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雷高妙手扶桑梓 大医满精诚

 

        古语云:“大医精诚”。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从医41年,在不懈的努力以及求新求变中,雷高用自己的人生脚步诠释着何谓“大医精诚”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1970年,雷高从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在同学们纷纷竭力向大医院靠拢时,他选择了基层医院—陕西凤县的县级医院。
        乐观的人看到的永远是杯中剩下的半杯水—“下到基层医院看似不好,实际上不然,当时基层医疗缺医少药,技术也不够先进,这样派医生外出培训学习技术的机会就多。”“当时,基层医院会经常组织医生对整个县甚至更大的范围的群众进行健康普查,常常是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过,必须做到人人普查,有病必治。”“一下基层就是半年,非常辛苦,但是,在普查普治中,能够碰到很多实践机会,医疗技术也迅速得到了提高。”
        雷高这样理解自己的基层经历,也把握住了这些学习机会,他先后外出接受了骨科、麻醉、中西结合、外语等领域的培训,并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骨科。此后40余年,他便在此间耕耘劳作,直至硕果满身。
        在县级医院,雷高一干就是8年,期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业务骨干,并做到医院医疗股长。1979年,雷高结束了基层医院的行医生涯,调回西安铁路中心医院,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基层丰富的实践经验让雷高很快成为了医院的骨科主任。
        唯有精诚致魂魄,对于精益求精的医学来说,不断地学习、深造,才能取得更深的造诣。1984年,雷高投身国际著名显微外科及骨科专家、世界断指再造之父、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专家陈中伟院士门下,成为他的授业弟子。
        名师出高徒。陈中伟院士在骨科领域高山仰止,1963年,世界上第一个断肢再植手术就是由他来做的。对于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雷高自然非常珍惜:“无论是上手术台、查病房还是搞科研,只要是能够学习的机会,我都不放过,而老师也是言传身教。”“老师身上有两个特点特别值得学习,一个是每台手术都是精益求精;还有就是老师的创新精神,比如开拓新技术、搞科研。”
        扎实的基础功底加上大师的言传身教,雷高很快在显微外科以及骨科领域崭露头角,80年代末,雷高已经将医院显微外科以及骨科技术做到了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包括与显微外科相关的断指再植、拇指再造、带血管骨移植、神经移植、肌肉移植、大网膜移植、淋巴管移植等手术。
        与此同时,雷高也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他在医院搞了一个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室,研究显微外科动物实验临床手术,并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5篇有关显微外科动物实验的学术文章,编写了显微外科动物实验手册,对显微外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从事临床工作41年来,雷高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教学和临床经验。他擅长骨科、显微外科专业,特别在脊柱外科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方面有独到建树,并使复杂性脊柱病患者治疗有了突破性发展。数年来引进并成功开展新工作、新技术18项,有7项新技术的引进填补了西北地区的空白。他主持科研课题9项,其中4项已通过省科委成果鉴定。
        他自行研制的“多功能椎间盘切割刀”获国家专利(专利号IL 97239805.8),并获得了1996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针联暨国际传统医学学术会议优质医疗器械金奖以及获法国第88届世界发明博览会特别奖,其产品通过审定已批量投入生产及销售。近期研制的“可调控性椎间盘铰刀”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此外,雷高还曾获国际、国内21项科技进步及成果奖。
        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之余,雷高还主持开展了多项继续教育及专科学术活动,将他在骨科领域的光热发扬开来。
        除上述之外,他还数十年如一日重点研究脊柱病的微创治疗,在国内多个地区率先开展椎间盘镜下系列手术,颈、腰椎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及等离子刀椎间盘低温成形术,腰椎椎间孔镜手术等,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
        “我希望通过微创技术的使用,能够将大手术变成小手术,将小手术变成不手术。”这是雷高多年来苦心钻研微创技术的宗旨,也是他甘于冒损害自己身体的风险来钻研微创技术的动力所在。
        “微创介入技术,需要借助X线来定位,医生在开展手术时会受到大量X线的辐射,这对身体损伤很大。”雷高曾因此一度白细胞降低,免疫功能受到了很大损伤。
        “医本仁术”,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这是医道最本真之处,也最好地诠释了雷高无悔无怨的毕生追逐。

东莞康华医院骨科中心团队合影

遍育桃李  杏林春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雷高心中,医生是他毕生的职业,也是他终生致力的方向。
        2007年,雷高担任东莞康华医院副院长及骨科中心主任。随同他一起来到康华医院的,还有填补东莞在该领域空白的多项骨科技术。


        医者父母心。在他的带领下,骨科中心的医务工作者以患者为中心,拒绝程式化、模式化医疗,坚持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做专属治疗方案,确保诊疗的针对性、精密性;从接诊、检测到治疗、康复,每一步都严格遵守标准体系,细心呵护、细致安排,以专注、专心、专有来充分诠释专业骨科的独特魅力。
        他始终遵照“科技兴院,优质服务”的宗旨,开展了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和新项目研究,成功申报并主持多项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并在完成“十一五”科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二五”科研立项。
        一枝独秀不是春,作为一个医院的领军者,来到康华医院后,雷高致力于将康华医院发展成市内和省内的重点专科,并向国家重点专科迈进。
        这一宏伟构思的背后,需要强大的人才力量支撑。

雷高教授(左)指导年轻医师学习


        为提高骨科中心医生素质,努力提升在职专业技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能力,培养出专业理论扎实、临床基础技能过关的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员,不断夯实创伤骨卫生专业技术队伍,使创伤骨科健康、可持续发展,雷高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
        雷高说,为了让年轻医生成长,康华医院骨科中心已举办了8期骨科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以及新的技术学术会。目前,康华医院还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能够有更雄厚更先进的技术力量造福于患者。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学术、高标准的医资队伍,骨科医院集中精锐医疗力量,专注于骨科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为了打造强大坚实的资深医疗专家团队,骨科中心每年都会有在职专业技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通过选送到国内或省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时长为1~2年。这些骨干经过学习,在专业上成为具有本学科(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达到所进修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水平的专业力量。他们富有创新精神,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能组织解决本学科急危重症并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同时,在较长的培训时间里,中心定期对选送的培养对象的学习、思想及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跟踪评价,协助医院科教科做好培养对象的管理与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到目前为止,骨科中心已经形成一支包括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脊柱非融合学组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学会常委、东莞康华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原陕西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罗德民教授,原广东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骨科学会委员、东莞康华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张耀光教授,广东省社区康复学会委员、东莞市手外科学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东莞康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林跃等为技术班底的核心人才队伍;形成了脊柱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三个科室。其中,脊柱关节科重点发展方向是以微创为技术特色,全方位开展脊柱、关节手术及各种治疗,尤其是在颈、腰椎间盘的微创介入治疗及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方面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创伤骨科坚持以微创技术为特点,依托大型综合医院的多学科技术优势,将微创技术应用于高龄脊柱、骨盆、四肢等疑难骨折及小儿骨科方面;手足显微外科在断肢再植及拇指再造各种皮瓣移植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手足显微外科林跃主任(右一)在指导科室医生制作康复支具


        目前,骨科中心已发展成为科、教、研三位一体的省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技术力量处于东莞市领先水平,并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现在康华医院的骨科已从原来只占半个病区的小骨科发展到现在3个大科,床位也从原来的14个增加到了180个。”雷高说,接下来科室准备再扩大,将脊柱与关节分开成两个科室,规模预计扩大到200~230张床,技术水平希望在5年内发展成市内和省内的重点专科,并向国家重点专科迈进。


        雷高,男,1946年3月3日出生于陕西合阳县,1970年毕业于原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六年制)大学本科。曾任西安铁路中心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陕西省特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华医学会微创外科学组第1~3届委员会委员,全国脊柱非融合技术学组创始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委员,东莞市医院管理协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委,显微外科学组副组长,西安市骨科分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委,福州市医学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管理学院研究员;国内七家国家级医学杂志社编委,中国发现杂志社副主编;西安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02年、2003年郑州铁路局劳模;2004年获铁道部火车头劳动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