人于水火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