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清洁低碳家园是几代人的梦想


        我们这一代也有梦。这个梦,就是有一个清洁、低碳、高效、美好的家园。但是,低碳家园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障碍和挑战。近日,针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

        城市发展面临气候挑战

        记者:如何看待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地位?
        吴昌华:在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过程中,城市具有特殊地位。第一,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讲,城市是最集中的渠道。第二,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到2050年左右,中国3/4的人口可能会住在城市中。第三是资源集中,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集中。第四是基础设施的集中。这些集中从负面来讲,给我们带来很大挑战,它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问题非常严重。从积极的方面来讲,为我们找出怎样使城市的发展走向更低碳、更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人类资源的集中包括各种技术、技能、城市财政方面的集中,为我们解决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带来了机会。
        记者:气候变化对城市未来发展提出了哪些严峻挑战?
        吴昌华:气候变化使城市面临很大挑战。一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产生。二是适应,因为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在气候变化不断发展,极端天气不断发生,自然灾害、疾病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会,尤其在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都在走出经济危机过程中认清绿色、低碳的未来。
        绿色经济带来的是全新的生态系统,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须通力合作,不如此,便难以生存。当然,新系统的构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商业界的努力都不会浪费。我们要寻找中国低碳领袖型企业,并将他们传播出去。

        投融资机制是低碳经济的关键

        记者:低碳经济运行的障碍是什么?
        吴昌华:技术已经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但没有投融资机制在里面发挥作用,整个系统是没有办法运行的。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在各个行业都在探索怎样更好地让金融系统扮演好它的角色。
        不能说金融界一点都没做,比如绿色信贷就是一个进步,但它离现实的要求非常远,尤其在低碳的问题上中国金融界没有扮演好它的角色,这是一个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银行界为什么迈不出这一个步子,国家的导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银行自身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是要学会去评估新的经济模式下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二是提高相关知识水平。低碳经济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新的,现实中成功的商业模式少,这就意味着潜在的风险大。银行业对低碳经济不熟悉,心理上会觉得摸不清风险有多大,是造成银行界步子迈得不快的原因。
        解决之道是国家智囊机构要很快地帮银行业者补知识,要让银行界决策层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知识、心理,还是现实的政策环境当中觉得风险是可以控制的,然后敢于投资相关项目。
        从整体上看,低碳经济将构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构成的,在价值链中没有链接起来的技术再好也不能发挥作用。比如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是领先的,但是没有充电站就无法在消费端进行普及。气候变化问题全球争到这种程度,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一切事情慢慢来的时间了,而且今天的技术和知识信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走得更快一些。

        低碳城市的神奇魅力

        记者:什么是低碳城市?
        吴昌华: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低碳”理念开始走进普通中国人的视野。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及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约束性协议,然而,哥本哈根借峰会成功向全世界展示的“低碳城市”名片,让人们感受到了低碳城市的神奇和魅力。
        低碳城市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说,是指在城市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要尽量减少、降低碳排放。
        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和自身未来的发展作比较,没有统一的标准,并非要绝对减排到一个程度才能算低碳城市。相反,它是为了指导城市从现在起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过程。
        1995年至2005年间,拥有120万人口的哥本哈根市将二氧化碳排量减少了20%,他们同时计划,到2015年碳排量再减少20%,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首座零碳排城市。
        城市低碳涉及两个层面,第一是城市整体运营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问题,这方面的思路已相对清晰,更复杂的问题在于城市产业结构实现低碳。
        在产业结构问题上,国内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有的城市看好新能源,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就是在建低碳城市,提出要做集聚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电谷”,这种提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低碳,因为低碳不是限于某个领域,它是一个发展模式,是涉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变革,不仅是指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因此,虽然国内很多城市已开始尝试,但不一定都可以成为低碳城市的示范。

        各方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减排

        记者:如何着手建设低碳城市?
        吴昌华:步骤其实很简单。作为城市的管理者,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城市能源消耗和排放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计划有一个设想,制定一个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减少碳排放的明确指标。国际上节能减排做得好的城市,都有一整套的目标。哥本哈根市政府现已启动了50项减排计划,从新建清洁能源发电站,推广混合燃料汽车,到鼓励自行车出行,制定严格建筑节能标准等。
        记者:制定减排目标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吴昌华:减排目标制定牵涉到很多利益相关方,包括企业、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目标定什么,怎么定,各方应当一起来协商。因为制定时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实施时才会得到各方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各方扮演不同角色:政府需要考虑制定怎样的法律法规、激励惩罚措施来推进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相应的机制下和政府密切合作;社会一方面扮演监督的机制,另一方面由消费者通过购买权来影响企业,发出市场信号,引导企业在生产中转向低碳。
        记者:发展中国家低碳城市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吴昌华: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而言,建设低碳城市机遇大于挑战。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机遇,在于它们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或者还没有建设,城市管理者因此可以站在一定高度,重新整体规划城市的低碳化。这方面,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但同时,这些城市也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就是如何建立投入机制和投资模式。政府可以动用一定公共财政,撬动更多的私营资本实施。如今低碳技术已经存在,关键的是如何运用到实际,这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二个挑战是,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至少未来十年内,整个中国的头等大事是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地方城市应考虑如何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转化产业结构。
        第三个挑战是中国建设低碳城市时政府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应该找到不同部门在发展低碳模式中的利益共同点,创造多赢的局面。
        记者:气候组织从哪些方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吴昌华:气候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非营利、非政府机构,通过推广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实践,推动全球走上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气候组织致力于与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之间的积极合作,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促使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发挥领导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开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不断促进其盈利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并且鼓励其成功经验的共同分享。自2004年开展工作以来,气候组织已在英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度设立了办事处,为各国的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在取得积极效益并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朝低碳型经济迈进。



吴昌华简介
    吴昌华女士是气候组织的大中国区总裁,负责该组织在中国的战略发展和管理运作。作为一名专注于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政策分析人士,吴女士还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先生的专家顾问组成员,为2009年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能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献计献策。吴女士带领着气候组织中国团队,通过和政府及企业的战略性伙伴合作,推广清洁技术在城市和区域范围内的规模化应用。