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虹膜识别—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门禁”

        目前,虹膜识别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机场的安检通道、银行的身份认证系统、国家机要机关、军队的保密系统中,这项技术的运用已趋于成熟。北京释码大华科技公司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专注于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研发与集成的科技公司。近期本刊记者与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晓鹏博士,就虹膜识别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对于增强个人、组织信息安全的贡献,及其在国内的市场前景等进行了交流。
        记者: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您能否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虹膜识别技术产生的背景及对于用户的贡献?
        王晓鹏: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世纪,更是一个由传感器和网络组成的物联网世纪。随着身份识别和认证技术的蓬勃发展,指纹、面部、DNA、虹膜等人体不可消除的生物特征,正逐步取代密码、钥匙,成为保护个人和组织信息安全,防止刑事、经济犯罪活动最有力的“精确制导武器”。

精锐DI


        虹膜识别技术最早由两名美国眼科医生于上个世纪的1986年提出。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虹膜特征提取技术专利由英国剑桥大学约翰·道格曼教授获得。他的研究证明:这项技术能够广泛适用于人类所有的民族、种族。在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里,虹膜识别是最适合大规模应用的身份识别技术。虹膜是眼睛中瞳孔和巩膜(眼睛白色部分)之间的环形区域。虹膜生物识别系统依赖于对虹膜纹理模式的检测和识别。虹膜的纹理特征是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随机发展形成,并在生命的头两年稳固下来(有证据表明胎儿的虹膜在生命的头几个月就已经形成并稳固下来)。即使是同一个人,左右眼睛的虹膜也是不同的,同卵双胞胎儿的虹膜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所有与眼睛相关的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图像采集(虹膜成像)对眼睛的侵扰是最小的。经常被误认为眼底视网膜扫描的虹膜成像技术,采用基于商用CCD、CMOS成像传感器技术的数码相机来采集高清虹膜特征图像,因此不需要采集者和采集设备之间的直接身体接触。在目前所有的虹膜图像采集系统中,所使用的光源和成像平面镜都不会对人眼做扫描,不会让人有不舒服以及压迫感。
        记者:贵公司在高新科技的本土化方面有何贡献?   
        王晓鹏:早在2003年我所在的由英国巴斯大学Don Monro教授带领的信号与图像处理SIPG实验室就已经开始从事对虹膜识别算法进行改进的前沿性研究,并在识别精度、比对速度和识别效率发明专利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从2006年开始,我们将该技术正式命名为MIRLIN,开始全球商业化拓展。2009年MIRLIN获得Frost&Sullivan颁布的全球虹膜生物识别系统技术创新奖。当时国内真正掌握该项技术核心算法的机构屈指可数,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技术仍然比国内同行领先5年。
         2009年,在对国内市场做了大半年的深入调研以后,我和一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毕业的朋友一拍即合,开始寻找资本将该技术引入中国。 很快,我们在2009年底获得天使投资,创办了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
         在过去的两年里,公司从最早的两个人迅速扩张到了一个近20人的团队,80%以上是核心研发人员,平均年龄30岁。在原有MIRLIN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很多本土化的资源与优势,使我们所掌握的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我们现在平均每3个月推出一款新产品,已有从ES—100,ES—200,到ES—500一系列十余款嵌入式和分体式虹膜识别产品。在产品的功能性方面,我们更多地考虑了用户使用方便和工业设计的问题,识别距离更远,用户配合度更低,同时成本大为降低。在专利方面,除之前已经注册的WO、PCT国际专利,我们也先后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申报了5项专利,作为对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后盾。
        记者:这项技术可以运用于哪些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王晓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身份识别的难度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密码、身份认证等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由于其局限性—易丢失、易被伪造、易被破解等,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由于具有稳定、便捷、不易伪造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身份识别的热点。
        在所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精确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虹膜识别的错误率是各种生物特征识别中最低的。虹膜识别技术以其高准确性、非接触式采集、易于使用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公司的虹膜产品已在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后医院、监狱、公司考勤等安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美国的专业评级机构IBG对虹膜识别技术市场的评估是:这个市场正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上百亿的规模。
        现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国家保密机构的身份认证、反恐军事安全、基础出入境管理、VIP快速通道、金库门禁、银行柜员授权及保险箱、虹膜ATM机系统、网银及手机虹膜支付、生物护照以及电子客票实名制身份验证、考场身份认证、监狱门禁控制,以及别墅、酒店、会所门禁等领域。虹膜可以替代个人的密码,识别个人的身份,100%确保本人使用,防止抵赖和造假。
        国际上,阿联酋UAE是最早大规模启动虹膜边检的国家,每天虹膜比对高达27亿次;今年年初墨西哥成为第一个正式启用虹膜居民身份证的国家,普及人口近1.2亿;印度也从2009年开始精心酝酿其全国虹膜边检计划,一旦实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虹膜识别应用项目。
        记者: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贵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区别于同类的明显优势在哪里?
        王晓鹏:作为以技术为主的公司,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核心技术的先进性。 我们使用过多种标准虹膜数据库进行测试,与业界其他算法进行比较,我们的虹膜识别技术拥有如下优势:
        1.高可靠性
        通常业界对虹膜算法性能和准确性的评判标准是看所谓的识别终端操作特性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它反映的是错误接纳率FAR(False Accept Rate错误允许非法人的通过)和错误否决率FRR(False Reject Rate错误禁止合法的人通过)两大参数的关联。两条曲线的交点等同误差率EER(Equal Error Rate)是衡量虹膜识别算法可靠性的一个公认的重要指标。在单眼识别情况下,我们的等同误差率为EER2.36×10-8,在双眼识别情况下,EER可达到10-16,在业内领先。
        2.高速性
        EyeSmart虹膜识别专利算法能提供四倍于现有虹膜识别产品的速度,能够进行每秒250万次的匹配,特别适合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大规模数据库使用。
        3.高效性
        我们采用25种不同的头部旋转技术支持被采集者很自由地接受虹膜采集。在采集虹膜数据的过程中,被采集者只需对准镜头瞟一眼,根据个人感觉舒适的方式来使用,就可以完成整个采集过程。这比起国内其他同类产品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高度僵硬的配合来说,具有明显的用户体验优势。
        4.高压缩率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每个虹膜其实只需579字节大小的特征模板便可表征虹膜识别所需的特征,同时保持与ISO 19794—6国际虹膜图像标准的兼容性。这比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节省了60%~75%的存储空间,这也意味着同样的存储空间我们的技术可以多容纳2~3倍的终端用户。
        5.高容错性
        我们的算法可以在多种照明噪音环境下有效探测和采集虹膜,室内室外均适合,小眼睛人群也可以用。
        6.远距离以及行动中成像功能
        我们早在2006年就与美国某公司‘Iris on the Move’平台成功对接,允许用户以步行的速度通过虹膜安检,而无需驻足,采集距离3米,每秒通过率达20人左右,100%识别正确。目前我们研发的自适应虹膜成像设备,最远精确虹膜成像距离为15米,已投入美国商业市场。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能否为我们展望一下,虹膜识别技术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王晓鹏:据国际生物识别技术组织预测:未来5年虹膜识别技术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2.6亿美金,年均增长率27%~35%之间。我认为未来的5年,随着技术应用面的扩大,以及物联网、电子支付等的普及应用,中国虹膜识别市场将会呈几何速度递增,达到上50亿人民币的规模。
        我个人觉得,“十二五”期间,以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建设为大环境,政府在安全、生物识别方面的投入会大大加强;同时随着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虹膜识别技术在个人消费领域很可能发生本质的突破,普及到个人。将虹膜身份识别与个人智能手持终端集成在一起,可以开展诸如开机、密码保护、文件加密、网上银行、金融支付、购买机票、电子商务等业务。这一突破无疑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和效率,但是这项技术在系统的集成方面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与运营商、核心技术算法供应商、设备生产商等进行融合;另外在产品的微型化发展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

        后记:成立于2010年的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掌握了虹膜识别的核心技术,现已成为国内处于该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先驱。由该公司开发的专利虹膜图像处理技术已成功推动了远距离和运动中虹膜图像的采集。这为极大促进更低用户配合下,进行更准确身份识别的研究、运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用指纹、虹膜等人体不可消除的生物特征,代替密码、口令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即将成为主导物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