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本期特稿

谢家麟、吴良镛两院士

  2012年2月14日,庄严而热烈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最高荣誉颁给了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和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院士。

谢家麟:“加速”人生没有终点

  技巧、金属部件的焊前化学处理、阴极材料的激活方法等。
  忆及当时这么做的原因,谢家麟分析道:“第一是考虑到回国以后,脱离了美国实验室的环境,自己不掌握它们恐怕就难以推动工作;第二是从小就有喜爱自己动手的习惯。”他表示,动手能力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它指的是对一个大系统中硬件的全面特性,包括生产过程,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大系统出现问题时,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010年1月,摄于谢家麟院士办公室(高能所-刘捷摄影)


  1955年谢家麟回国后,当时正值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科研人员短缺,经费投入有限。他当时开展的加速器科研项目,本来应该建立在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基础之上,但国内却没有,国际上则对我国禁运,苏联老大哥也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出售。谢家麟迎难而上,他形容自己是“想吃馒头,先种麦子”:给新分来的大学生补“核物理”、“电子学”、“微波技术”、“电子直线加速器理论”等课程;没有实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他带着学生动手制作。在既无人员派出、也无引进和采购国外器材的条件下,从研制基本关键部件做起,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

1955年,谢家麟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45Me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图为他在控制台上工作。


  “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中,从一开始就按一个聪明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思路长驱直入获得成功的例子是很少的,而更多的是首先有一个在原理上站得住的设想,动手去实现时,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然后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修正路线和方案,经过反复修正,最后创造出崭新的事物……因此特别是在实验领域的创新,要自己能够动手,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知道关键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达到预期的目标。正如驾驶汽车,方向盘是要永远按路面情况做调整的。如果自己不懂动手,则犹如一人观看路面情况,转告掌管方向盘的人来调整方向。” 谢家麟在书中如是写道。

1986年8月,为高能所研制的对撞机上第一块聚焦磁铁钉上标牌。


  “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爱好诗词的他曾如此写下自己的欣喜和豪情。


寄语


  谢家麟是一位不断奋进的科学家,更是一位胸怀宽广、淡泊名利的学者。当他总结自己漫长的科研人生时,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在科研道路上曾经和他一起工作的领导、同事、助手、学生。他认为,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奖励,更应该理解为国家与人民对中国高能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对中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几代人努力的嘉奖。
  对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谢家麟院士很谦逊地表示:“我只是很一般的平常人,不聪明也不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怎么样,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就。”他曾告诉年轻人,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树立坚定的自信;他特别强调,“原创”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当好他们的顾问……

1978年,高能加速器设计考察组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前升起中国国旗后合影留念,谢家麟(右四)。高能所刘捷摄


  谢家麟院士说,当今中国的科技投入力度空前,青老年科学家济济一堂,这是中国高能事业发展的基石。任重道远,作为老一代科研工作者,他希望年轻科学家们,善用资源,做出一流的工作;坚持科学实践;坚守踏实、诚实的科学作风;淡泊名利,潜心科研,要能够耐得住“寂寞”与“平凡”。

吴良镛:建筑是一生不悔的追求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乡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学家与城乡规划学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上世纪90年代吴良镛教授在建设工地


筑梦初始


  1922年春天,吴良镛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吴良镛在内心早早地树立了将来从事建筑行业,“谋万人居”的伟大理想。

2002年吴良镛教授在黄山作画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我国建筑教育的先驱。在重庆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他惊讶地发现,同样饱受战乱侵扰的西方建筑界并未无所作为,而是信心百倍地放眼未来,致力于战后城市重建和住宅建设的研究。国破山河在,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景如同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吴良镛的心。
  抗战胜利后,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约,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林徽因成为系里仅有的两名教员,自此,揭开了现代中国建筑教育的新篇章。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给吴良镛寄去一封信。“百废待兴”这四个字,让吴良镛立刻做出了抉择。1950年底,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吴良镛毅然绕道回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
  回国后,吴良镛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1984年退休后,他又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95年创办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1993年10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主席Samuel R.先生向吴良镛教授(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颁发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挂着吴良镛的一幅书法作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遗产,迎接中华科学文化伟大复兴。”这似乎象征着这位耄耋老者一生践行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待。


情钟民居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吴良镛常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不说空话,只做实事,是吴良镛一生的坚持。数十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居发展之路。 作为中国建筑与城乡规划领域的领军者,吴良镛非常重视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他吸取中国文化的精华,融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在1989年出版了15万字的同名专著,使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走向“聚落”的概念。这是我国一部现代建筑学系统性理论著作,该书出版后,引起了中国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本建筑师的必读书”。

吴良镛教授(前排左三)参加1999年国际建协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评审(其他评委为Krzysztof Chwalibog教授、Peter Rowe教授、Roderick Hackney教授、S. E. Z. Wohamed Sad教授)。


  在此基础上,吴良镛针对城市化日益加快的进程和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格局,创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吴良镛创造性地拓展了传统的学科视野,以人为核心,拓展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主导学科群,与相关学科有关部分交叉,形成学科体系。吴良镛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巨系统”,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融贯综合研究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他举例说,现在我们城市与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多角度来讨论问题,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进行思考。1999年北京举办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吴良镛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作大会主旨报告,起草《北京宪章》,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史上重要宪章之一。《北京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要看到人居环境科学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学科,看到它将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迈进的大趋势。”他总是这样告诫同道。


师者如兰


  回顾自己的工作,吴良镛更倾向于自己是建筑教育者,教书育人是他大半辈子一直在做的事。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每一个当过吴良镛学生的人,对他的评价中从来少不了这一点。他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告诉你必须怎样做,而是从点点滴滴处启发学生。他指导博士研究生,修改论文精细到标点。到目前为止,他还亲自给研究生上课,撰写《中国人居环境史》,承担着“京津冀”规划项目……

1999年吴良镛教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学生交谈


  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又对建筑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具有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他认为,建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要盖房子。在吴良镛的心中,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他一生不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