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志

蹇锡高创新进行时

  对于从事高分子材料学习和研究已近50年的蹇锡高来说,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他最亲近的“朋友”。几十年来,他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摸爬滚打,经历过无数挫折也享有过至高荣誉,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点一滴都能在他的心里激起阵阵波澜。

  说起高分子材料,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化学名词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其实从人类最初出现,一步步发展到如今这个文明先进的社会,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与高分子材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天然的高分子材料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甚至包括人体的一些器官,也是由高分子材料组成。人类从很早就开始掌握了利用高分子材料为自己服务的相关技术,如人们利用棉、麻、毛、蚕丝这些高分子材料织成御寒的衣物,抵御寒冷,保证了生命的延续;利用木材、棉、麻等高分子材料造纸,保证了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已经不能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天然高分子进入化学改性阶段,开始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907年,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出现,标志着人类真正进入应用化学合成方法有目的合成高分子材料阶段。有人说,在20世纪的化学领域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出现了塑料及其他合成高分子材料。从此开始,人类从单一使用天然高分子材料进入到了广泛使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时代,出现了塑料、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胶黏剂等等合成高分子材料。而从事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蹇锡高就是其中的一员。

创新  成就精彩

  对于从事高分子材料学习和研究已近50年的蹇锡高来说,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他最亲近的“朋友”。几十年来,他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摸爬滚打,经历过无数挫折,也享有过至高荣誉,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点一滴都能在他的心里激起阵阵波澜。
  蹇锡高,现任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在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温高效分离膜、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耐高温特种绝缘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型成果,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蹇锡高初识高分子材料是在1964年,他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开始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习,从此他便踏上了给予他无数艰辛和荣誉的高分子材料研究之路。1969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98年,蹇锡高远赴加拿大留学,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开始了“聚合改性和耐热高分子材料”这一课题的研究。1990年回国后,他便投身到高分子材料领域,带领着科研团队,开始了对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胜利的曙光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团队研发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于2001年3月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100吨/年中试鉴定和“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验收,经评价,均属于国际首创、原始创新,居领先水平。从此,团队的研究工作开始进入新的境界,不断有好消息传出,诸多创新成果的取得,是对漫长坎坷的科研之路的最好回报。

蹇锡高与学生在一起


  2003年对于蹇锡高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他与团队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醚砜酮(PPESK)及其制备法”获得了肯定。凭借着这一技术成果,蹇锡高及其研究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说起这一奖项,十年前激动和振奋的心情,至今他还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的请柬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签发的,这说明国家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这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激动、鼓舞和振奋,更增强了我们为科技发明和创新作更多贡献的信心和献身科技事业的决心!”
  该技术是在综合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统产品不能兼具耐高温与可溶解的不足,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价廉易得的苯酐、苯酚为原料,经简单工艺制得拥有全新结构的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共聚树脂(PPESK)。PPESK树脂兼具耐高温、高强度、良好电气绝缘性能、耐辐照性能,并可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这一技术合成工艺简单、易于精制、产品收率高、成本较低,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精密机械、核能等高新技术领域,还可以推广应用到众多民用领域。结合相关项目,在工业废水废气回收处理、海水淡化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此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意义是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技术研究中的垄断地位,改变了其长期对我国进行封锁禁运的尴尬局面,为我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材料和技术发展争得了主动权。蹇锡高也凭着在这一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以及重要贡献,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国务院发展教育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耀与奖励尚在其次,蹇锡高最看中的是自己多年的科研心血终于化作能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有所帮助的技术成果,这比让他拿几座奖杯都更加有成就感。也是这种成就感,激励了他一直不断努力,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执着  开拓未来

  能够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已经是一个高峰,蹇锡高与其团队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非凡成绩,达到了一个使众同行仰望的高度。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一直是激励蹇锡高几十年来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科研成绩获得了重要认可的情况下,蹇锡高仍旧没有熄灭创新的激情,没有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而是怀着追求完美的目标,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以所取得的成绩为新的起点,继续向科研的更高峰进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命运也自然会眷顾自强不息志在超越的追求者。2011年,在第一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8年之后,蹇锡高和他的团队再一次征服了科研新高峰,通过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相结合,又研发成功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和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凭借着“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蹇锡高与团队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超越了过往的成绩,开拓出了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这一全新方法通过对多项相关技术的综合分析和攻关,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具备新结构、耐高温并可溶解的杂萘联苯聚醚腈砜(PPENS),解决了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和可溶解的技术难题,弥补了传统聚芳醚腈室温只溶于浓硫酸而因此导致的合成条件苛刻、加工方式单一的缺陷,改变了其成本高、价格昂贵、应用受限的状况。这一成果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聚芳醚腈新品种,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含五位同行院士组成的专家组鉴定,确认是“国内首创,是一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目前,其深加工产品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等领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相关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相关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蹇锡高还在其他多方面展开科研工作,不断开拓自己的创新疆域,凭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他的科研工作自然是遍地开花,不断有好消息传出。
  针对膜分离过程通量与截留率呈反向变化规律以及传统的膜分离不耐高温等问题,蹇锡高提出了耐高温高效分离膜的概念。根据此概念,以新型聚合物为基材研制成功能在较高温度下运行、兼具高通量和高截留率的分离膜。这一新型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气体分离、储能电池离子膜等领域。
  蹇锡高还成功研发出350℃以上长期使用的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耐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聚四氟乙烯相当,磨损系数低一个数量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耐高温动密封件和摩擦件;研制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备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汽车等领域的结构件;他研制出的耐高温特种绝缘漆和涂料通过教育部和核工业总公司鉴定,属国际首创,之后又完成可在250℃以上长期使用的特种绝缘漆以及漆包线的研制工作。目前这些研发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用加热电缆、干式变压器、大功率电机等设备中,运行状况良好。
  此外,在聚合物环氧化研究、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等研究方向中,蹇锡高也获得了重要成果,相关理论的论文被发表和引用,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合作  铸就辉煌

  虽然专注科研,但蹇锡高也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会做研究”的埋头苦干型的单纯研究者。因为他明白,科学研究成果最终的目标和最重要的意义,是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去,这才是科研和创新工作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果一切只是纸上谈兵,那就丧失了追寻的意义。因此,蹇锡高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呕心沥血,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他也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最果敢的指挥者和领导者,引领着自己的队伍,不断向前迈进。


  蹇锡高向自己的团队提出“要走出一条从实验室到工厂、从工厂到市场的科研路子”,“科研和生产是相互作用的,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不应该只满足于纸面到纸面的研究,也不应该单纯地追求填补空白,而更应该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真正为国家建设服务。”他们正是沿着这样一条将科研活动与技术转化及市场开拓紧密结合的道路,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据蹇锡高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隶属于国家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他们不仅具有完整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体系,还先后建设起10吨/年规模的合成扩试基地、100吨/年规模的中试基地、500吨/年规模的工业性示范基地、以及新型高性能树脂加工应用示范基地。这些工程化研发基地对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成功产业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00吨/年规模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项目;通过开展工程化研究和广泛地市场开拓,扩大了团队的研究视野和合作的圈子,进一步融入产业界、商业界,铸就了辉煌。蹇锡高强调:实验室做成功高质量的样品,工程化、产业化是要做成功质量稳定、性价比最优的商品。团队取得的众多成果让蹇锡高自信满满,他自豪地说:“我们敢向英国ICI公司等国际老牌大公司的同类产品挑战。”这样的自信和骄傲是他与他的团队专注科学研究、致力成果转化所取得的成就赋予他的,也给予了他真正的成就感与成功的喜悦。
  科研成果获得肯定,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和奖项,技术转化工作进展顺利,这一切都是蹇锡高宝贵的人生财富。但是,面对这些成就和荣誉,他从不倨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将自己与研究团队放在一起,无论得到什么奖励,他都会说,这是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他明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他与他的团队是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着一路走来,这在蹇锡高的心中,是无可代替的“革命感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懂得和珍惜,才成就了蹇锡高,也成就了他们的精英之队,成就了他们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壮丽事业。
  在建设高品质团队的同时,蹇锡高还十分重视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培养出硕士研究生78名、博士研究生75名、博士后2名,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尽管他的头上有很多光环萦绕,尽管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为他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和奖励,但是蹇锡高对自己的定位,仍旧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虽然他已近古稀之年,但是,有梦想的人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力量。脚下那条漫长曲折的科研之路仍旧向望不尽的远方静默延伸,大半生获得的成就,使他探索与追寻的脚步更加坚定。昨日之巅峰,今朝之起点,相信在下一个科研巅峰之上,我们还会再次看到蹇锡高自信昂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