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叫板海外 我们拿什么武装自己



杨壮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见证了外企在中国的成功,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大风暴中存在的大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和需求更加强烈,这也使得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是企业要壮大,要在国际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走出去”,实施海外扩张;另一方面,担心中国企业是否能适应并征服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驾驭不好可能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面对现实,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是不是现在我们企业已经完全具备了争霸海外的实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上有哪些成熟的条件和不足的地方?海外扩张,我们应该怎样武装自己,实现预期目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外合作北大国际MBA项目国际院长杨壮教授。
        杨教授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着眼世界、投资海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治和经济上的一招妙棋。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目前我国企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否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挑战,承担起历史赋予中国企业的责任。我国企业要想海外扩张,需要做足功课,练好内功,全方位武装好自己,从容应对挑战。他深入地阐释了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应对战略。

        进军海外市场 机遇与挑战各半

        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有利有弊,机会与挑战各占一半。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机会与20年前日本企业到美国投资很像。一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增长。日本的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也在增长,地位提升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货币升值,使得国内企业往外走的推动力很大。因为货币利率高,出口就可能亏损,如果到外面直接购买企业、购买资产、购买一系列的东西或做事情,那就很有利。二是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甚至比日本还强。当时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因为“日本第一”的呼声很高,但是随着日本在美国并购日趋激烈,打倒日本的呼声也变大了。现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不仅是美国、欧洲,还有发展中国家,都开始给中国设置障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如果此时我们能成功到外国去投资,给当地带来就业、带来效益,在政治上是一盘胜棋。日本人去美国,是利用它的产业优势、风险管理模式到美国建厂,把丰田和本田说成是美国公司,增加美国就业机会,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很多附加值,这样美国国会反对的呼声就下来了。中国企业出去以后,也有这个必要。由于多年来在汇率、出口等问题上,全世界都觉得中国的产品太便宜,中国人工作时间太长,无法与中国竞争。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出口的问题可能不会很快改变局面。所以说我们的机会和20年前的日本在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
        但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上所遇到的挑战性质不一样,中国遇到的挑战比日本人要多。
        美国人认为日本人是同伙,是战略同盟,可以共同抗击社会主义。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但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色彩。因此,在美国社会遇到巨大经济危机的今天,美国国会议员,特别是共和党议员,在反对中国的呼声里面明显带有冷战色彩,这一点和当年日本情况完全不一样。第二是中国的产品结构与日本产品结构不一样。日本带给美国的是高科技带附加值的产品,这种产品美国人本身就无法做。而中国人带去的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人本能地认为,你来我们这里做的东西,我自己是可以做的,是你把我劳动就业机会抢走了,所以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挑战。第三,日本人到美国去投资,投的都是大工厂,因为日本有20多年企业发展和自由市场经营的经历,丰田管理模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影响很大,美国企业正好就想要这个,因为它给美国人带来很多生产管理技术上的附加值。中国人带去的是什么?是货币。中国企业家带出去的东西,除了货币、财富之外,一是很少有产品的附加值,二是没有特别有效的管理模式,三是不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高层管理团队,四是不能给对方带来就业机会(美国10%的失业率已经变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五是不懂得到国外投资首先要了解当地老百姓的心态,其次要在当地社区建立一个好的名声。这五点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必须认真思索应对的问题。因为中国独特的海外并购和采购方式具有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市场经济特色,外国人会感到很不适应。所以在很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与否,与自己在国内是否练好内功,在国内是否打造好自己的文化和管理体系,是否做好对国外环境、政治、社会、文化深入透彻的了解和研究,有必然的关系。

        练好内功武装自己 利用优势进军海外

        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如海尔、联想、华为在整个国际化过程中表现相当不错。三个企业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但三个企业在文化冲击、接受程度、世界竞争、管理理念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也都遇到了大量挑战,这需要我们练好内功来迎接“走出去”之后面对的挑战。
        我们仔细研究日本进军美国的过程,就会看到,中小企业成功率很低,日本进入美国的几乎都是大中型企业。他们成功的要素在什么地方?首先要有企业经营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能做多久?五年、十年、五十年?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企业在整个经营体制中,对员工、顾客、受众,以及政府、社区,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模仿别人产品、销售的廉价模式在国际上是不被接受的,这种方式只能导致自断中国产品的后路。其次,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公司结构,要有真正治理、制衡,包括透明以及小、中、大股东在这个体制中都要有一个共同的、平等的发言权,才能够尽快地“走出去”。第三,企业要出去,在经营过程中,要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战略或经营模式,并具备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格兰仕的低价集中战略和华为的高科技集中战略就非常值得国人借鉴。格兰仕在一个产品上发展,力争在价格上做到最低,依靠产品的做精、做好、低成本在国际上竞争,最终打败对手,产品遍布全世界;华为以前不太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在华为有自己雄厚的研发力量,是在中国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之一。一些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高科技、没有什么产权,只靠廉价低成本谋求发展的方式是没有前途的。
        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企业结构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想“走出去”就要分清我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要去做什么?产品的战略是什么?到那里要雇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到那里去建厂?企业结构肯定不能照搬国内的,而要根据各地的文化、地理、历史、市场、政治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举例来说,像吉利、奇瑞这样的汽车公司,现在在中国发展得很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模式,我认为可以带着这些东西到国外建厂,雇用当地人,去当地建立一个品牌,使你这个企业成为当地社区中一员,让人家感觉到你就是我的老板,中国人到这里来不是卖自己的车挤掉我们的车,而是来帮助我,和我们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可以借鉴像海尔这样到外国建厂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往往是带着高科技附加值的,是比较好的海外扩展方式。
        企业要转型,要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要从技术密集型转向科技创新型。因为中国有一个比较优势、低附加值的优势,但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要逐步改变低附加值的生产模式。高附加值在国外生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低附加值到国外去投资,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但由于环境的变化,新农村建设的加快,这个优势正在衰减。要集中优势、发挥智慧,有些网络、电器、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还是可以到国外去,跟国外企业拼一下的。
以上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们苦练内功,打好基础的。
        另外,我们一些国有企业也很有竞争力。比如建筑行业,这些行业的干部都是身经百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组织能力。还有一些企业可以往外走,比如高铁,现在中国高铁的整个路线大大超过美国,增长速度非常快,外国人就很惊讶中国的高铁这么厉害,我认为这里有速度也有技术。还有高级建筑的速度,比如鸟巢、国际机场航站楼,这些技术,国外看了以后就很惊讶,这些东西都可以走到国外,都可以进行海外投资。
        在投资的过程中,企业遇到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对国外缺少必要的了解,不了解国外环境是很难”走出去”的。所谓的对国外的了解,就是对国外经营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员素质等等都要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经营模式上,当然要有自己的发展理念,要能找到替我们经营的管理者。当地的管理者本身有很多经验,原来青岛啤酒到外面去销售,就找到了当地的犹太人去帮他们销售,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把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把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战略与本土的文化和战略结合在一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容易忽视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有很多优势,有公开的信息,有很多海归,在海外有很多的留学生,可是我们中国人不太会利用这些资源,往往说你不是我的组织系统,我不用你,你是别人的,如果我用你,你必须跟我很熟悉。这里面有一个观念更改的原因,这个观念一旦更改,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好处。而这种好处会使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能够把握住事件的本相、事情的本质,能真正了解我们所面对的经营环境,知道如何融进去。

        以产品为导向开拓市场 树立特有品牌文化价值

        开拓市场主要取决于产品和市场。一般规律是到产品适合的市场去。还有两个因素,一是去的人,就是中国的管理者是谁?要是想去欧洲,要看去欧洲的这个人能不能驾驭欧洲市场,能不能了解欧洲的文化等等。我们很多产品流程的系统化、品牌名声很差,因此一定要掌控自己,塑造自己的品牌。比如说星巴克,有这个品牌就可以把市场推广出去;再比如麦当劳,有这个流程就可以打出去。第二,了解当地政治和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是发达国家越要谨慎,他们对中国产品更加敏感和警惕。产品本身,包括产品内涵和外延,是高科技的产品,还是高、低附加值的产品?了解了产品大概就知道产品的去向,首先就是产品导向,其次是市场导向,再是人员导向,人员导向是主要的,因为对当地产品的把握能力很重要。
        70%的美国企业在中国几乎都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要有品牌。就算“走出去”的前期没有品牌,也要有推广品牌的意识。二是要有独特受到顾客青睐的产品,而且这种产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品牌的魅力。比如说麦当劳的产品和品牌遥相呼应、相互支持,还带来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很有吸引力,尽管快餐对人的健康不利。而有的企业虽然有品牌,但产品却跟不上。再比如摩托罗拉,有品牌, 没有创新产品,最后却输给了诺基亚,导致客户流失、人员离开、产品下降,最后市场缩水。第三是有文化理念。像麦当劳的快餐文化、迪斯尼的西方文化等。品牌首先是形象价值,其次是实体,就是产品。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少企业能让海外知道我们的品牌?又有几家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当稳固?有几家企业的产品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第四,企业的产品要有高科技含量,并有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员工发展培育政策。而中国的企业有多少家像阿里巴巴、海尔、联想这样有比较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本和战略发展规划?中国的企业刚发展二十年,真正经受起竞争市场的考验要有几代的市场竞争,需要时间。
        其实真正分析以后你会发现国际化发展挑战大于机遇,这个时候我们企业要出去,如果不做好的话,特别是最后一条,就一定会失败。同时还有一个很好的政府公共关系和国家形象的管理政策,所有这些成功的公司,和当地的政府关系处得都非常好。
        国际化首先要在经济上融入进去;其次在生活上融入进去;再其次要理解当地人的行为方式,要明白他们做事的原则,还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做事;最后要在他们做事中发现与中国人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方法。这个问题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西方文明,必须对西方文明了解剖析。美国的体制、三权分立、司法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激励机制制度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研究日本的团队,日本团队的执行因素、文化因素到底是什么。研究德国对质量的专注和工作的严谨。中国人从来都没有被法律、制度和规则所束缚,他们知道灵活地运用人性化的处世之道。中国人能积极地参与国际化的竞争,有十分灵活的思想、异常聪明活跃的大脑,这些多元的视角是外国人所羡慕的。将这些文化优势和中国浓厚的人情味、灵活的心态等结合起来,相信进军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市场,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