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林海听涛

  2011年8月10日,王涛院士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5岁。
  即使在病床上,她还念念不忘正在实施的生物质能源项目。

王涛院士


  勤奋,执著,敬业,奉献,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这是这位女院士生命的关键词。
  她的一生,带来了亿万苗木的根深叶茂;她的离去,带走的是无数同行和后辈的深切追思。她植根于民众需求和科研实践的沃土,向往着科研成就与应用效能的广阔天空,终于成长为一株高可参天的大树。
  1   科学家
  ABT、GGR,王涛的点“土”成金术
  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研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缺乏实验场地,科研人员都在争大课题,轮上王涛的,却是不起眼的小课题—“植物扦插无性繁殖的研究”,课题经费1000元,聊胜于无。
  为了节省经费,她就跑到医院捡瓶子当实验器材;为了赶进度,无数个夜晚她工作到深夜;在毫无防护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引发身体不适,她不以为意……
  苦心孤诣的努力换来了收获。复合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功了,她把它命名为“ABT”,俗称“生根粉”。ABT的应用效果实实在在:北京市林业局从内蒙古拉了几车沙地柏苗,由于路途遥远,近一个星期的行程,把树苗都捂坏了,几乎要死掉,一用生根粉,活了。
  一步一步地积累,生根粉的信誉慢慢建立起来。此后,王涛解决了桧柏扦插的繁殖问题,同时完成了研究成果的小试和中试任务。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她赢得了1984年的林业部科技成果奖。此后,她便投入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并于 199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小项目获得了大成功,但这位坚韧勤奋的女院士很快将ABT的“功劳簿”抛在了脑后。
  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1995年,王涛在科技部立项开始了无公害非激素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的研究。GGR是一类非激素型的生理活性物质,优于目前应用的植物激素及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且不需要低温贮藏,易溶于水,无污染。这些特性,为提高植物苗木成活率、增加植物的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年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但王涛更看重的是,她的工作能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王涛院士将农民看作她事业的知音,她也用工作成绩为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作物的增产、增收是最好的见证,农民在田间的笑容是最朴实、最真诚的拥戴。
  这些成绩和拥戴也为她赢得了无上光荣: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发明奖、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ABT、GGR走向世界后,国际荣誉同样纷至沓来:美国匹兹堡世界发明展览会金奖,远东最佳发明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发明展览会生态最高发明奖,布鲁塞尔尤利卡金奖,比利时教育部部长特别奖,罗马尼亚发明协会颁发的一级杰出发明奖……
  自1999年开始,王涛院士同埃及开展双边合作,使GGR在埃及的应用面积达6000公顷,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埃及政府、农业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埃及科技人员和农民的认可。通过GGR的合作,还促使双方建立了中埃友谊林,促进了政府、使馆、科技部门的交流合作,增进了友谊。1999年,埃及副总理兼农业部部长瓦利博士在接见王涛院士时称“王涛院士热爱埃及这片土地”。
  对于荣誉和奖励,她不怎么在意,她把别人眼中的“无上光荣”只看作是对自己一个阶段工作的肯定,创新的脚步仍然不竭向前。
  2   产业推动者
  成果转化“王涛模式”
  王院士总是说:“学科带头人尤其是从事应用学科研究的学科带头人,要有政策水平和经济头脑,要熟悉国家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否则就不能使科学在经济中起先导作用。应用学科更是如此。”
  1989年,“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被列入国家科委第一批37项重点推广项目。
  为了推广ABT,王涛自力更生,建立起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生产经销、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林科技成果转化道路。

2005年王涛院士在东盟10+3会议上发言


  为了推广ABT,王涛在国家科委10万元拨款、60万元贷款启动下,自力更生,自我滚动,不但用成果收益2000万元支持了项目的实施,还吸引争取4846万元资金支持基层的推广,组织起由推广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农林技术员为骨干,人数达千万余人的推广大军。
  经过十多年的推广,ABT应用植物达1582种,推广面覆盖了全国80%的行政县/市,推广面积达1926万公顷,经济效益达144.75亿元。该项目于199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林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与ABT推广相似,王涛院士在全国31个省市1322个县/市建立GGR试验示范点8699个,应用植物品种达879种。6年时间,GGR系列在农林业应用总面积达353.7万公顷,育苗15.36亿株,经济效益达32.4亿元。
  ABT、GGR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推广体系的社会效能,王涛的目光转向了“社会林业”。
  王涛院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把林业的活动由部门职责发展到全社会职责,就要引导和组织全社会参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建设。只要在社会林业构建工程实施中建立起提高社会林业工程科技贡献率的机制和模式,就能使林业成为社会综合发展和人类社会工程的一部分。”
  “王涛院士做事情是大手笔、有气魄。”于海燕博士回忆说。
  这是中国林科院迄今为止范围最大、层次最多、开放程度最高的科研项目之一,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24名专家领导、33个省级子课题、1969个县级子项目、159万人技术推广骨干队伍、280个社会林业工程示范县、11629个示范点、1816项先进实用技术……。这一系列数字,建立起中国社会林业工程技术的庞大推广体系,为以六大工程为主的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并于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的开展,建立起中国社会林业工程与省域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培养了人才,提高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林业在中国实施创立了一种新模式。
  截至目前,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的推广面积已达5054.79万公顷,覆盖了全国83.13%的县级单位。同时,社会林业工程的实施也让祖国河山蒙上了一片绿意:天然林区自然生态林呵护着自然环境,南方集体林区的庭院林果飘香,平原农区田成方、林成网,林业实用技术为林业又添新绿……
  3   社会活动家
  林业的专家形象、国家形象
  作为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森林培育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涛在森林培育、社会林业工程和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她的专业是林业,她的视野却远不止林业。
  从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开始,王涛院士先后当选三届人大代表、环资委委员,并当选第九、第十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林业行业第一位全国人大常委。
  “第一”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对人民高度负责,这是王涛遵循的一贯准则。在履职期间,王涛积极参政、议政,积极参加立法、执法检查和国际双边或多边议会交流活动,她代表了林业界的专家形象,尽到了一个人民代表和常委应尽的职责。
  作为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和环资委委员,王涛共参加了29部法律的立法与修改工作。以《防沙治沙法》为例,这部法律争议大,学术界对于立单项法还是立综合法看法不一,相关部委对于相关专业概念的界定和权属存在争议,专业委员会起草组与林业部政策法规司也存在一定的观点分歧。
  作为这部法律的主要起草责任人,王涛院士要掌握现有政策,协调专家的意见,界定相关专业概念。她还主动带队到沙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我国防沙治沙的国情,加深了对战斗在防沙治沙第一线的沙区人民的感情,圆满完成了立法任务。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防沙治沙法》。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依法预防、依法治理、依法管理的轨道。2008年5月召开的世界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任人大代表和常委期间,王涛院士参加常委会与环资委有关的执法检查26次。这其中,既有跟随副委员长等一起进行的执法检查,也有自己带队对《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通过参加执法检查,切实将人民赋予的权利落到实处。
  在履职期间,王涛院士多次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及相关会议,并随副委员长出访3次,参加了中国全国人大与六个国家的议会友好小组。
  维护国家利益、宣传建设成就、扩大国际影响,王涛以一个中国林学家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在很多时刻,她代表着中国林业的国家形象。
  在她参与的第四次日内瓦会议上,她就我国防沙治沙成绩、《防沙治沙法》及相关法律与执法检查监督等情况作了介绍,受到各国议员好评。主席及秘书长在作总结报告时说,如果各国议会都像中国全国人大对履约和防治荒漠化这么重视,那么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工作必然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国际交流工作中,她以热情周到的态度、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和精深的专业水准向国际友人传播中国,消弥隔阂。她代表人大接待英国下院女议长贝蒂一行时,不但消除了他们对中国的误解,还以客观求实的实际考察让他们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由于她的贡献,她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中共中央统战部评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4   战略家
  壮心未竟生物质能
  曾有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50年后,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枯竭;90年后,煤炭资源也将枯竭。能源短缺正在一步步扼紧人类的咽喉,寻找可再生替代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了解、熟悉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国内外现状,及时为国家在以上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王涛院士参加与领导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相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将“森林资源核算纳入绿色GDP”等宏观战略研究。
  而早在“十一五”规划前,王涛院士就看到石化燃料枯竭的危机。长期的林业工作经验,她爱树,更懂树。她天生具有这种学术敏感:黄连木、文冠果等这些油料树种在我国的面积超过135万公顷,年果实产量100万吨以上,如能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生物柴油。她说,“我们就是要从树种里‘挤’柴油,挖出一个新的‘大金娃娃’。”
  这个“金娃娃”可不好挖。
  我国含油植物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但是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燃料油原料基地的却很少;分布集中成片可建原料基地,并能利用荒山、沙地等宜林地造林,建立起规模化良种基地的生物燃料油植物更少。
  为了提高我国能源战略储备能力,推动我国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为发展我国生物质燃料油产业提供木本资源,王涛院士领导团队开始了“中国主要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普查、研究与开发”。
  在全国普查基础上,他们筛选出可作生物质液体原料树种7个,并对其资源量、分布规律、生物学特性、商品性状及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良林分、优良类型与优良单株选择,构建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示范基地。她也由此先后承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相关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选育及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并进行相应对接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研究,以建立相应产业链。
  从“十五”期间到“十二五”伊始,王涛院士一直在为生物质能源殚精竭虑地忙碌着。2010年12月,院士因病住院。甚至在住院前的两个月里,她从成都到重庆、福建、杭州、山东、南京、安徽、河北,一路马不停蹄,心里牵挂的,还是生物质能。
  按院士的思路,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适宜用于生产液体生物质燃料植物的特性,并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能源植物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把现有林改造成能源林基地,同时,建立起良种繁育与丰产栽培基地,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然而,项目进程未半,院士却与世长辞。
  人们扼腕痛惜:王院士走了,我们的根也折断了。
  我们臆断地猜测,这般沉痛低回的心境,应该不是这位生性积极刚强的女院士所希望看到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她未竞的事业,便寄托于这些新生代的秧苗与蓓蕾之上。
  后记


林海新声


  王涛院士对年轻人的培养非常重视,在她的手下培养出十几位博士和硕士,如今已在各条战线上挑起了大梁。院士对人才要求以严厉著称。严厉的学风传承给了弟子,也影响着她的团队。他们同时继承过来的,还有她的座右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于海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读生态学博士,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期从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社会林业工程、木本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科研项目9项。
  据于海燕博士和院士曾经的秘书秦兆宝介绍,目前,我国应用木本能源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生产生物柴油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其中黄连木果实生产生物柴油已经通过外经贸委组织有关部委进行了鉴定,并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产品检验实验室检验,油品的主要物理化学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以及我国轻柴油标准。使用后尾气排放明显改善,并已进入中试阶段,可以实现产业化;文冠果生产生物柴油已通过实验室制备,产品经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检验,各项指标适合我国轻柴油标准。应用木本淀粉植物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作也在进一步推进。
  于海燕说,未来,生物质资源培育等项目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延续,更多强调黄连木、文冠果、山杏、栎类等生物质资源树种做为原料林的培育及应用,让科研项目的实施转化成更多的成果,来带动产业的发展。
  这支慢慢成长起来的团队,继承了ABT事业的成就和荣耀,同样继承了院士对事业执著的追求与高度的敬业精神。继续院士未竟的事业,是这个团队深藏于心的无声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