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两会科技

发展物联网重在自主创新

曹淑敏  全国政协委员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

  两会期间,记者就中国物联网的现状与发展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曹淑敏认为,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是在1999年,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物联网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它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物联网涉及到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这三个层面。感知层就是指信息的采集,网络层就是指网络的传输,应用层就是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感知层主要是指传感器等一些末端感知的设备,我们国家的传感器跟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中高端的传感器,我国做的还是很少。国外大公司研发的中高端传感器,各个节点对光与气温等的感知非常灵敏,所以从差距的角度讲,我们国家在物联网这个领域中,在国际的标准化程度上,也是处在初期阶段。
  曹淑敏认为,从网络层传输的角度讲,中国的通信网络还是非常发达的,跟国际上相比,至少从装备上来讲,几乎是同步发展,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从创新上看,中国物联网网络层传输的设备也是很不错的。比如,像我们的华为公司,在国际上都是属于进入前三名的。从标准上看,我国在国际物联网领域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高。在物联网领域中,涉及到很多技术,像云计算技术,现在我们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来称呼它,这个词就叫“大数据”,意思就是用“海量”已形容不了这个数据了,所以就用“大数据”来形容它。目前,在应用层面,我国的物联网就是根据一个应用,对一些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最后去实现某一项功能,比如智能的控制,智慧的管理等等。在物联网这个领域中,我们与国外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是跟美国相比,在核心技术层面,美国中高端的传感器技术与网络技术,甚至是云计算技术,都是全球领先的。
  谈到我国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时,曹淑敏认为,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联网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物联网最核心的技术上,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软件及操作系统,包括中高端传感器本身,我们能做的还是不多。二是物联网应用的领域还不够宽,现在大家都在做试点,都在探索阶段,比如智能电网,就是对整个电网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甚至小到我们家里面用的电源插座,国外现在已有智能控制的电源插座。还有智能电表,它可以实现远端自动抄表的功能,这种远端自动识别的技术,就是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可见从物联网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延伸出很多很多的功能。三是物联网在应用时,其个性化较强,它不像手机之类的东西,可以大规模、通用地去发展,所以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时候,受各行各业自身特点的限制,想发展物联网产业,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在曹淑敏看来,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刚刚应用与发展,所以目前我们有非常好的机会,去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中国的物联网产业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要在发展中争取优势。毕竟物联网不是孤立的,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它也是跟过去很多行业里的技术有一个融合,也是在以前的技术基础之上,再扩展出来的一个东西。中国的物联网正处在发展初期,所以我们既有自主创新的机会,更有巨大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