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孙倍成探路“医学巅峰”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院长、肝移植中心主任
Glenn Halff教授访问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




与美国科学院院士、UCSD的Michael Karin教授讨论课题


        器官移植被称为21世纪的“医学巅峰”,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肝移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医疗水平。
        肝细胞癌(HCC)是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自1963年美国Starzl教授开展世界上首例人类肝移植手术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肝移植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是全球其他国家肝病患者的总和。在我国现有的2亿多肝病患者中,每年约有上万人需要肝移植,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接受手术。
        我国临床肝移植开始于1977年,在此后的6年中,我国一共完成57例肝移植,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肝移植的效果并不理想,生存半年以上者才6例。自1983年至1990年,由于多种原因,肝移植工作完全停止。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肝移植工作重新开始。特别是最近十年,一批中青年移植医师在国外学成回国,他们将国外先进的肝移植技术和经验带回来,带动了我国肝移植的新发展。目前我国肝移植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临床肝移植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当。



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Jaffee教授在国际会议上合影


        2004年,孙倍成教授自美国学成归来,任职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开始独立开展肝移植手术,成为我国开展肝移植手术最年轻的外科医师。
        在此后的6年多时间里,他完成肝移植手术15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3%、80%,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肝移植不是普通外科手术,手术技术也只占了整个肝移植工作的一小部分,术前、术后的管理同样是决定肝移植成败的关键。孙倍成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一期吻合门静脉和肝动脉后同时开放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肝移植术式,明显改善移植患者肝脏功能,减少热缺血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他还能独立开展普通外科Ⅲ类手术,如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胃—空场、胆肠Roux-en-Y吻合术等。
        孙倍成教授临床技术过硬,科研能力也毫不逊色,在他看来,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提升。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在此领域建树颇丰:
        1.他首次提出用SV40T和H-Ras两种基因诱导人体成纤维细胞、肝脏细胞变为肿瘤,这对肿瘤致瘤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阐明端粒、端粒酶及其他癌基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各种肿瘤细胞系和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筛选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重要帮助。相关研究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在国际著名癌症期刊Cancer Research(IF:7.67)发表论著2篇、Neoplasia(IF:5.7)、Molecular Carcinogenesis(IF:3.58)、Cell Cycle (IF:4.12)各发表论文1篇。论文已经被SCI收录杂志引用82次。
        2.他在NF-κB信号通路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关系等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受邀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UCSD的Michael Karin教授一起在Oncogene(IF:7.22)上发表相关综述。他使用肾包膜下细胞移植技术,将针对IKKα和IKKβ的SiRNA构建入慢病毒载体pLenti-neo中,导入肝癌细胞系,通过体内外试验发现肝癌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使用人体肝癌组织标本研究发现肝癌病人癌旁组织IL—1 表达明显升高,研究表明,这是导致男性肝癌发病大于女性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IF: 4.734)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 6.86)上。



孙倍成与三位肝昏迷急诊肝移植患者合影(右一术后2周,左一及左二术后4个月)


        3.他发现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将其导入慢病毒载体,用其转染MSCs治疗肝癌,发现能明显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相关文章发表在肿瘤领域著名期刊Oncogene(IF:7.22)上。
        因为在肝病研究与临床上的双重成就,孙倍成收获了诸多荣誉。2005年,他因“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细胞移植技术在人体肿瘤致瘤性研究领域的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和三等奖各一次,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2010年1月,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协授予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0年4月,获得“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奖”,全国仅有3名外科医师获此殊荣。
        作为肝脏外科博士生导师,他共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生4名,同时还招收和培养硕士生16名;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其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L-22等炎症因子对肝脏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孙倍成,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健康科学中心肿瘤学博士后。2004年1月~2004年8月为美国德克萨斯健康科学中心肿瘤学讲师;2004年~2007年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