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科技兴国 百年追梦

活动现场

  中国梦,这是一个有着特定指向的复合型理想,体现了中国政治、哲学、文化、科技、社会各方面的时代关切。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实现“中国梦”,科技是动力、是支撑,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科技梦赋予了科技界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2013年7月2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板壳力学和管理学专家、原暨南大学校长、本刊总编辑刘人怀做客浙江省科协与浙报集团主办的第36期“科学+会客厅”,为大家讲述科学家眼中的“中国梦”,分析科技创新在“中国梦”中应承载着怎样的作用。

  剖析“李约瑟之谜”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曾经辐射过周围很多国家,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等长期领先于世界,甚至有统计表示,人类有史以来,几千年的科技发明创新,一半以上是属于中国人的。但为什么我们没有像近代欧洲一样孕育出现代科学?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就曾提出过这个疑问。刘人怀院院士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剖析了“李约瑟之谜”。
  刘院士认为,核心原因是因为管理制度出了问题。自元代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13世纪、14世纪,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的孙子元朝第一个皇帝忽必烈也不认识字,忽必烈为了加强统治,把人分成官、吏、僧、道、匠、工、猎、娼、儒、丐十等,知识分子(儒)排在第九等,比妓女低一等,只比乞丐高一等,“老九”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当时知识分子地位非常低贱。到了后来的“文革”,还加了一个“臭”字,“老九”变成了“臭老九”。“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科学才能强国,如此对待知识分子,你说中国能有创新、能发达、能强国吗?”刘人怀院士说。

刘人怀院士做客浙江省科协与浙报集团主办的第36期“科学+会客厅”

  解答“钱学森之问”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晚年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过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刘人怀院士认为,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有待改善。刘院士担任多年的大学校长,对目前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有体会。他觉得当前大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术浮躁,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屡有出现;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许多大学无特色;上级管理名目繁多,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评估、考核、检查太过频繁,基层穷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学校管理过分行政化,行政干涉学术过多;学校关系化问题,社会和学校人治大于法治,师生办事常常要找关系才能办成,使杰出人才成长受限;“官员”型校长多,优秀校长少;教学和科研奖励以及科研项目申请中,拉关系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公正性缺失,制约了杰出人才出现;学校从上到下搞创收,教师无法专心致志做学问;许多教授喜欢做官,不喜欢做学问,不喜欢承担教课任务……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尽快改善。

  “中国制造”何时
  能真正成为“中国创造”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有90%的产品知识产权是由外国研发并且持有的,科技创新处境依然尴尬。
  目前我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高水平的论文、专利等都非常多,但刘院士认为,是缺少“中间阶段的管理”,即要有资金投入、要有场地孵化,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等方面的共同管理和合作。“实验室的东西要走出实验室成为工厂的产品,这中间有个试验过程,要有场地,有经费,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不愿意出这个钱,认为这中间有风险,而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不愿冒风险,这就导致许多好的科研项目无法展开。”刘人怀分析。

  呼吁宽容科研
  创新中的失败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从新的设想到新产品的开发,再到走向市场,成功率只有2%~3%,科技创新可谓是高风险的事业。
  刘院士认为,很多大的科研项目,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要静下心来做课题,往往是“十年磨一剑”。但当前科研领域有一种急于求成、不敢失败、不允许失败的氛围,这种氛围本身就不利于创新,“每一项创新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取得的成果,只有试验过、失败过,我们才能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也就更接近成功。”
  他呼吁要正确对待创新中的失败,允许科学家失败,对失败者要宽容。他还提议国家在科研经费拨款上,要允许大学有一部分自主科研的经费,可以让一些老师按照他们的兴趣去做研究。

刘人怀院士(左)做客浙江省科协与浙报集团主办的第36期“科学+会客厅”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中国的年青一代。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刘院士也很有心得,他认为要让孩子快乐学习,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家长不要把自身的希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品质进行合适的定位,并因材施教。他认为目前的高考体制不失为一种公平的选才方式,但要对出题内容有所改进,不搞难题偏题,而是要把加强能力考察作为出题标准。同时,应不拘一格选才,要对一些偏科,但在某一方面特别有特长的学生打开入学大门。刘院士还列举了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都是偏才,但最终都成名成家,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事例。刘院士曾师从钱伟长先生,并在钱老身边工作多年,他回忆起钱老刻苦钻研、一心爱国的精神,令大家深受教益。  
  谈及科学家眼中的“中国梦”,刘人怀院士言简意赅,用“国强民富”四个字高度概括,希望国家强大不受欺负,希望人民富足安居乐业,这也体现了一个亲身经历过旧中国艰辛与磨难并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民族的殷切希望。的确,中国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到国家繁荣昌盛,小到个人衣食住行,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更是千家万户、几代人前赴后继编织的梦想。                     
  “科学+”是由浙江省科协与浙报集团主办的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新平台,由六个子品牌组成,分别是:科学+会客厅、科学+ASTalk、科学+EFTlink、科学+咖啡馆、 科学+在现场、科学+百日谭。“科学+会客厅”着力于关注科技和社会热点,聆听大师评述,领略科学精彩。也同时邀请公众与与科学家面对面,分享成就与光环背后的人生感悟,品味科学研究的冷热酸甜。截至目前,这一活动已举办36期,共有3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20位两院院士和一些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应邀做客会客厅。
                                    责编/宋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