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福保,小康梦的品牌路

  这是中国版图上一片静寂而又喧腾的土地;
  这是中国大地上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村庄;
  这是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缩影和典范,一个富甲一方的乡村都市—云南福保。
  在这个方圆2.2平方公里的村庄,有着发达的现代工业。它办有经营规模行业内全国第四、西南地区最大的彩印包装厂 ;办有具备现代一流科技含量的印刷厂 ,10多家省内外刊物在这里印刷,每天有20多万份报刊从这里走向街头。
  在这个总人口2700余人的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业。它有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亚洲最大的室内温泉池,还有宏伟的可供数百人同台表演的大型室内水上剧场。它的文化娱乐城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集会议、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娱乐场所,可以同时接纳1300多人住宿、3800多人就餐。
  在这个30年前还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渔村,有着西南最好的村办教育产业。它与省内名校联合创办三所中高级学校,来自省内外的数千名学生在这里就读,其中还有100多名东南亚、韩国的“留学生”。
  云南福保,位于滇池北岸一个美丽半岛上的小村,距昆明城区10余公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保实现两次跨越:第一次是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业福保”向“工业福保”的转变;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福保村发展以度假休闲为依托的文化产业,福保村由“工业福保”向“文化福保”迈进。现在,“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多项殊荣荣冠于福保的名称之上,这是一个千百万农民期盼的小康梦的所在,也是一处灿灿生辉的属于中国普通农民奋斗创业的品牌典范。

福保村拥有国内唯一的“室内水上大剧场”

  从位于昆明市东北的长水国际机场一路向西南,穿过半个昆明市区之后,就能到达滇池的北端,紧邻着滇池海河口,就是福保。这里的村民这样解释村名的来历:“福保村就是福天宝地”。的确,这里临近滇池,背靠西山,是一块山水灵秀的地方。但是在40多年前,这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渔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云南滇池,和中国大部分乡民聚居区一样,除了依据大族姓氏和地理位置命名的村落,还有一些则是透着吉祥话的名称,譬如富善村,譬如隔湖相望的福保村,他们都是当地乡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但无论地名差异,打鱼一直是滇池湖面周边村民维系生计的砝码,福保也不例外。40年前的福保不通公路,没有一家店铺。除村公所是地主家遗留下的大瓦房外,村民们住的都是土墙茅草房,生产基础十分薄弱,一个劳动日才值3角钱。他们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住在滇池边,吃粮要靠天;无雨遭干旱,雨来被水淹;栖身茅草房,丰收只够半年粮。”
  滇池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禁渔,不过早在1971年,福保村党支部就抓住机遇,超前创办了村里第一个翻砂厂,随后发展成为铸管厂 ,由此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1980年,福保村党支部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迎着困难毅然带领村民在原有村属企业—福保铸管厂、造纸厂的基础上,率先办起了小纸箱厂 。
  由于经营有方,小纸箱厂当年就获得两万多元的收益。1989年,福保农工商总公司以小纸箱厂为龙头,成立福保彩印包装厂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福保彩印包装厂发展到占地100多亩、员工1200多人、产品畅销全省各地的企业,成为福保村的经济支柱企业。
  如果说发展工业让福保摆脱了贫困,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让福保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当然,福保的成功对当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多年发展,福保村对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先后投巨资完成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分三期建起了规范新颖的3层别墅式楼房,改造道路、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观。
  安居的同时福保没有忘记让村民乐业,到目前为止,福保村92%的劳动力均安排在村属企业中工作,同时还关注社会就业和弱势群体,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1980年代的福保村


  为了让村民的子女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福保村党委配合各级教育部门整合教育资源,引进昆明第九中学落户福保,为福保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村里还制定了学习激励制度,每年对考上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分别给予奖励,从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福保村开办了多期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函授中专班、农函大电脑学习班。福保村还对全村青年进行学历和职业培训;选送村办企业的厂长、经理到全国知名学校学习培训,培训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为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解决村民“老有所养”的问题,福保村常年对该村年满5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大米、猪肉、鸡蛋等食品的生活补助。同时在年终分配时对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额外增加分配额度;制定并提高完善了村民医疗福利,将合作医疗的补助比例、报销金额翻了一番。同时把村卫生所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07年,全村村民凡在村合作医疗服务站就诊的医疗费给予50%的补助,真正体现了全体村民小病不出村、看病有补助的惠民福利。

现在的福保村


  灯光亮起,观众屏息凝视:一位年轻力壮的渔家小伙“哗”地撒开大网,鱼群上蹿下跳,小伙跃入水中,捧起一条大鱼,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滇池渔民千百年来沿袭的捕鱼生活,如今经过艺术加工,每晚都在滇池畔的福保上演。
  福保大戏院的表演内容很丰富,滇池的传说、昆明的小调,古渡渔灯、航海家郑和的历史传说、享誉海内外的大观楼长联、流传于滇池流域的金马碧鸡传说等,都包括在里面。
  1995年,福保提出文化立村。
  红红火火的工业企业,使福保一度成为云南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典范。然而,福保村地处滇池半岛上,人多地少,发展受限,矛盾十分突出。原有的铸造、造纸等企业占用资源大、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路子越走越窄。
  经过认真思考分析,福保人认识到:福保只有发展资源消耗少、文化科技含量高,又不污染环境的产业,最终才有出路。文化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福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是福保的最佳选择。
  于是,在企业定位方面,福保人选择了文化产业类型。
  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福保文化艺术节是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农民朋友是艺术节的主角,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福保文化这个品牌增添了光彩。
  现在,文化就是福保的品牌。
  累计投资2.2亿元的福保文化城是福保最大的品牌。它始建于1997年10月,占地约300亩,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集休闲度假、会议接待、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企业,除了各类先进齐全的游乐设施外,还拥有国际标准攀岩场馆及养殖场、花卉蔬菜种植基地等特色项目,成功地举办过“首届福保亚洲杯攀岩比赛”等活动。
  “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水是福保人的世界。”在建设福保文化村时,福保人特别钟情于高原水乡文化,以渔港传统与本地民俗文化为根基,举全村之力挖掘滇中地区的特色水乡文化,努力打造“亲水于民”的文化形态。
  水乡福保的原生态文艺演出《福天宝地》,由300多名演员同台演出,以独特的水上舞台表演艺术,创造出仙境般的美景,再现彩云之南百年文化历史景观和古滇文化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这出原汁原味的大型歌舞,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艺术文化于一身,成了福保村最具文化特色的产品。
  水乡福保的歌舞及餐饮文化场所福保大戏院,也成为国内唯一的“室内水上大剧场”,通过现代科技将传统的福保水乡生活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大胆地将时间和空间的文化资源融入水文化中。该戏院集原生态古滇文化歌舞艺术观赏和最具彩云之南民族特色的餐饮品尝为一体,演绎滇戏与滇味的传统与真情。此外,同样位于福保文化城的“水上温泉”,即“水乡福保的娱乐休闲SPA”,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疗养的度假胜地。
  走进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就如同走进了乡村文化“大观园”。人们醉心于蒙古族呼麦、陕西安塞腰鼓、佤族摆手舞、傣族孔雀舞、朝鲜族扇子舞、云南花灯歌舞等60多种民间歌舞;让人触摸到景德镇手工制瓷、建水紫陶、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陶瓷制品;目睹到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等多种民间绘画;欣赏到剪纸、泥塑、苏绣、彝族刺绣、苗绣、白族布扎等10多种乡村布艺和纸艺;苗族银饰、油纸制伞、葫芦丝制作等近10种乡村手工艺制品;以及到漳州木偶头雕刻、剑川木雕、厦门漆线雕、乐清黄杨木雕等乡村雕刻艺术。
  文化艺术节期间,福保把我国56个民族的168道特色菜肴通过云南特有的“长街宴”展示出来。近百种菜肴及数不清的特色小吃,彰显出民族美食精粹。
  文化艺术节举办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成果展,是一个全面展示小康村风采、交流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大展台,让人们在交流与展示的同时,充分领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名村影响力第一村大寨村、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市场第一村九星村、高科技第一村花园村、人文奥运第一村郑各庄村、农民画第一村中洪村、相府文化第一村皇城村、红色文化第一村南街村、生态第一村滕头村以及民族民俗第一村福保村等国内十大名村悉数到来,整体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采和村办企业发展成就。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文化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据统计,2011年,福保村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也从刚开始发展旅游时的4亿元增加到12亿元。村里现在有六七支文艺队,平常自娱自乐,旅游旺季也登台表演,还常去区里、市里参加比赛,甚至去过台湾演出。村集体每年为各演出队投入的经费总共在20多万元。
  农业的“福保”和工业的“福保”必须注入文化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塑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福保”品牌。彩印包装厂、文化城、印刷公司等应运而生。
  如今,福保彩印包装厂年产值1.4亿元,曾被评为“全国包装行业最大经营规模100家企业”第四名。福保文化城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集休闲度假、会议接待、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室内温泉水上大世界和室内水上大剧场“福天宝地”,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精品旅游项目。
  文化产业延伸了福保村的产业链,安排本村和周边农村劳动力从事文化产业就业人数达5000多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福保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不竭动力,文化产业已成为福保村新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文化项目,给昔日的小渔村注入了强烈的现代气息;旅游、教育、印刷企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福保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福保的时代形象。

  文艺形态出现在传统的农村地区,并不少见。但是,能将科技文明根植于农业种植,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
  其实农业一直是福保永远弃不掉的根。
  由于地处滇池边,为积极配合保护好滇池水环境,福保在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型蔬菜等产业,并延伸产业链,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蔬菜不是种在地里,而是长在水面上。在滇池湖畔昆明福保村一侧水域,站在一座小小的拱桥上,身边是漂浮在水面的“菜地”,大片大片的翠色延伸到滇池中,只被几排垂柳隔开。这就是“占水”600亩、每年可产蔬菜1.8万吨的云南福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水上蔬菜基地。
  本刊记者在福保实地采访的几天里,不仅品尝到了福保品牌的绿色蔬菜,还有种植的有机香蕉、自酿的木瓜醇酒。
  水上种菜,还只是福保生态农业的一个环节。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供人食用的油麦菜顶端部分割下来后,又将菜杆整齐装车,运往福保位于西山团结境内的生态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这些菜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等,加上包谷面和碎米后,就是真正绿色、有机饲料。水上蔬菜的多品种为饲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
  “滇池水面漂浮种植生态蔬菜,净化水质”是福保文化城与云南省农科院于2007年共同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多科研实验,获得多项独立的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今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目前已试种出油麦菜、生菜、小白菜、青菜等30多种绿色有机蔬菜。
  此技术充分利用湖水资源,在自主研发的浮板上均匀栽培优质蔬菜,靠蔬菜的根系与湖水接触充分吸收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生长,常年反复种植,不受气候影响、不施肥料、不喷农药、无残留物、无新的污染源,对水质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产品色泽鲜美、翠绿嫩甜。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对蔬菜进口水样、出口水样的《检验报告》确定,蔬菜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报告》确认:云南福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高原淡水湖泊滇池种植水上蔬菜,“属国内首创第一家”。
  云南福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水上蔬菜生产管理的余建昆介绍,水上蔬菜比普通蔬菜种植的时间要长一倍多,一般需要两三个月才能长成。虽然价格比市面上的蔬菜贵一些,但是购买的市民还不少,许多单位还专门订购,已有20多家单位专门购买他们的蔬菜了。“现在许多市民都是自己开车到福保村来购买,现阶段水上蔬菜是供不应求的。我们的蔬菜都是连根卖,拿回家后只须用水浸泡根部,不用放冰箱也可保鲜20天左右,实现了把菜地‘搬回家’,既有观赏价值,又食用鲜活方便。”

  由“农业福保”转变为“工业福保”,再由“工业福保”转变为“文化福保”,发展方式的转型成功,使福保村创出令世人刮目的奇迹。今天的福保村,一幢幢现代化别墅小楼替代了昔日破旧的泥墙土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宜人环境替代了昔日泥泞脏乱的乡村。
  福保未来的蓝图更远大,将建设的“东盟民族民间艺术博览园”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前期投资12个亿,内容包括:中国-东南亚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中国-东南亚南亚民族民间工艺品大集市、中国-东南亚南亚文化论坛、中国-东南亚南亚民族民间艺术展演馆以及农特产品、特色美食街、中国-东南亚南亚民族文化雕塑园、中国新农村建设成果展、中国乡村文化艺术园、中国村官文化论坛、中国乡村文化产品博览园等内容。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民族文化精品的文化艺术博览园,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友好交往方面发挥作用,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福保村从1995年提出“文化立村”至今,立足于本土文化,实行文化再生与再创造,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与“文化兴村”的样本。福保村党委书记杨明表示,乡土文化中有中国人的“根”,其中寄寓着浓烈的乡土情怀。农村有历史、有特色、有文化、有潜力,农村没有不发展的道理。
  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特色村”之一的福保,从“种田为生”的生产方式到“经营文化产业”的嬗变,深刻体现了在当代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品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村官”杨明:文化是福保的品牌灵魂


  全国各省市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第一村”,他们是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者和领头人:如江苏的华西村、山西的赵家保村、陕西的袁家村、河南的南街村……
  在云南,这面旗帜就是福保。
  从1978年任农村生产队会计,到如今担任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福保社区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杨明就成了这面旗帜中的旗帜,他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历程,也见证了福保村的发展。
  “村民自己要发展,而不是政府逼着做,这样的话矛盾就小了,问题就少了。”
  在杨明看来,没有农民参加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仅仅是城市的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小康。
  走到哪里,杨明都说自己是个农民,他也确确实实以一个农民的一言一行出现在大众眼里,即便柬埔寨参议院主席谢辛亲王在官邸会见他时,两人谈论的话题也离不开福保生长的一草一木。但是他的名后却有众多头衔和名誉:福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集团董事长,中国乡镇企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名誉董事长,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现代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荣获“中国十大名村村官”、“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中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功勋人物”、“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三农’经济新闻人物”……
  杨明的办公桌后上方悬挂着一幅意味深长的对联:坐下去勿须空谈说世间应说之话,观今鉴古研究些问题;站起来移动脚步走人生该走之路,由近及远解决点实事。这是福保人的座右铭,也是福保村官的一面明镜。
  从终日打鱼到文化上阵,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这之间的差距还是多少会让人惊诧。

福保村村民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遍地开花

杨明和妻子肖燕


  有了“富裕、和谐”,福保村开始思索建设“秀美、文明”。
  从1994年起,福保村围绕“花园式福保村”的目标,开始了村镇建设,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全村先后建成风格各异、功能齐备的小康居民楼共650套。在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村镇建设管理中用于绿化、水、电、道路维护等费用达80万元,配有标准绿化带和整齐路灯的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漫步福保村,让人难以分辨这里到底是农村还是城市。
  文化是福保这个中国十大名村的品牌灵魂!杨明用这句很简练的话语概括。乡镇企业撑起了这个小康村。同样,是文化产业延伸了这个村的产业链,使短时间内富裕起来的小渔村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文化已经渗透到福保的每一个角落。福保的村民激情广场就是村民组成的艺术团体表演的主要场所,即使没有表演,摆上音箱,大家也可以卡拉OK一把。
  福保文化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燕说:当初,大多数福保人对“文化”的理解主要局限于茶余饭后的唱唱跳跳。他们组建了老年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企业职工之家等团体,尤其是老年之家和妇女之家艺术团,除了自娱自乐外,还经常性地为村里演出节目。
  肖燕是杨明的妻子,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她是两家主要村办企业的总经理。
  肖燕和丈夫的认识充分一致:福保村必须努力打造更为深厚的文化品牌,农业的“福保”和工业的“福保”必须注入文化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塑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福保”品牌。
  如今,福保村正酝酿着创造一个以弘扬古滇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产业、旅游业为龙头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集“会展、康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滇池湖滨生态水乡”,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在福保村的总体规划已经由昆明市规委会批复,正在报批详细规划。相信按照福保的规划,在不远的将来,福保将有一个更大的腾飞,形成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绿色生态区。
  杨明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农村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农村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会把自己这辈子都奉献在这个地方,为这里的老百姓服务,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好,让更多的农村群众走上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