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预防保障健康 爱心铺就未来



王临虹教授



        艾滋病(AIDS)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自1985年中国首次发现艾滋病感染病例至今,政府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条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工作机制。
        2010年11月29日,卫生部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目前整体处于低危流行态势,局部地区发病率较高;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疫情出现从高危人群走向一般人群的趋势,其影响人群的范围有所扩大。女性作为主要受害者,其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女性感染艾滋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多因丈夫吸毒或与艾滋病高危人群发生性行为感染。而感染了病毒的妇女约30%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婴幼儿,即艾滋病母婴传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临虹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有数据表明,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约90%以上是通过母婴传播。作为受害者和弱势群体,妇女和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艾滋病的威胁。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目前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王临虹教授近年的研究重点。“中国不是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非常严重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病例出现,儿童不断被感染。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应更早地关注育龄妇女的艾滋病感染状况,避免母亲感染。”不可否认,采取有效措施对艾滋病母婴传播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母婴传播率是减少儿童感染率的当务之急。

        有效实施干预 最大降低风险

        随着艾滋病问题的凸显,国家对艾滋病的防控也越来越重视,相关政策条例和法规方案陆续出台,卫生部和疾病防控部门也频频出手推进相关项目研究和推广。王临虹和她的同事们便是这些工作的研究者和项目实施主体。
        王临虹教授介绍,我国的艾滋病母婴传播还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之前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单独开辟领域来进行研究和预防。“从2003年开始,围绕整个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研究工作,我们设立了很多专项课题。当时,我国在这个领域什么资料都没有。初期的工作主要是资料数据的收集和相关项目课题的推进,最终的目的是要了解整个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病状况:易感人群呈现怎样的特点、发病几率有多大、发病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传播进行干预及整体防控措施的探讨等。”
        王临虹教授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开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工作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全球基金、中英项目、默沙东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项目及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模式和经验,并逐渐向全国推广。作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艾滋病防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之子课题“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的课题负责人,王临虹带领课题组在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领域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现场调查


        课题组从艾滋病重点地区着手,对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情况、感染特点、传播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不同干预措施对母婴传播的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也在适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特点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预防干预模式上做了比较清晰的探讨。
        在这之前,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通过疾控部门来实施,妇幼卫生系统作为提供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保护的主体,做了大量的保健服务,但参与控制母婴传播的工作极少。预防母婴传播虽然有方法、有措施,但在落实上有一定差距。“我们探讨的最适合我国、也最合理有效的防控模式是,综合利用我国现有的妇幼卫生系统,在对孕产期孕妇和儿童提供常规服务的同时,辅以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等各个环节对孕妇进行全面筛查,及早发现感染者,进而对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王临虹介绍。
        在现有的妇幼卫生系统中,妇女生殖健康和孕产期保健服务都在开展,如果能够将艾滋病母婴干预措施与其结合,对孕产妇来说更方便、更合理,也更宜接受。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母婴传播为途径的疾病,不止艾滋病,还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比如梅毒、乙肝等。如果能够将相关干预措施与现有妇幼保健系统服务相结合,整合来做,不仅能够扩大妇幼保健服务内涵,妇幼保健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如此,在整个的筛查力度、覆盖范围、实施效果上都会更加理想,更符合成本效益,这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
        这一模式的建立和推进,首先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大环境的鼓励,其次需要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和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这是大前提。
        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和防控工作的逐步深入,人们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为例。“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指的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国际交流


        2001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开展了第一个“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试点工作。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全社会郑重承诺,中国政府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这一年,在卫生部的推动下,项目进一步扩大。到2010年,全国已经有1000多个县市由国家支持来落实这一政策。现在,包括抗病毒用药、各项指标检测、儿童用药、后期的孕妇儿童状况追踪等在内的感染孕产妇干预服务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在政策落实上有了极大的保障。
        但是,王临虹介绍,从全国范围来看,问题仍然存在:因地区状况不平衡导致认识不足和能力差距,孕产妇不能检测或检测太晚的情况在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比较明显,目前全国仍有很多感染孕产妇不能被及时发现;不能及早发现感染者使得不能抓住最有效的治疗时间,对母婴传播防治效果影响很大;很多医疗机构也存在技术能力问题,治疗和用药还不尽规范;政策落实和项目支持情况因地区而异,各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致使从管理到技术等各方面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再加上有些地区的孕产妇保健基础本就薄弱,孕产妇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尚不能完全覆盖,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检测、治疗和追踪服务就更加困难。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与去年相同——普遍可及和人权,旨在着重强调实现艾滋病防治、治疗、关怀和知识的普遍可及是保障人权的当务之急。
        王临虹也表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研究,都显现出:干预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各项措施都已经成熟,技术不是问题,措施实施的深度和广度才是主要障碍。应首先尽可能地预防育龄妇女的感染,及早发现感染的孕产妇,尽早、规范、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载量,如果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都能有效实施,将会使母婴传播率降至最低。”

        预防大于治疗 提前保障健康

        王临虹从小的梦想就是做医生,治病救人。她如愿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从事了多年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在后来接触了一些妇幼卫生保健项目后,王临虹的思想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临床医生对应的是个体,治病得一个一个治,但预防不是,预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对于人的健康来说,一旦疾病发生就已经晚了,提前预防才是更有效的保障健康的措施,才会更有意义。”
        之后,王临虹将工作逐渐转向预防领域,仍是围绕着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主要从事妇女保健、生殖健康领域的研究、项目、培训与教学。王临虹介绍,预防与疾病防控研究不同于其他基础研究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上到政策层面的研究与支持,下到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推进,研究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以解决人群中发生最多的健康实际问题为主要着力点。
        依循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影响人们健康的重点疾病的变化,王临虹的研究重点也随之改变。多年来,她作为科研和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与妇女生殖健康与保健相关的研究与项目,涉及在我国贫困地区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控制影响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的重大疾病、提高孕产期保健综合服务、探讨科学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的研究和干预项目;进行妇科肿瘤防治促进,积极探索宫颈癌防治策略,重点在农村地区开展宫颈癌防治项目;从事妇女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防治干预研究;开展多项妇女更年期保健研究课题,对影响不同群体妇女更年期症状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探讨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和生殖道感染发病状况,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研究与促进项目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她最近的研究重点。
        在教学和培训方面,从最初的教学医院,到后来的国家妇幼保健中心,从大学校园里的教书授课,到全国范围的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专业培训,王临虹积极探索、努力推广,她希望能将妇幼保健的知识及研究影响扩大。
        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着对学生成长道路负责的衷心,除了注重对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全局意识的培养,王临虹尤其注重学生优良学风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她渴望能有更多技术过硬、品质精良的综合性人才参与到这一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工作中来。
        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充斥着王临虹的生活,采访工作还是在她的会议间隙完成。尽管工作几乎剥夺了她所有的爱好,但她乐在其中,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能够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与投入。她用女性特有的韧性缓解压力,总能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平和的频谱,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鉴于王临虹的突出贡献,她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王临虹教授说,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研究得越深入广泛,认知越深刻,就愈发觉得有意思、有意义。而国家对卫生和预防的重视让她意识到了天地的广阔、前景的光明,未来的预防领域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