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生态建筑

践行21世纪人类建筑模式

 

        2011年9月27日至29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领导,美国、俄罗斯等国驻华使馆官员出席了开幕仪式。

出席会议剪彩的领导:全国政协常委、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左四)、法规司司长曹金彪(右四)、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左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右三)、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左二),深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右二),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凯(左一),瑞典政府办公室中瑞环境技术合作高级代表马茨丹宁格先生(右一)。


        本届住博会以“践行‘十二五’规划,建低碳明日之家”为主题,突出国际性、科技性和专业性,围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展示住宅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的成果,交流国内外最新的住宅技术,积极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相关产品,引导住宅不断提升性能品质,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住博会通过现场搭建的两套示范住宅样板间,展示了汇集环保技术的“明日之家2011”概念。一套样板间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技术创新型房屋建设为基础,展示最前沿的低碳环保住宅集成技术和成果;另一套样板间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蓝本,通过标准化设计、装配化建筑,展现具有优良品质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样板。
        为配合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其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本届住博会还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推出了“2011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优秀设计方案图片展。

明日之家公共租赁住房套型方案


        住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载体,人类的住宅从洞穴、茅草屋、秦砖汉瓦演绎到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反映着人类对住宅品质的向往,也反映着人类发展的足迹。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来自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的不稳定以及人类自身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后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生存危机的警钟。
         为了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各国都做了不少的努力。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召开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的落实,签订了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承诺,中国要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参会代表在观看明日之家样板房


         建筑是人类的一个重大耗能领域。如何有效地做到建筑节能,是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以及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建筑物的废弃,全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在这一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2011年6月我国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1年3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表了《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草案》,表明我国在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建筑领域要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的标准。
        在国家政策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民间机构积极投入低碳与能源经济,对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届住博会期间,以地生基业生态建筑产业联盟为代表的生态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了住博会17个论坛之一的“21世纪人类建筑模式”论坛,与参会的企业家、学者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建筑节能、环保的途径,推出了生态建筑模式,为生态建筑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技术方案和理论基础的探讨。
        在“21世纪人类建筑模式”论坛上,地生基业生态建筑产业联盟执行主席金孳沀围绕“生态建筑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居住安全等问题的一种方案”的议题作了发言。
        金孳沀认为,21世纪的人类处于多灾多难的一个世纪,是人类无止境地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为促进了自然危机。两极冰封融化,海平面上升,地壳运动失衡,地震、火山、海啸、风暴、洪涝、干旱、地陷、酷热、严寒等灾害和恶劣气候频频出现。在这样的一个世纪,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金孳沀强调,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只顾向大自然索取,不能只顾消耗和消费,不能只顾争夺,不能只为人类的短期利益破坏大自然,危害生态。生态与环境保护,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决策、方案和措施的基本原则。
        生态建筑产业联盟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宗旨。参加联盟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发明了空间能量、植物纤维建筑构件等技术。如今这些企业把它们应用于建筑领域,用来建造低碳、环保、节能、智能、安全、舒适、健康的房子,建设更多的地生村和地生城,让我们的天空更蔚蓝,让我们的大地更翠绿,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和能通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亮在论坛发言中认为,我们生存的空间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捕捉它为我们所用。
        王世亮董事长指出,宇宙空间本身有很多能量,加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有大量的辐射能。这些能量白白地排入大气层,有些还危害着人类生命。
我们和能通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就是追求有效地把这些能量收集起来,及时用到建筑的取暖、热水和制冷源。
        王世亮介绍说,我们公司所开发的生态建筑的能源系统,主要采用“动态空间能源热泵”技术,能够从空间紫外光到红外光高效吸收能量,使用环境温度从-30℃至50℃,不受昼夜、季节、天气、地域、雨雪阴天的影响。让空间的能量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安全、高清洁的能源。
        空间能量冷热机高效节能,采用环保型高温热媒,产生热水温度可达65℃,产冷水温度-10℃,与普通空调机相比,可节能50%左右,与普通电加热相比节能80%以上,与城市管道煤气相比节能50%以上,与燃油热水锅炉相比节能50%以上。该机可用于全国建筑的采暖制冷。如果全国每年新落成的建筑物都安装空间能量冷热机,全国每年可节约1亿吨标准煤和1500亿度电能,减排二氧化碳约4亿吨。
        河北绿环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建在论坛发言中提出“用植物纤维建筑构件建造无钢无水泥的生态建筑”。
        孙成建说,粘土砖在我国使用几千年,是有其适合中国建筑及人民居住习惯要求的特性。但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及废弃的全过程消耗着大量的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国家已经禁令使用粘土砖。停止粘土砖使用,必须有较好性能的替代产品。十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出现了像“粉煤灰墙板”、“石膏墙板”、“水泥空心砌块”、“陶粒空心砌块”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禁止粘土砖的使用,提供了物质保证。但是由于技术、使用习惯、地区湿度温度的极大差异等原因,这些替代产品均有缺陷亟待完善。国外高、新、尖的墙材虽好,但价格太高,且有些方面不符合中国人的住房习惯。
        植物纤维保温墙体材料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墙材过渡时期的品种空缺。该产品的性能与粘土砖接近,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有较强的实用性,且舒适性能高于粘土砖建筑。我们用这一技术建造的房子,冬暖夏凉,无污染,健康舒适,成本还低,是老百姓也能住得起的生态房。
        香港和谐政创股权投资基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发亮作了《生态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的发言。
        向发亮在发言中指出,生态环保建筑产业发展肯定将成为一场世界建筑史上的革命。生态环保建筑产业发展任重道远,虽然这个产业的发展很难实现完全取代现在的传统住宅建筑体系,但是一定可以解决局部或是区域性建筑问题。这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有政策上的扶持及财力上的投入,当然同时还需要拉动民间资本参与,从而促进生态建筑产业的全面和快速发展。
        生态环保建筑产业是建筑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代表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全面提高或完善生态环保建筑产业技术,及更全面深入地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需要一个过程,有无穷的课题值得专家学者去研究;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个产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远景。
        第十届住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吹响了建筑模式变革的号角。最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产业委员会秘书长白胜芳指出,今后在建筑节能领域还应努力去做的事情,包括陆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等工作,“政府和各部委仍应重视对建筑节能的重大课题研究和相应的政策以及资金支持”,“仍需加大对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
       在第十届住博会的推动下,在生态建筑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中国的建筑模式变革,让我们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