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方法

听柴友荣谈创新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创新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创新型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人们大谈创新时,对它的认识又有多深呢?
        近日,本刊记者带着几个有关创新的问题,采访了西南大学生物学和农学教授柴友荣,想听听他是如何理解创新的。


        创新的分类之前已经有过很多结论,比如技术创新、源头创新、思想创新等等,但柴友荣对这个问题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从思维流向的角度将创新分为:思维意识创新、科学知识创新、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社会创新。社会创新由于与社会管理关系紧密,能分解出体制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因此比较复杂且可进一步划分。
        此外,柴友荣认为,思维意识创新最为核心,对领导者尤为重要。他说:“只有领导者具有创新思维,才能提出创新机制,培养出创新人才,实施创新管理。”柴友荣还指出:“仅有创新思维也不够,创新还应具备三个基础要素,即意识创新、机制创新和人才创新。对社会管理者来说,他们所要做的是推动‘三个基础要素’的建立与发展,三者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实现科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社会创新。”
        谈到国内外创新氛围的差异时,柴友荣说:“国外有很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做研发、做科研,但国内不少企业现在缺乏货真价实的科学实验室,缺乏专业的研究团队,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外,目前有一部分从大学走出来的研究成果,不能很顺畅地与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从这一点来说,国家应该鼓励成果研发,并形成良好的产业化机制。创新应该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说到大学里的创新研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柴友荣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不仅缺乏创新能力,甚至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够。他说:“现在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从幼儿园开始的十几年中主要简单地穿梭于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间,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严重不够,不能学以致用,动手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学了背、背了考、考了忘’的学习模式下,普遍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提出问题、论证问题、综合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而这些又恰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柴友荣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培养他们的兴趣、责任心和独立性,发现学生的特长以及适合的行业,增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程度,启发他们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改良的角度提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将其论证为科学问题和学术问题,然后开展创新研究与应用,这样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与柴友荣的交谈,我们意识到,创新并不是简单地追求新鲜,只有真正理解其精髓和内涵,尤其是承载其社会责任并辩证地贯穿于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环节,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柴友荣,男,1968年2月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研究员,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兼任重庆市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因工程室主任等职务;研究方向为作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分子遗传及遗传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