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贵州大地的科技青松

马克俭院士

  马克俭,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主持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1996年至2006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共计26项……面对一系列的荣誉,马克俭的反应平静而朴实:“我只是想为贵州,为国家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马克俭院士是我国建筑空间结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扎根贵州50年,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多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全国12个省(市、区)的大跨度建筑及高层建筑中实际应用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节约工程成本上亿元。
  从一名大学刚毕业的普通青年,到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在贵州生活、工作和学习,已悄然走过半个世纪。

广东清远市体育馆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U形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在多层大跨度公共与工业建筑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多功能体育馆

  与贵州的难解情缘

  马克俭与贵州有缘,更有情。1933年10月22日,马克俭出生于湖南岳阳。少年时期,时逢战乱,颠沛流离,他当过报童,进过孤儿院。1944年,孤儿院向西南迁移,数千难童走走停停,走了一年多时间,才到了贵阳。恰巧当时的贵阳一中在招生,马克俭便去参加了考试,在贵阳一中初中部度过了相对平静的3年时光。初中毕业后马克俭回到老家,成为一名山村小学教师。     
  冥冥中自有天意。1958年,在曾担任过贵阳市委书记、市长的秦天真的提议下创设了贵州工学院,并亲赴湖南大学招聘人才,于是,马克俭和他的8位同学便来到贵州,成为贵工的一员。
  那时的贵工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学生和老师一半时间学习教书,一半时间搞生产建设,开辟校园。课堂常常就设在山间野谷,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马克俭仍坚持了下来。50年弹指一挥间,最初的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再到现在的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50年来的沧桑巨变。
  5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存在了46亿年的地球来说只是一个瞬间,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大半辈子。50年,可以让一颗树苗长成参天巨木,可以让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变得生机勃勃,更可以让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产生无法替代的感情。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以来,向马克俭伸出橄榄枝的单位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发达地区的高校或是高薪挖墙角的公司,但马克俭却一一婉言谢绝。离开,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研究经费,更高的待遇,但马克俭忘不了这块在战乱时期给予了自己3年学习机会的土地,舍不得这块自己生活奋斗了整整50年的土地,更放不下这块与自己结下半生缘、一世情的土地。
  半个世纪,他甘作孺子牛,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只愿为这块土地的富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万丈高楼平地起,树高千丈总有根,马克俭的根已深深扎在贵州高原,与这块热土融为一体。
  西部贵阳,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条件那么差,马克俭是怎样做出那么多创新成就的,这真是个谜!如果概括地说他50年的创新之路,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仅从1984年开始,已有30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新型结构体系,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四部、新型结构体系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三册,其成果荣获全国、全省大奖……50年,马克俭走的建筑结构科技创新之路,可不容易!

  贵州零的突破

  2007年10月30日,北京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第二轮评审答辩现场,几乎国内外的知名工程科技工作者的目光都聚集于此,在此轮答辩会上,将最终决定2007年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单。
  整个现场鸦雀无声,大厅坐着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正是几百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评审专家。这是几百双最为严谨和苛刻的眼睛,甚至有些吹毛求疵——通过他们严格把关,保证将各领域最优秀的专家,送入代表国家工程科学技术最高水平和最高荣誉的工程院圣殿。
  16点45分,73岁的马克俭走进答辩位置,这是自2001年后,马教授第二次进入第二轮评选。当年马克俭以一票之差落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点也不泄气,继续攀登创新高峰。他相继发明“大跨度新型张弦空间桁架结构”、“大跨度短撑杆新型张弦桁架结构”等6种预应力钢网格体系,并应用于新型大跨度屋盖结构中。
  16点59分,马教授用14分钟的时间,利用投影仪简要概述了从1984年以来的重要成果,以及自己长期潜心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经历。随后的答辩阶段,一位评审院士“刁钻”地问道,你提出几种“钢筋混凝土网格体系”结构,到底哪一种最好?问题矛头直指他多年研究的空间网格结构体系,因为无论说哪一种好,都会被指其他的较差。
  “科学的发展观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分别介绍每个结构的利弊以及适用范围后,马教授巧妙地回答道。话音刚落,现场一直紧张沉闷的气氛被打破了,几百名院士纷纷点头表示默许。
  答辩结束后,一位并不熟悉的院士走过来,紧紧握住马教授的手说:“实实在在,扎扎实实。”随后又连声说道,“太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60天后的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07年新增的33名院士,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名列其中。
  作为由贵州省培养和申报的院士,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本土院士零的突破。

  针对本土搞创新

  当选院士后,马克俭没有停下脚步。从秦砖汉瓦到多种体系及分支,从平面和曲面的空腹网架空腹夹层板,到平面和曲面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的空间钢网格,全都在马克俭的研究范围之内。
  尽管已是80岁的高龄,但马克俭依然工作在第一线,继续指导研究生,不辞劳苦地进行建筑空间结构的创新研究。
  能在一种体系或部分分支中有所作为,特别是工程创新,非常不容易。而且贵州是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省份,在贵州搞建筑,最大的追求就是用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
  对此,马克俭的观点很实际:只有结合本地特点的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他坚信,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改进和创新新型空间网格结构,是建筑结构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为了在实际中应用并验证自己的成果,马克俭经常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向投资商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争取在他们的项目中予以推广。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5年,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食堂的落成,标志着马克俭的理论第一次应用于实践。
  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上世纪90年代,他研制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这种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既满足了大柱网、大开间、灵活划分房间的多功能综合应用需要,又达到了造价低廉降低成本的目的。
  钢筋砼空间网格结构也是马克俭针对贵州实际研究出的成果之一。贵州地处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既无制造基地,又无安装队伍,导致钢网架费用一般比钢桁架还高,为此,马克俭结合省情,开发了安全合理、经济适用的钢筋砼空间网格结构,在贵州推广使用,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他发明的“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在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工程中应用,节约成本1320万元,还获得2007年中国钢协科技进步奖。贵阳世贸广场工程使用了他创造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楼盖结构”,节约投资2000余万元。这些有名的建筑,无一不浸透了马克俭的心血。
  他在大柱网高层建筑中开发的创造性成果已建成三栋高层建筑,很多采用该成果的建筑群获得建设部的“中国楼盘创新大奖”和“全国优秀写字楼”等荣誉。一位工程院院士曾这样评价:“在贵州搞了这么多成果出来,这个院士当得实实在在,马教授真不简单。”

马克俭院士在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上

  变废为宝搞突破

  马克俭十分钟爱所从事的空间结构建筑研究,用他的话说,这让他永远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无限的想象。
  如今,为了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的马克俭,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延伸至建筑环保材料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俭看见瓮福集团产生磷石膏300余万吨,能开发利用的不足20万吨,大量磷石膏只能露天堆放,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于是马克俭开始思索,为何不把这些废弃无用的磷石膏利用起来,变为石膏建筑材料呢?这样既加大磷石膏的综合利用,还解决了土地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将大量经过焙烧后的磷石膏,充分利用于建造低、中、高层节能住宅建筑,从而形成环保、节能、延性好的新型材料,对变废为宝,节约土地和森林资源均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将废弃的磷石膏变成可用的建筑材料,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难题。“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创新,我喜欢新的东西。”马克俭最大的爱好就是不断挑战新事物,创造新成果。
  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马克俭院士在磷石膏板材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新型磷石膏板材完全可以应用于楼房建设。
  50年来,马克俭用自己的创新观实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并有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空间结构上的空白,创出了世界先进水平。
  马克俭的成就,对普通人来说,有如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可他却仍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继续在这座高山上攀登着。
  马克俭现已80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廉颇不老。干劲绝不输给20岁的小伙子。他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一股对事业执著的追求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给他的研究生们带来深刻的影响。在他的身上,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以及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如同一棵常青树,活跃在教学和生产第一线,为了培养新人,为了服务贵州经济建设,为了中国的建筑事业,奉献智慧,只争朝夕!这就是马克俭,一个在前进的道路上奋然拼搏的勇士,一个在科学的殿堂里不懈探索的智者,一个为贵州发展默默奉献了50年岁月的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